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高考|寒門子弟上名校越來越難 教育公平是共同富裕的前提

撰文:鄧峰
出版:更新:

從6月7日開始,內地社會進入一年一度的高考時間。長期以來,輿論場關於高考改革、語文作文的討論總是見仁見智,但有一點是有廣泛共識:高考依然是相對最公平的「上升階梯」,對於社會流動、階層躍遷、「按才取士」有着基礎性作用。

自鄧小平在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過去46年,不計其數的普通人通過高考改變了命運,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引領者、建設者。英雄不問出處、不拘一格選人才……高考正是因為在某種程度上發揮着這樣的人才選拔作用,所以才能延續到今天。

然而,任何制度的成效都會受當時的社會環境所影響,高考同樣如此。曾幾何時,大量寒門子弟、農村學生通過高考改變命運,實現人生理想。但隨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難以避免出現的貧富分化、城鄉失衡、階層差距,高考作為相對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制度,日益受到家庭出身的影響,「寒門難出貴子」正不幸成為現實。

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VCG)

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呂德文教授曾在《農村青年畫像》一文中寫道:「近些年來,隨着高校擴招步伐加大,更多的農家子弟有了上大學的機會,近年來的高考錄取率都在70%以上,很多省份已超過80%。但是,大量數據顯示,重點大學農村生源逐漸萎縮,農村大學生主要集中在二本、三本和專科院校,農村大學生的起跑線一開始就比較低。而結果是,農村大學生相對而言更難進入待遇較好、工作穩定的企事業單位,這又進一步加大了其向上流動的難度。」他進而認為當下社會農村青年處於尷尬地位,「面臨在城市立足難和家庭期望壓力下難以返鄉的『兩難』」,「有強烈的擺脱社會下層的動力,但又難有向上流動的機會」。

與他的觀點有相似性的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教授。姚洋教授多次呼籲「共同富裕的首要問題是實現教育公平」。他認為,「只要不是靠着石油等自然資源富裕起來的現代經濟體,都離不開人力資源的發揮,都是知識和技術造就的經濟增長,而知識和技術都以現代化的教育為前提」,「就我們目前的教育情況,最大的差距仍然是城鄉差距」,「情況依然非常嚴重」。

他說:「在現在北大學生中,父母雙方都是農民的比率已經非常低。我每次上大課時都要做個小調查,滿足上述條件的學生佔比大概在1%-2%左右。當然,這限於我教學的班級,可能有標本的偏差。然而在我上學的上世紀80年代,這一佔比能達到三分之一。」基於這樣判斷,姚洋教授主張通過普及高中教育、大學收費改革來縮小城鄉教育差距。

2021年6月7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一中考點,家長身着旗袍(寓意「旗開得勝」)為考生加油鼓勁。(視覺中國)

從每年的新聞報道、基於社會閲歷的常識判斷和一些研究文章來看,出身於農村或寒門的子弟上名校的比例正在明顯下降,「縣城再無清華北大」之類討論不時興起。這其實是可以預期的。一個孩子的學習成績,既與他的天賦、勤奮密不可分,又和他所在的教育環境,包括是否有優秀的學校和老師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是否他或她的父母有經濟條件、文化水平、閒暇時間作為支撐,息息相關。天賦、勤奮難以評判,往往因人而異,但在教育環境層面,不論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校和老師的水平,還是父母的經濟條件、文化水平、閒暇時間,城鄉子弟、富人和窮人的孩子之間的差距非常大,這就決定了儘管不排除農村或者寒門依然會有少數孩子表現極其突出,甚至締造高考奇蹟,但只是少數個例,多數人上名校日益困難。

公平是一個社會長治久安與和諧穩定的基石,是人類社會最為核心的價值之一。對於中國這樣一個以社會主義和共同富裕為理想的國家來說,公平的重要性尤為凸顯。而教育公平又是社會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前提,因為教育公平關乎起點公平。在高考恢復46年,寒門子弟上名校越來越難的當下,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給更多寒門子弟接受公平教育的機會,是推進公平、共同富裕和增加發展動力的必由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