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逝世|突發心臟病去世 一位平實接地氣的總理

撰文:應濯
出版:更新: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十八屆、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原總理李克強近日在上海休息,2023年10月26日因突發心臟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10月27日0時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歲。

李克強於今年3月結束十年總理生涯。卸任前,2月23日,最後考察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囑託大家「牢牢記住,發展還是我們的第一要務,發展的動力還在於改革」。3月2日,他攜國務院全體領導成員與工作人員拍攝了「畢業照」。

李克強日前攜國務院全體領導成員與工作人員拍攝了「畢業照」,短片瘋傳:

+4

國務院總理是中國行政機構最高負責人,肩負國家治理的重任,負責內政外交全方位工作,通常是僅次於中共總書記(兼任國家主席和軍委主席)的第二號實權領導人。自1949年中國共產黨建政以來,除短暫的過渡或轉型時期之外,一般情況下,總理都會在政治、經濟、社會、民生或人心層面留下強烈的印記。像世人熟知的周恩來總理,便極富人格魅力,留下鞠躬盡瘁、顧全大局的身影。朱鎔基總理同樣如此,他一往無前、大刀闊斧的鐵腕改革,奠定了今天中國經濟的基本框架。温家寶總理的深情、人文關懷讓許多人懷念,他任內曾施政廣泛惠及農村居民。

李克強給外界許多人留下的印象是平實、低調、接地氣、清醒的改革開放意識。他上任以來力推簡政放權,大幅削減不必要的政府審批事項,給民眾、企業辦事創造便利。他多次為包括小商小販、卡車司機、快遞員在內的中下階層發聲,主張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給地攤經濟一定的空間。他主張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工程,持續主抓惠及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工作。

2016年8月22日,李克強在江西省贛州章貢區棚戶區了解搬遷改造情況。(新華社)

他曾針對電影《我不是藥神》所揭示的癌症患者買不起進口抗癌藥問題開會研究,決定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並通過政府集中採購、納入醫保方式降低價格。他主動提及江蘇豐縣八孩女子事件,並作出批示「堅決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他在「厲害了,我的國」之類論調盛行時直面疫情下的底層困境,公開指出中國有6億人的每個月收入只有人民幣1000元左右,主張兜牢基本民生底線。

過去一年,李克強有兩次自我評價本屆政府工作表現。這可以作為外界分析的重要參考。一次是面對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提問,李克強答道:「本屆政府以來,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內矛盾和困難疊加。說到最大的挑戰,那還是新冠疫情及其給經濟帶來的嚴重衝擊。我們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行不避險,盡了最大努力。」

這一點是符合事實的。過去一些年,中國政治精英們常用戰略機遇期的說法。在胡温時期,中國政府正是抓住了戰略機遇期,一心一意謀發展,才將中國經濟送上全球第二的寶座。但過去十年,貿易戰、科技戰爆發,中美關係的競爭、博弈面向日益突顯,戰略機遇與風險並存,再加上中國經濟增長模式亟待轉型升級,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高槓杆行業難以為繼,這意味着李克強任內所面臨的形勢更為複雜

中美貿易戰的發生,曾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諸多挑戰。(視覺中國)

李克強在回答中還特意回憶剛出任總理時的表態並提及上任以來的實際工作表現:「記得我出任總理時在這裏召開第一次記者會,也就是在這個大廳裏邊,就明確表明,要持續發展經濟、不斷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正,這是我們政府的基本任務,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就是要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這些年,我們鍥而不捨、一以貫之,創新施政方式,用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等方式來應對周期性的經濟波動,尤其是把宏觀政策的實施直面市場主體的需求;堅定推進改革,減除繁苛,維護公正,培育和壯大市場主體和新動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堅持就業優先,把握國情實際,注重保障基本民生,等等。政府工作有人民群眾認可的地方,也有與他們的期盼有差距和不足的地方,這些我們是清楚的。」

另一次是最近李克強在主持與《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相關的會議時從過去一年、過去五年、過去十年三個維度來評價政府工作。這應該也是高層的共識。

李克強曾表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發展取得極為不易的新成就。疫情等超預期因素對經濟帶來嚴重衝擊,我們及時果斷應對,靠前實施既定政策舉措,推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實行規模性退稅減稅降費等,幫扶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難關,支撐穩就業保民生。創新政策工具支持重大項目建設、設備更新改造,擴投資帶消費。突出抓好糧食生產和能源保供,夯實穩物價基礎。鼓勵地方因地制宜出台穩經濟政策,發揮經濟大省挑大樑作用。經過努力,穩住了宏觀經濟大盤,城鎮新增就業1200多萬人,在國際通脹高企背景下國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只有2%,進出口增長7.7%,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這殊為不易,成之惟艱。」

去年第二季度,上海等多地遭遇疫情衝擊,一時之間,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陡然增大。(視覺中國)

這一點,許多人都有切身感受。去年3月以來,中國經濟面臨超預期因素衝擊,內有疫情衝擊,深圳、上海、北京相繼遭受疫情襲擾,上海甚至為此「靜默」長達兩個月,外有俄烏戰爭的影響,經濟發展一度陷入多年未有的困境,許多家庭收入突然下降,許多企業難以為繼。在此情勢下,正如外界所注意到的是,李克強馬不停蹄地召開會議,部署和協調應對措施,奔赴各地督促。一個備受關注的節點是去年5月召開的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目的是擺脱經濟困境,當時有超過萬人參加。

朱鎔基、温家寶到李克強早年的合影。(網絡圖片)

從朱鎔基、温家寶到李克強,三任總理扮演不同的角色。朱鎔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社會轉型的總工程師,他鐵腕改革,雷厲風行,為日後中國經濟發展構建起基本框架和思路。温家寶則主要是蕭規曹隨,在朱鎔基奠定的框架下抓住戰略機遇期,讓中國保持十年高增長。與兩位前任相比,李克強任內的中國經濟面臨更多複雜挑戰,內外都有許多衝擊經濟的負面因素,但還是得穩住經濟社會大盤,讓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崛起勢頭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