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習拜會看中美關係:在「鬥而不破」中留待時間來解決
在經過大約半年時間的鋪墊、準備,中美關係已經止跌企穩,開始階段性回暖。11月14日至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前往美國三藩市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同時應邀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這既是去年中美元首巴厘島會晤後時隔一年再次舉行會晤,又是2017年特朗普(Donald Trump)任內中美元首在海湖莊園會晤後再度在美國會面。
兩國元首能同意會晤併為了會晤的順利舉行而進行長達數月的努力,說明中美關係已經走出去年佩洛西事件和今年「氣球事件」的陰影。縱使過去幾年的中美關係面臨着建交以來所少見的嚴峻困境,但見面總比不見面好,願意對話總比不接觸好。為了今次習拜會的舉行,中美兩國在過去半年時間內互相安排高官互訪,半官方和民間交流持續升温,展現出兩國政府管控分歧、不讓雙方關係失控的努力。
習拜會舉行的大背景是全球化時代的中美有着千絲萬縷的利益聯結,兩國均難以承受與對方交惡的代價,絕大多數人都不希望兩國發生軍事衝突。習拜會的舉行是為了兩國關係的穩定,是防止失序,是劃定紅線和底線,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兩國關係。但在美國自特朗普時期以來便一直將中國視作主要的長期戰略競爭對手,對華競爭面向日益凸顯的形勢下,兩國關係能改善到什麼程度,充滿不確定性。
中美兩國內部都瀰漫一股對彼此強硬和不信任的輿論氛圍。今年4月,北京大學教授、知名國際關係專家王緝思表示:「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之間的共識是,用攻擊中國來團結美國,美國國會和行政部門對華立場也一致。同樣的,中國也因為美國這個外在威脅而團結起來。」去年中美元首的巴厘島會晤,本來有助於兩國關係的改善,但後來事與願違,兩國關係仍然籠罩在「修昔底德陷阱」的陰影之下。
以此邏輯來看習拜會的舉行,可以有所期待,但不宜過於樂觀。最近,王緝思再度撰文表示:「在中美雙邊關係走向仍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美國即將進入2024大選年,國內政治的激烈爭鬥,以及烏克蘭危機、巴勒斯坦危機等地緣政治衝突,對兩國關係恐會造成更大的負面衝擊……中美關係還遠遠沒有走出低谷,任何一個突發事件的處理失當,都會將不易得來的止跌企穩勢頭重新壓回原點。」
因為中美關係階段性回暖的最新動向不能遮蔽中美博弈長期化的現實。中美有着不同的文化、歷史、意識形態和制度,有時候難免會在交往過程中產生分歧和矛盾。當今世界秩序以主權國家為基本競爭單位,仍未擺脱實力原則和叢林法則的影響,而中美又在全球權力結構中處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經濟體的位置,互為主要競爭對手,故除非突發重大變故,否則中美博弈長期化難以避免。今年初,復旦大學教授、知名國際關係專家唐世平在《脆弱的未來:2023-2032展望》中寫道:「重要國家對於未來的國際秩序的核心基礎理念、制度都沒有基本的共識……讓整個系統的穩定變得脆弱……中美的新冷戰將至少維持10年,甚至更長。」
擺在中美關係面前的兩個基本現實——博弈長期化,兩國均難以承受雙方關係失控的嚴重後果——決定着兩國關係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將維持「鬥而不破」的狀態,一方面兩國關係的博弈面向不斷凸顯,另一方面兩國會努力防止關係失控。中美都是擁有核武器的大國,一旦不幸發生軍事衝突,將是彼此乃至人類的夢魘。只要「鬥而不破」的狀態能維持,那麼兩國便有擺脱「修昔底德陷阱」的希望。
國家是時間河流上的行船,「鬥而不破」的中美關係困境不妨留待時間來化解。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教授曾多次說過:「大變局是由於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引起的,解鈴還需繫鈴人,要想進入到一個新的、穩定的、和平的世界格局,需要中國繼續快速發展。而且我判斷,當中國的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的時候,新的、穩定的世界格局可能就會出現。」
若能如林毅夫所言,當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考慮到中國東西部發展差異和中美人口差距,屆時中國GDP將是美國兩倍,中國東南沿海的產業技術水平將與美國平起平坐,美國既難以對中國「卡脖子」,又為了巨大的經貿利益,不能不與中國合作共贏。當中美進入「鬥而不破」狀態,最主要競爭便是經濟科技。這既是現代國家競爭最核心最基礎的力量,又是當今世界秩序下避免陷入軍事衝突的最主要競爭着力點。
目前中國距離林毅夫說的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目標還有相當大的距離,任重道遠。中國只有努力構建人盡其才的公平環境、法治環境、開放環境,只有激發各階層的活力與創造力,才最有可能達到目標。這既關乎14億人能否過上更美好的生活,又決定中國能否廣泛凝聚人心和「得道多助」。目前最需要的是時間,是能否在今後時間內為中國人的福祉、為中美和平擺脱「修昔底德陷阱」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