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習近平反覆說「中美關係的基礎在民間」意味着什麼

撰文:應濯
出版:更新:

8月2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復信美國史迪威將軍外孫約翰·伊斯特布魯克,稱讚「史迪威將軍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對中國解放和進步事業給予了積極支持,對中美人民友好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國人民對此不會忘記」。習近平指出,「從史迪威家族身上,我感受到了美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看到史迪威將軍從事的中美友好事業已傳承至家族的第五代人,我很欣慰」。在覆信內容中,習近平再一次表示:「中美關係的基礎在民間,力量源泉在人民友好。兩國人民應該加強交流、增進理解、擴大合作,為兩國關係發展不斷注入新動力。」

近年來,習近平反覆提及「中美關係的基礎在民間」。今年6月,習近平會見比爾·蓋茨時說道:「中美關係的基礎在民間,我們始終寄希望於美國人民,希望兩國人民友好下去。」今年8月,習近平復信美國華盛頓州「美中青少年學生交流協會」和各界友好人士時指出:「中美關係的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

習近平反覆強調「中美關係的基礎在民間」,究竟意味着什麼?

今年7月,習近平(右)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接見訪華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左)。(新華社)

從當下中美關係的現實來看,習近平的說法背後有兩個重要考量。第一,目前中美關係在政府層面遭遇多年未有的困境,結構性矛盾愈演愈烈。這固然是與兩國政府互動過程中的摩擦、衝突有關係,但更與兩國在大國競爭中所處的位置密不可分。近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尋求管控中美矛盾,嘗試改善與美國的關係,但從現實來看,成效有限,兩國在合作之外的競爭面向日益凸顯。在此形勢下,中國不能不保持清醒,在繼續爭取改善對美關係、防止脱鈎的同時消除不切實際的幻想。

今年4月,中國知名國際關係專家王緝思表示:「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之間的共識是,用攻擊中國來團結美國,美國國會和行政部門對華立場也一致。同樣的,中國也因為美國這個外在威脅而團結起來。」他認為,中美關係惡化的癥結在於各自的國內政治問題,再多的對話都難推動兩國關係改善,中國也已不對改善中美關係抱任何期望。當然,不抱任何期望絕不代表不作為,在可能的範圍內,防止中美關係繼續惡化,儘量爭取必要的合作,擴大共同利益,依舊是中國的務實選擇。

第二,兩國的民間關係往往比政府之間的關係更為基礎。當中美博弈將趨於長期化,兩國政府之間的關係短期內難有較大改善時,促進中美兩國人民的交流,讓民間保持彼此友好的關係,將是從根本上防止兩國關係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必要舉措。

不論什麼社會,人心才是決定政治行為的終極力量。政府的行為能夠影響一時,不負責任的政客能從對抗中渾水摸魚,但從長期來看,人心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因素。當一個國家的民間對另外一個國家充滿好感,蓄意對抗的政府行為將難以長久。當下中國致力於促進中美民間互動,認為「中美關係的基礎在民間,力量源泉在人民友好」,正是意識到當兩國政府關係陷入困境時,兩國民間的良性互動是更為重要的努力方向。不過,在中美民間互動時,值得警惕的風險是兩國民間大量充斥的莫須有的對立、狹隘民族主義情緒、民粹偏見。可以期待的是,如果中國能通過行之有效的施政,讓中美民間保持良性互動,改善兩國人民對彼此的印象,那麼勢必能凝聚起得道多助的力量,從而確保兩國關係的大船不會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