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騰訊上百億的罰單釋放什麼訊號?一文睇清七大問題
7月7日晚,螞蟻、騰訊合計被罰上百億的罰單,成為熱點。當晚,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宣佈,平台企業金融業務存在的大部分突出問題已完成整改,金融管理部門工作重點從推動平台企業金融業務的集中整改轉入常態化監管。
與完成整改一同公佈的還有巨額罰單。其中,螞蟻集團及旗下機構被處以罰款(含沒收違法所得)71.23億元(人民幣,下同);騰訊被央行罰沒近30億元。
在業內看來,這是中國金融監管和平台企業金融業務發展的一個標誌性事件。這一罰款同時意味著,平台金融整治結束,平台金融常態化監管體系確立。
如何看百億「罰單」?平台企業金融業務完成整改,後續監管將何去何從?記者多方採訪,透過螞蟻、騰訊被罰,看背後釋放的金融監管訊號。
一問螞蟻、騰訊所犯何事?
答:違反帳戶規定、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等
兩家平台企業共收到百億罰單,數額不小。所犯何事?根據監管部門公告,螞蟻集團累計被罰金額超71.23億元,處罰主要圍繞著投資者保護、代銷業務(代銷保險、代銷理財、代銷基金、代銷網際網路存款)、支付三大板塊展開。
其中,央行處罰資訊顯示,支付寶因違反支付帳戶管理規定、違反清算管理規定、違反防範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規定、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等7項違法行為,合計被罰沒超30億元。與此同時,螞蟻集團因違反對公司治理的相關規定,違反關聯交易管理規定,被罰1.75億元。
另外,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行政處罰資訊公開表顯示,螞蟻集團因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包括:存在引人誤解的金融行銷宣傳行為,侵害消費者知情權;未向部分客戶群體明示還款要求;未按規定處理部分消費者個人資訊),以及違規參與銀行保險機構業務活動(違規參與保險代理、保險經紀業務;違規參與銷售個人養老保障管理產品、銀行理財產品、網際網路存款產品),被罰沒合計超37.62億元。
另據證監會處罰決定書,對螞蟻(杭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處以7368萬元罰款。
騰訊同樣收到了監管罰單。因涉違反機構管理規定;違反商戶管理規定;違反清算管理規定;違反支付帳戶管理規定;其他危及支付機構穩健運行、損害客戶合法權益或危害支付服務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等11項違法行為,騰訊旗下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被央行警告,沒收違法所得5.66億元,罰款24.27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金融主管部門特別強調,此次受罰是針對「過往年度」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博通諮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認為,此次處罰體現了「過罰當罰」的原則,隨著整改工作的推進,兩家機構合規改善,業務運行穩健有序。
除了螞蟻集團和騰訊,金融管理部門近期也對郵儲銀行、平安銀行、人保財險和財付通公司等實施了行政處罰。「這體現了監管的一致性,對所有的機構一視同仁。」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二問如何看待這一處罰力度?
答:金額較大系和業務規模相關
此次兩大平台企業因罰單數額受到市場關注,如何看待這一處罰力度?王蓬博認為,數額較大,主要因為這兩家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高,並非監管「重罰」。
王蓬博指出,金融管理部門主要依據《中國人民銀行法》《反洗錢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保險法》《證券投資基金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對兩家平台企業進行處罰,金額高主要因為業務廣泛、規模較大。
以螞蟻集團為例,支付寶擁有超過10億的年活躍使用者和8000萬合作商戶,在中國佔據了55.4%的移動支付市場份額。餘額寶是全球最大的貨幣市場基金,管理著超過1.7萬億元人民幣的資產。花唄和借唄是中國最大的消費信貸平台,累計服務了超過5億使用者。根據此前遞交的IPO招股書,螞蟻集團2019年的營業收入已經超千億,2020年前九月的淨利潤就超200億。
三問螞蟻完成了哪些整改?
答:此「螞蟻」已非彼「螞蟻」
在此次公告中,監管部門也正式宣佈,平台企業金融業務存在的大部分突出問題已完成整改。
根據3年前的約談要求,螞蟻集團整改要求包括五個方面:糾正支付業務不正當競爭行為、打破資訊壟斷、螞蟻集團整體申設為金融控股公司、控制高槓桿和風險傳染嚴格落實審慎監管要求、管控重要基金產品流動性風險主動壓降餘額寶餘額。
同期,騰訊、度小滿金融、京東金融等13家網路平台企業也被同步約談,平台企業金融業務進入集中整改期。
在業內看來,過去三年,螞蟻集團三次被約談、暫緩上市,經歷了一場徹底「改頭換臉」的整改,此螞蟻已非彼螞蟻。
根據公開資訊,整改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隔離。首先,在業務層面,螞蟻通過業務和架構上外科手術式的切割,隔離並處置風險。
第一層隔離是內部業務上,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金融的部分也要以合規為前提。2020年9月,螞蟻集團籌建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螞蟻消金)的申請獲銀保監會批覆;2021年6月,螞蟻消金正式成立,成為銀保監會批准的國內第29家消金公司。
螞蟻消金成立後,承接了「花唄」和「借唄」這兩個原本由小貸公司承接的業務,該調整最大意義在於兩款產品有了明確的監管主體——銀保監會,監管更加透明。隨後,螞蟻還在2021年12月關閉了互助平台——相互寶;2022年4月,螞蟻集團又和網商銀行進行了隔離。
其次,在公司架構上,阿里巴巴和螞蟻在集團層面開始切割。2022年7月,阿里在2022年財報中披露,來自螞蟻集團管理層的井賢棟、倪行軍、曾松柏等人也不再擔任阿里巴巴合夥人;與此同時,據媒體報導,阿里與螞蟻的內部直接轉崗管道已取消,人員流動要走正常的離職程序;此外,阿里巴巴宣佈與螞蟻集團的資料共享協議正式終止。
除了集團內部以及和阿里體系的切割外,另一項重大變更在於新增了獨立董事。2022年6月,螞蟻集團新增了楊小蕾、史美倫兩名獨立董事,股東代表董事從3位減少到2位。
進入2023年,螞蟻集團公司架構變動迎來高潮。今年1月7日,螞蟻集團發佈公告,對董事會和股東進行一系列調整。調整後,馬雲的投票權從53%降至6%,不再擁有螞蟻集團的實際控制權,螞蟻集團也不再有實控人;與此同時,集團將引入第五名獨立董事,實現董事會中獨立董事過半。
在業內看來,整改前,螞蟻集團涉足各類金融和科技領域,跨界混業經營明顯,未來整改完成後,也意味著螞蟻集團「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金融接受監管,科技創新發展。
螞蟻之外,另外13家平台企業也紛紛推進自查整改:一些支付機構已向其他支付公司開放應用場景,實現線下支付條碼與商業銀行等互聯互通;個人徵信業務進一步規範,徵信業務必須通過持牌徵信機構經營;一些平台企業組建獨立的金融業務管理部門,改進關聯交易管理;叫停第三方平台存款業務,規範網際網路貸款業務……整改工作成效逐漸顯現。
四問螞蟻集團業務發展何去何從?
答:申設金控公司、徵信等業務牌照進度可能加快
「從推動平台企業金融業務的集中整改轉入常態化監管,是此次公告釋放出來的最關鍵的資訊之一。」在王蓬博看來,這意味著對於螞蟻集團來說,隨著集中整改結束,可預期性提高,不可預期性降低,未來如何開展業務有了更清晰的規範。
從集中整改轉入常態化監管,對螞蟻集團意味著什麼?「進入常態化監管之後,螞蟻集團申請徵信公司的牌照,申請金融控股公司的牌照,處理程序可能會加快。」董希淼表示,隨著集中整頓結束,螞蟻集團整體業務將進入正常發展軌道。
設立金融控股公司是主管部門對螞蟻集團整改的要求之一。整改前,通過持股、收購,螞蟻集團囊括了多個金融牌照,如網商銀行持有銀行牌照、天弘基金和螞蟻基金銷售公司持有基金牌照;眾安保險、國泰產險、信美人壽相互保險、上海螞蟻韻保保險代理、螞蟻保保險代理則持有保險方面的牌照;支付寶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借唄和花唄持有小額貸款、消費金融牌照。此外,2019年螞蟻集團還獲得了香港的虛擬銀行牌照;通過設立合資公司,可參與個人投資者基金投顧業務服務試點。
「螞蟻持有多張金融牌照,而金融公司的監管目前由人民銀行轉向了金融監管總局,總局對螞蟻這種特殊的金控公司如何進行監管?目前還不清晰。」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濤稱,但可以預見,螞蟻集團已實質具備金融控股公司設立情形,此時靴子落地,可以預見,隨著集中整頓結束,相關牌照的審批申請速度或將加快步伐。
五問螞蟻集團將重啟上市?
答:預計2到3年內上市可能性較小
螞蟻集團罰單落地,持股螞蟻33%的阿里巴巴股價應聲上揚。同時,伴隨著螞蟻集團集中整改結束,其是否會重啟上市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對此,採訪的業內人士和專家均認為,此時談及螞蟻集團重啟上市仍尚早。
王蓬博認為,整改完成後的螞蟻集團,按照新的監管要求,重新確定業務方向,需要時間去驗證業務模式。
另外,今年初,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馬雲不再是實際控制人, 根據目前A股上市要求,主機板上市公司實控人在IPO前三年內不得有變更,科創板要求為兩年,港股對此要求期限為一年。因此短期內,螞蟻集團重啟上市的可能性比較小。
董希淼也認為,不論是被罰款,還是實控人變更,都在客觀上限制了螞蟻集團上市的處理程序。「至少2—3年內上市的可能性比較小。」
六問監管對平台企業持什麼態度?
答:平台金融常態化監管體系確立
作為平台經濟的代表,螞蟻整改結束具有一定風向標意義。「這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這個罰款其實就明確告訴市場,平台金融整治結束,平台金融常態化監管體系確立。」尹振濤表示。
王蓬博認為,此次處罰落地,對於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劃清了合法與非法的界限,規範了市場秩序,未來金融科技將在更加合規的框架下,平衡好合規和創新,更加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本次公告中,金融主管部門也表示,近年來,金融管理部門堅持發展和規範並重,建立健全平台經濟治理體系,出台一系列制度辦法,初步形成平台企業金融業務發展與監管制度框架,促進平台經濟規範健康發展。
那麼通過對螞蟻、騰訊等平台企業的整頓監管,釋放了平台監管哪些方向?董希淼認為釋放了三個訊號。
一是加強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對不同類型金融機構開展的相同或類似業務進行的標準統一或相對統一的監管,注重金融機構所從事的業務活動,而不是金融機構本身,實現對金融體系的全面監管。
二是強調一致性監管。平台企業也好,金融機構也好,只要從事一樣的業務,就接受一樣的監管,防止監管套利,促進市場競爭更加公平合理。
三是既要加強監管,也要推動創新。螞蟻集團、騰訊等平台企業金融業務確實在過去的野蠻生長中存在諸多問題,但也需要看到其更貼近市場和使用者,創新活力相對比較強,在推動普惠發展、小微企業融資、就業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如何在規範發展的前提下,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新活力,提升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應該充分發揮作用。
金融主管部門在公告中表示,將完整、精準、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提昇平台企業金融業務常態化監管水平,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確保同類業務適用同等監管規則,實現公平監管。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落實促進平台經濟健康發展的金融政策措施,支援、鼓勵平台企業持續提升金融普惠性,推動科技金融創新,增強國際金融競爭力,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民生需求。
七問對支付寶使用者是否有影響?
答:沒影響
有關螞蟻、騰訊的處罰公告發佈後,不少網友發出疑問,此次處罰對支付寶使用者是否有影響?此次公示中提及的是關閉「相互寶」,而非「支付寶」。可以明確,此次處罰不會導致支付業務許可證被吊銷,支付寶使用者正常使用不受影響。
本文獲《南方+》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