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3000元人民幣算中等收入群體 這個「中產」標準太低了
「中等收入群體」,即人們常稱的「中產」群體數量多少,在社會整體結構中的比例如何,是衡量現代社會健康與穩定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
一個健康而穩定的社會,中產應該佔到絕大多數,社會人群結構依收入劃分應該成為一個橄欖型,而且要保持階層可以在不同層級合理流動。
放眼世界就可以發現,凡是那些中產群體規模龐大,社會分配結構呈橄欖型分佈的國家或地區,都是比較穩定、富庶的國家,人民生活相對較為幸福的國家或地區。
如果中等收入群體太少,在中間部位斷裂,變成一個啞鈴型結構,如大前研一說的M型社會,就會出現貧富分化,社會撕裂,不同族群互相仇視,社會整體對抗加劇;如果低收入群體佔絕大多數,變成一個金字塔結構,社會就會陷入赤貧狀態,不利於民生改善與社會消費升級,也不符合社會發展應服務於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最本質要求;還有一種極特殊的情況,財富向社會上層大量集中,變成一個倒金字塔結構,到這一步的話,就非常可怕、隨時有崩塌的危險了!
香港所以社會問題比較突出,爆發了前幾年的大規模騷亂,最深層次的原因就在於財富的結構性分配出現問題。
所以不論中國還是外國,都非常重視不同收入群體的社會結構性分佈問題,都在致力於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與比重。港府這些年也開始加大在這方面的投入。
特別內地這些年以來,都特別強調這一點,中共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從2020年到2035年要使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升,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則進一步提出要讓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很多其它大小會議,也多次提出要着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與比重,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這一系列重要論述,揭示了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和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之間的邏輯關係,表明了加快壯大中等收入群體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
因為中國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均衡不充分,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與比重是一項長期的艱鉅任務,需要方方面面長期努力。需要把發展放到第一要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時通過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來朝向這個目標不斷努力。
遺憾的,內地一些專家,而且還是很知名的專家,不是在這個正確的方向獻計獻策,不是通過研究如何通過擴大整體經濟規模、提升多數人民群眾的收入水平來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與比重,而是通過在數據上「做工作」來達成這一目標。
最近有媒體採訪了浙江大學資深教授、共享與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實,他長期跟蹤監測中等收入群體,曾三次獲得孫冶方經濟學獎。據他最新測算,2022年內地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已達到4.6億人,已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其中2017年-2022年,中等收入群體就增加了5000萬-6000萬。平均下來大概一年增加1000萬左右。
據他介紹,每個月3000元左右的收入,基本上就可以達到中等收入群體標準。
這位專家還引用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的標準進一步表示,一個人每天的收入,如果是在10美元到100美元之間,你就算中等收入人群。那麼按照現在的匯率換算,大概是每天收入70元以上就夠標準。
換句話說,年收入不到3萬塊錢,你就可以是中等收入群體。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位專家認為,他使用的標準,實際上還高於世界銀行為發展中國家劃定的標準。
每天收入70元以上、或月入3000以上,在內地一個大一點的城市,租房後可能連維持基本生活都困難,居然就已經是中等收入群體,這樣的標準也太低了!
可能自己也覺得這個標準太離譜,這位專家最後補充說:「不是說你是中等收入人群以後,你就一定會過上好日子。中等收入群體的標準只考慮收入,這個群體內部,有人可能收入高日子過得很舒服;有人可能剛剛越過這個標準的門檻,日子過得還是很艱難。」問題在於,如果達到中等收入還過得很艱難,這樣的中等收入標準界定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