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只會更近不會更遠 台灣擺脱不掉的「太陽花」幽靈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如果說2019年香港的「反修例」風波,是香港政治乃至於一國兩制框架變化的一大拐點;那麼2014年台灣的「太陽花」運動,也是台灣政治延伸至兩岸關係、地緣政治變化的一大拐點。「太陽花」運動擋下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後續協商簽署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簡稱《服貿協議》)等,未能生效實施,接續着2016年民進黨蔡英文的上台,兩岸關係的發展隨着政局與世界格局的變化,走向了動盪不安、曲折波瀾的另一個階段。

台灣政客見風轉舵的真面目

近期,是否「重啟服貿」成為台灣2024總統大選各方陣營攻防的一大議題。起因來自於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率先提出「重啟服貿」,且應通過躺在台灣立法院七年之久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等訴求,引起了民進黨賴清德陣營,以及曾參與「太陽花」運動部分要角的全力反撲。

賴清德批評,「重啟服貿」是台灣走回「一中」市場,未看清世界局勢;台行政院長陳建仁則聲稱,「不希望雞蛋放同個籃子」。賴中強、吳崢等「太陽花」參與者,則紛紛發起行動或發文,表明至今依然「反服貿」,且此舉是「為台灣好」的立場。而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有點像是場外邊緣人,既主張兩岸應重啟對話、務實交流,同時又開轟民進黨與柯文哲當年「擋服貿」。

台灣媒體報道,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中)的政見白皮書內容涉及主張重啟服貿談判,引起台灣各界關注。(台灣民眾黨提供)

平心而論,柯文哲將話題引導到了另一個層次,當年台灣風起雲湧的「太陽花」運動,究竟是「反黑箱」還是「反服貿」?不同顏色和陣營的人士對此各說各話,相互攻訐。這也反映出了台灣民主政治的悲哀,一個關於台灣何去何從的重大議題,一旦遇到選舉,最終只會淪為互噴口水的大亂鬥,從而不了了之,也折射出了台灣政客毫無中心思想、見風轉舵的真面目。

比如蔡英文在當選總統之前,帶領台灣民眾上街抗議,怒批ECFA等兩岸協議是「糖衣毒藥」;結果執政之後,卻又宣稱不希望陸方因政治因素中止ECFA。又如今(2023)年4月,台陸委會才說盼大陸移除協商障礙,把服貿、貨貿協議等還沒談完的,或已經談但還沒結論的,隨時可進入ECFA機制逐步來談;可是當柯、侯均主張「重啟服貿」之後,陸委會又一改口風,於6月29日表示由於時空背景不同,現今無談判服貿需求。

太陽花是台灣政治的照妖鏡

「太陽花」確實是台灣政壇和兩岸關係的一面照妖鏡。回顧這場將近十年前的大型群眾運動,起初以「反黑箱」之名號召台灣民眾上街,接着提出「反服貿」主張,「佔領立法院」掀起高潮之後,外牆被噴漆「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這場運動相當明確地走向了帶有「國族主義」意味的「反中」運動。該場運動曾有句著名的口號「支那賤畜,外來種滾」,便完全說明了運動衍生而出的對立與仇恨性質。

2014年台灣「太陽花」運動時,有抗議者高舉「支那賤畜,外來種滾」的標語,手舉牌底圖則為馬英九的照片。(資料圖片)

從歷史大局的視角來看,「太陽花」代表着台灣與中國大陸「脱鈎」,全面走向一面倒「親美抗中」的起點,也是民進黨蔡英文執政路線,尤其是2016年之後台美關係發展的背景。回到2014年,中國崛起成為了美國和西方重視、忌憚的對象,先有奧巴馬(Barack Obama,台譯歐巴馬)政府的「重返亞洲」、「亞洲再平衡」政策,接着處於中國本土邊陲位置的台灣和香港,先後出現了「形左實右」的「太陽花」運動和「雨傘」運動,以「反服貿」和「真普選」之名,將遏制崛起之劍,插進了中國的體內。

香港的「雨傘」運動延燒為2019年的「反修例」,台灣的「太陽花」運動則支撐了民進黨蔡英文「抗中保台」執政路線,走向與中國大陸關係對抗惡化的局面,同時搭上以美國為代表西方陣營的「反中」戰車,以「民主」等意識形態之名,在台灣海峽築起了一道對立壁壘。從「太陽花」到蔡英文「抗中拒統」的偏執,預示了台灣內部的撕裂;更預示了台灣在美國對華「誘戰」大戰略下,成為英媒《經濟學人》口中「地表上最危險的地方」;還預示了台灣必然在北京的統一進程壓力下,與日俱增了內心煎熬與焦躁不安。

缺乏對太陽花的清理與批判

正是由於「重啟服貿」帶出了台灣大選選戰新一輪的口水互噴,其背後恰恰體現了從2014年到今天,台灣政治社會除了以「悲壯」與「自豪」的姿態去「紀念」這場運動之外,缺乏了對之其實更為需要的全面批判與清理。從微觀層面來看,林飛帆等運動領袖,躋身為月領新台幣九萬高薪的民進黨高層;然而當年為了運動奮不顧身的台灣年輕人,在社會結構和處境上又得到了什麼改變或好處?

林飛帆(前排綠衫者)是當年台灣「太陽花」學運的總指揮。(資料圖片)

從宏觀層面來看,民進黨「抗中保台」路線令蔡英文得到了「辣台妹」的封號,民進黨在政黨權力和利益更為深化鞏固;然而台灣除了被美國綁架更深、與大陸民意敵對更深、與全球區域整合趨勢距離更深,以及台海戰爭煙硝味更深之外,台灣又得到了什麼體質上的改善或優化?

《香港01》駐台首席記者日前與同業討論,兩岸戰爭或和平的問題,到底是否成為台灣2024大選幕後的主導因素,眾人看法莫衷一是。不過,有趣的是,一位日本旅台資深媒體人說,「近年來台灣看似『抗中』,可是能感覺到兩岸越來越靠近」。《香港01》記者追問何以見得?他以形象化的比喻說明,「就像在台灣一打開窗戶,就能看到解放軍的飛機似的」;在座的另一位日本媒體人進一步補充道,「台灣人只是嘴巴不說,但卻在『意識』上感受到大陸的存在感和重要性越來越強烈」

兩岸之間只會更近不會更遠

兩位日本媒體人對台灣的觀察,可謂是第三者的客觀視野。單從兩岸經濟聯繫來看,中國大陸穩居台灣最大出口市場(佔比約40%),以及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換句話說,台灣對大陸市場的依賴程度只增不減,產業鏈的關係亦趨於緊密。民進黨政客所言「是中國需要台灣」之說,不過是民粹麻痹的開脱語言,眾人心知肚明台灣與大陸的關係和距離只會更近不會更遠。

6月20日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右)與中國總理李強(左)會談時承諾,德方歡迎中國實現發展繁榮,反對任何形式的脱鈎,去風險不是「去中國化」。(Reuters)

近期的國際政治,很值得台灣人民借鏡深思。歐洲大國政要開始大談與中國「反脱鈎」和「去風險」,事實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日前訪華的言行,也在客觀上展現了美國對華「反脱鈎」和「去風險」的身段調整。可悲的是,「重啟服貿」的辯論,正好是台灣重新省思兩岸關係、地緣政治,以及未來何去何從的絕佳契機,卻在民粹政治本質的驅使下,再度淪為「親中」或「抗中」之爭。

「太陽花」世代成員已被更年輕的「00後」世代所挑戰,甚至是淘汰。可是「太陽花」點燃放大的「反中」與「脱鈎」思維,卻依然像幽靈一般飄蕩在台灣上空,禁錮着台灣人面對未來所需的開放思考。「太陽花」該從台灣政治神壇上請下來了,其對台灣造成的長遠傷害,也到了該全面檢討和反思的時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