什麼是「韜光養晦」?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這光也韜不住了,晦也養不住了,你是成為一頭大象了,你不可能再躲在樹後面。」這是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前幾天接受媒體訪問時的原話,他還說如果一個國家要擴大自己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就要更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和多邊事務。

盧沙野大使的話有些很有道理,比如「一個國家要擴大自己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就要更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和多邊事務」。事實上這些年中國也是這樣做的,換成更書面化的官方語言就是「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建設,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

這些都是隨着中國發展崛起,成為全球性國家後,在處理對外事務中更積極主動的做法。任何一個後發國家,在發展起來後,隨着國家利益邊界外擴,國際影響力提升,手頭可用來維護國家利益、推行國家意志的工具有力化、豐富化後,都會經過這樣一個轉變的過程。

歷史地看,國際體系始終是一個動態平衡過程(納什均衡),在這種均衡結構中,每一個國家,不論大小強弱,都有最大化自身利益與影響力的需要,每一個國家的力量變化,都會影響到整體結構的力量平衡。一個國家崛起了,原有的平衡結構就被改變了,而且崛起的國家,都會有強烈的意願去改變原有的平衡結構,推動加速形成新的均衡。

隨着中國崛起,原有的平衡體系被打破,崛起的中國也比之前更有意願、有更多更有效的工具改變原有平衡體系,積極參與到國際全球治理與多邊事務,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是,盧沙野大使說「這光也韜不住了,晦也養不住了,你是成為一頭大象了,你不可能再躲在樹後面。」論者恐怕就有不同看法了。

「韜光養晦」指的是一種精神,是指在國家實力還比較有限,發展仍然為第一要務的情況下,不當頭、不在國際上充英雄好漢,把精力主要放到國內自己的事務與發展上,把自己的事情搞好,不是一種帶有機會主義色彩的戰略欺騙。

當年中國提出把「韜光養晦」作為處理對外關係的指導戰略時,很多西方人不理解這個詞的意思,他們從最粗淺的表面上認識,認為這是中國對外示軟示弱的表現,是把自己藏起來,躲在大樹後面看熱鬧,不參與國際事務,實際上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很多人談「韜光養晦」都忘了,其實在這個四個字後面,還有四個字——「有做作為」。如果只看前四個字,看不到後四個字,必然會得出錯誤結論。

實際上,即便在中國最「韜光養晦」的時候,面臨外部挑戰與壓力,也從來都是正面硬剛,沒有躲起來裝孫子,面對國際事務風雲變幻,也從來不是躲到大樹後面看熱鬧。

在那段最「韜光養晦」的日子,在事關國家根本利益的事情上,面對西方制裁與壓力,中國始終寸步不讓,針對前蘇聯聯手越南在中南半島的擴張行為,還果斷施出了霹靂手段。

另外,在聯合國體系下,與主要國際夥伴一起,中國還深度參與到全球反恐、反核擴散、應對氣候變化等等很多國際事務,承擔了應該承擔的國際義務。

所以,把戰略性的「韜光養晦」理解為躲在大樹後面悄悄發育或不問世事,實在是一個天大的誤解!

為什麼中國在當時提出「韜光養晦」?與西方實力對比懸殊和聚焦於國內發展其實只是第一層考慮,對過去幾十年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外交行為在思想與行動層面反思是另一層考慮。還有就是,韜光養晦這種精神契合與中國人內在的內斂、含蓄精神,這才是這個政策產生的最深層次精神基因,它根植於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中。

也只有中國人才會有這種博大精深的思考。美國人部分有,不過他們叫「孤立主義」,是真正帶有機會主義心態躲到大樹後看熱鬧,然後伺機下山摘桃。斯拉夫人則是一點都做不到,斯拉夫人即便在最孱弱的時候也是張牙舞爪,能咬一口就咬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