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失業率連破新高 「非洲工作」成熱話 真的是賺錢天堂?
中國青年失業率過去幾個月連破新高,部分年輕人將目光投向了非洲。
《中國青年報》星期三(7月19日)的一個報道就介紹了其中兩人,都是應屆畢業生,一個叫張揚的男生,在投了1600多份線上簡歷、50份線下簡歷後,終於找到一份遠在非洲、年薪2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工作。
另一個是學會計專業的女生李薇薇,在中國國內找工作遇阻後,也下定決心找一份非洲的工作。
非洲就業熱度飆升,知乎上「年薪30萬,讓你駐紮非洲,你願意嗎?」的提問,被瀏覽超過2100萬次;關於「非洲工作」的話題,累計瀏覽量更是達到2.6億。
賺錢天堂?
中國社交媒體上許多與非洲相關的帖子,都與賺錢有關。
小紅書上一篇「00後在非洲掙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40萬」的貼文中,一名22歲女生講述了自己在非洲工作兩年賺到40萬元的經歷。
在非洲工作五年的28歲視頻博主「小鐘Johnny」,今年1月回中國時,刷卡95萬7370元,在四川成都買下人生第一套房。
小鐘本人也拍過不少年輕人在非洲賺錢的視頻,包括「97年女生非洲賣車年入幾十萬」「00後山東小夥輟學來非洲賣二手貨,20歲買房買車當老闆」「90後湖北小哥辭職創業非洲做電商,年入百萬」……
網上隨搜可見的致富案例,讓非洲成為越來越多中國年輕人眼中可以快速實現財富自由的「賺錢天堂」。
一般來說,在非洲的中國企業可以分為三類:高科技企業,做基建的國企,以及做貿易的民企。
外派非洲的薪資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正常薪資,這部分與中國同崗位的薪資區別不大。更可觀的另一部分是海外補貼,通常是國家越危險,補貼越高。
綜合下來,應屆生在非洲的薪水可以達到中國同崗位的兩到三倍。再加上公司一般包吃住,當地又缺少消費和娛樂,在非洲賺到的錢基本都可以儲蓄下來。
除了賺錢,非洲還給了一些人進入頭部企業的機會。一名中國「雙非」院校經管學院畢業年級的輔導員告訴《中國青年報》,年級裡一名男生被非洲一家行業頭部的中資企業錄用,如果不是外派非洲,他所在學校的畢業生可能連簡歷篩選這關都過不了。
天堂的另一面
雖然非洲頭部中資企業的門檻相對較低,但隨著申請者變多,難度系數也在增加。
李薇薇接受《中國青年報》採訪時說,如果排除掉特別小、特別新、員工不超過百人的小公司,非洲剩下的大型央國企、上市公司、知名外企和一些獲得「背書」的企業只有50多家。李薇薇將這50多家都投了一遍,目前無一回應。
若是選擇非洲的民營小企業,則需要花時間和精力確認公司是否靠譜。
收到過幾家外貿公司錄用通知的張揚說,這些公司中有賣衣服的,也有賣汽車的,看起來不是很正規,註冊信息也顯示公司只有十幾個人,所以他都拒絕了。
此外,張揚還會看公司是否有官網,在網上信息是否豐富,在社交媒體上是否有差評等。比較再三,他最終選擇了一家加納的上市公司。
求職者也可以通過中介,不過這類工作以藍領工人居多,中介通常要收取8000元至1萬元的中介費,其中不乏假中介。澎湃新聞2017年就曾報道,一名山東農民在交了1萬3000元後,中介多次以公司變故為由,取消了他到非洲務工的行程。
抵達非洲後,醫療衛生條件和人身安全是求職者要面對的新問題。
據鳳凰網6月的一篇報道,非洲一家中資企業做互聯網運營工作的陳龍說,他身邊許多同事都感染過瘧疾。澎湃新聞旗下《第六聲》的一篇報道中,一名在非洲剛果工作的23歲女生甚至感染過五次瘧疾。
澎湃新聞2015年發佈過一份中國企業海外員工遇襲地圖,其中超過60%發生在非洲,南非、喀麥隆、尼日利亞和加納都是中企員工遇襲事件的高發地。今年3月,九名中國礦工在中非一金礦內遇襲喪生,再次提醒人們在非洲工作的風險。
在非洲安哥拉工作的陳輝,工作地點在一個營地一樣的園區內,園區四周用集裝箱搭起了很高的圍牆。他被分配住在一間長7.5米、寬2米左右的集裝箱房內,鐵皮房內每天中午空調必須調到16攝氏度。
由於之前發生過惡性案件,陳輝所在園區的門衛扛著槍,員工不能隨便外出,以至於他連當地的商場都很少去。但陳輝別無選擇,因為「自由」就意味著「放棄保護」。
搭上中非貿易快車?
中國與非洲的貿易往來始於1950年,但當時非洲大多數國家尚未獨立,與中國有貿易往來的僅有埃及和摩洛哥等少數幾個國家。
改革開放以來,中非貿易往來增多,並隨著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啟動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首次非洲行提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五年後,中非達成「一帶一路」共識。
過去20年間,中非貿易額增長數十倍,從2002年的124億美元(165億新元),激增至2022年的2820億美元。
在非中國企業數量也在過去10年翻倍,從2012年的2000多家,增至2022年商務部公佈的3000多家。根據麥肯錫推算,非洲實際中資企業數量可能已超過1萬家。
據鳳凰網報道,單是在中非合作建設的20多個工業園中,中國企業的數量已超過3500家。在工業園中工作的中國人達15萬人。《經濟學人》2013年的一篇報道指出,當時在非洲的中國人已超過100萬人。
非洲招聘的拐點出現在2021年。阿爾及利亞一家國企招聘經理接受《第六聲》採訪時說,2021年前受疫情影響,許多非洲企業招工困難;但2021年底以來,非洲招聘面試者人數增加了八成。
中國一海外招聘網站工作人員也說,應屆生找駐外工作的趨勢從2021年起緩慢上升,今年尤為突出。
《中國青年報》注意到,更多考慮海外求職的,是一些在春招和秋招中失利的國內應屆畢業生,其中很多來自「雙非」院校。
解決就業最優解?
視頻博主小鐘在本月14日發佈的一條視頻裡坦言,自己農村出身,家世不行,「來非洲真的是給了很多我們這種家世不好的人一種選擇的機會。」
像小鐘這樣幾年前去到非洲的年輕人,恰逢疫情期間用工荒,積累了一筆儲蓄,甚至可以工作幾年就在成都買房。但隨著中國就業形勢更嚴峻,非洲可以想見也會越來越「卷」。
住在園區的陳輝今年4月休假被批准後回到中國,原本不打算再回到非洲。但他投了求職信給中國國內近500家公司,幾乎都沒有回音,又開始想辦法回到非洲。
去年7月從廣州一所985高校碩士畢業的茉茉一開始也沒將非洲的工作作為首選。在經歷了考編大潮和民企招聘後,她開始認為沒有一份工作比非洲的工作更好。
雖然非洲為中國年輕人提供了當下就業的選項,但需要注意的是,非洲本身也面臨職位短缺的問題。
根據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的數據,未來30年,非洲每年將有多達2000萬年輕人加入勞動力。到2050年,預計非洲青年人口將達到8.4億。
中國青年失業率6月升至21.3%的歷史新高,2023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1158萬。在萬千待業青年擠著獨木橋過河時,非洲給一部分人提供了一個游泳過河的選項。
但縱使非洲的機會再多,也無法渡整個待業大軍「上岸」,更何況未來幾十年,非洲還要消化自身的就業人口。對於中國眼下急需找到解藥的就業問題,非洲頂多只能開出一劑暫時的止痛藥。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