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大選2024 | 專家有話說:「綠光」籠罩台灣民主

撰文:外部來稿(中國)
出版:更新:

【台灣總統大選2024/柯文哲/賴清德/侯友宜】 1月11日,賴清德在凱道造勢稱「只有你站出來,才能守住自由民主的未來」。縱觀賴清德的公開言論,「民主」幾乎成為最高頻的詞彙。作為以「民主進步」為名的民進黨的黨主席,以「民主」為口號自然是無可厚非。經過近16年在台灣的執政,民進黨統治下的台灣民主已經具有了鮮明的色彩,可惜不是純潔的白色,而是濃稠的綠色。

2024台灣總統大選專頁:賴清德、柯文哲、侯友宜 中美角力下三角戰

雖然當前世界各地無一不追求民主,無一不標榜自己是民主的典範或燈塔,但是形式卻迥然有異。關於什麼是民主,無論是民眾還是學者,都仍然爭論不休。其實,在最開始討論民主的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在對各種政體的劃分過程中界定了民主政體。他的政體劃分有兩個維度,一個是「多少人統治」,一個是為「多少人的利益服務」,基於此劃分出了六種政體。而與一般認知不同的是,在六種政體中,民主是指「多數人統治」但卻「為少數人利益服務」的政體,不是一種好的制度!事實上,這兩個維度恰恰是當前關於民主定義爭論最多的兩個選擇:究竟是要「價值民主」還是「程序民主」?「多數人統治」是程序民主,「為多數人利益服務」是價值民主。但「價值民主」以結果為論,實際目標很高,也很難保證。相對而言,「程序民主」強調過程,可以用「看得見」的制度去確認。因而以美國為代表的大多數國家或地區都更強調程序民主。

2024台灣大選,1月13日晚民進黨當選人賴清德向支持者致意。(梁鵬威攝)

台灣的民主化進程開啟於上世紀80年代,主要模仿對象就是美國的民主制度。希望通過程序的民主保障價值的民主。然而,四十多年來,台灣的民主既沒有實現價值,甚至都難以保證程序。從價值民主來看,台灣人民的權利正在流失。在民進黨過去八年的執政中,隨意侵害人民的權利,侮辱人民的智商。美國的「萊豬」想進就進,日本的「核食」不吃也得吃!學術論文抄好抄滿,前瞻計劃應貪盡貪!一旦民意奮起,那就是「絕對機密」要封存30年,爾等草民不可窺探;一旦選情有變,就是「大陸介選」,要選擇戰爭分子才可「和平保台」。

民主政治的邏輯是,執政者為了獲得人民的支持就會照顧人民的利益,否則就會被人民「用選票教訓」。那麼,大多數人民都不滿的民進黨可以換掉嗎?很難。因為在相對多數決定的制度下,民進黨根本不需要大多數人民的支持。就像當前的選舉一樣,由於藍白分裂,儘管面對超六成人民的不滿,民進黨只要拿到不到四成的基本盤就可以高枕無憂地當選,根本不會管其它六成選民的權利。所以,你罵我「賴皮寮」,我就賴給你看;你說我有不雅影片,我就不公布結果;你能奈我何?民進黨就是喜歡這種「你看不慣我卻又滅不掉我的樣子」。因為台灣的民主是綠色的,是出軌可諒解、貪腐可無責的原諒色。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13日上午到戶籍所在地台南市安平國中投票所投票。(賴清德競選總部提供)

台灣的民主本不是虛假的,但隨着綠色的侵染卻逐漸變成了更隱蔽的獨裁。1986年12月,成立不足3個月的民進黨就參與了「第三次增額國大代表選舉」,由此開啟了「以選致富」的發展歷程。民進黨參與選舉以文宣見長,其核心在對人心的蠱惑,讓人民自以為是在行使民主權利,實則早已經被民進黨的文宣所洗腦。2000年,長期宣傳「台灣人出頭天」的民進黨推出極具勵志經歷和演講口才的陳水扁參選。引得選民「肚子扁扁也要挺阿扁」,實現了台灣的第一次政黨輪替。而台灣選民「扁肚相挺」的「台灣之子」陳水扁卻在八年執政中極盡貪污之能事。甚至連民進黨自己人都看不下去,組建紅衫軍「倒扁」,才有了2008年的黯然下台。

本以為一蹶不振的民進黨迎來了文宣(騙)術更加了得的蔡英文。自2010年參選新北市長以來,蔡英文憑藉虛構的「三隻小豬」就能獲得巨量的政治獻金,還能順帶攻擊對手。超越了民進黨「錄音帶」、「走路工」等造謠抹黑的傳統藝能,蔡英文以「間接影射殺傷力最強」為風格,從邊緣到中心,逐漸形成了對社會輿論的宣傳包圍,結成了愈加牢靠的「訊息繭房」。本着三人成虎、百人成真,「謊話說了一萬遍就是真相」的理念,民進黨豢養的網軍部隊瘋狂出擊,通過發布大量相關主題訊息強行帶風向,形成對民進黨有利的輿情走向,也影響和塑造着選民的認同和傾向,在無意之間變成民進黨的「鐵票」,心甘情願地用民主的方式選擇並不能代表自己利益的民進黨候選人。

民主制度曾經是台灣人的驕傲,但卻在民進黨的操弄下變成了為少數人謀取利益的工具,不僅在價值上沒有實現民主,在程序上也因為民進黨鑽營漏洞失去了程序的公平,使台灣人民僅僅只能收穫選戰的喧囂和選後的寂寞。綠光籠罩下的台灣,沒有民主可言。(本文作者翁明源,系四川省台灣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