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黑松露拿名牌包 深圳炫富女申請到公租房還嘲笑房奴 網民嬲爆
社交媒體從來不缺炫富的人,但最近一位高調分享自己奢華生活的女子,卻沒能收穫預期中的羡慕目光,原因是她申請到了公租房。更讓中國網民氣憤的是,這位聲稱自己曾吃過黑松露鮑魚飯,以及曾在餐飲方面花費高達兩萬元(人民幣,下同)的女子,還公開嘲笑購買商品房的「房奴」群體。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
這一切,要從一起學校學區劃分爭議事件說起。據《第一財經》報道,深圳市光明區一則關於學區劃分的消息,4月10日在網絡上引起許多網民討論。該區教育局發佈的《光明區2023年義務教育階段新增公辦學校學區劃分方案(徵求意見稿)》提及,2023年秋季招生,長圳保障房配套學校(暫定名),在保障光明區長圳保障性住房(鳳凰英薈城、安居鳴鹿苑)社區住戶子女需求外,剩餘學位面向全區招生。
值得注意的是,距離長圳保障房配套學校更近的商品房項目——深鐵瑞城並沒有被劃入該學校的學區中。於是,上述兩個保障房專案的業主與深鐵瑞城業主展開拉鋸戰,「租購同權」等話題受到網民熱議。
公開資料顯示,長圳保障房配套學校是由深圳四大高中之一的深圳中學集團辦學。因此,有關房子顯然不是普通的保障房,而是有「名校」的加持。
這起學區劃分爭議還未平息,劃入該學區的公租房業主炫富的事件再次刺激民眾的神經。「女子被質疑有房炫富還能申請到公租房」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掀起了富人能享受「超常」待遇、擠佔窮人福利等各種討論。
這位炫富的張姓女子是鳳凰英薈城項目的業主。根據中國多家媒體報道和網路消息,她的配偶李姓先生為光明區公職人員,在深圳已有房產,但卻還能申請到公租房。此外,她還嘲笑隔壁社區普通購房者的孩子,上不了公租房配套的學校。
深圳市住房保障署在2021年11月發佈的通告顯示,鳳凰英薈城專案總房源9672套,其中6668套面向公共租賃住房在冊輪候人配租,其餘3004套將優先面向光明科學城科學家及光明區政府重點扶持的企事業單位配租,基準租金標準為每月每平方米19.62元。
深圳市住建局官網公示的選房結果顯示,張姓女子以共同申請人的名義成功選取了鳳凰英薈城一套71.44平方米的公共租賃住房,其獲取公租房的途徑與一般的公租房申請人類似,屬於在冊輪候人配租,而非通過特殊管道——「科學家」或「企事業單位」配租。
按照基準租金標準,上述71.44平方米的公租房月租金約1400元。在租房平台上,與鳳凰英薈城同一片區但離地鐵站更遠的社區,同樣是71平方米的住房,每月租金在4500元左右。很明顯,公租房租金比商品房租金便宜不少。
不過,即使是4500元的商品房月租金,相對于張姓女子的財力似乎也只是小兒科。根據她炫耀的奢侈消費做派,她吃的是「黑松露鮑魚飯和烤海參」,拿的是「燈光下還帶著點閃」、價值2萬多元的名牌包。此外,她還誇耀買的房子「剛交了鑰匙,(面積)近100平」,自駕出外旅行一個多月的「油費8000多元、過路費6000多、餐飲21000元左右」。
網民翻出張姓女子的微博和炫富的文章:
公租房的全稱叫做公共租賃住房。作為住房保障體系的一部分,要住上公租房還得符合一定條件。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司長曹金彪曾在2021年7月介紹,其主要面向的物件是城鎮住房、收入困難家庭。所以,租公租房有雙門檻,即收入低、住房條件差,具體的範圍條件如收入線水準等是由市縣人民政府規定。
人民網的評論文章指出,如果張姓女子說的內容屬實,「公租房的兩道門檻無一例外有失守的嫌疑——低收入顯然不足以支撐起奢華生活,剛拿到手的新房也是對「住房條件差」的直接否定」。
由於收入低和住房條件差是相對概念,收入要多低、住房條件要多差,才合乎入住公租房的要求,就由各級政府去確立。
在這背景下,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工作人員在回應上述事件時稱,申請此類住房的條件包括年齡、社保、住房情況等,「但不核查申請人的家庭收入」。換言之,即使另一半年收入過百萬元,同樣可以申請公租房。所以,按照上述政策,張姓女子是符合申請條件的。
深圳官方也間接證實了此事。一位未具名的深圳市住房保障署相關負責人向微信公號「深圳發佈」說,按深圳市現行政策,公租房保障對象分兩類,第一類是低保家庭(含低保邊緣家庭),申請條件是深戶、無房、在深繳納社保,同時須審核家庭收入財產,審核通過後予以「應保盡保」;第二類是非低保類普通家庭,申請條件是深戶、無房、在深繳納社保,須輪候申請。張姓女子屬於第二類家庭。
另一方面,當局也澄清張姓女子的丈夫是當地公職人員的傳言,稱其為某民營設計公司員工,而張姓女子為自由職業者,「其家庭在深圳市沒有自有住房」。一言以蔽之,就是張姓女子並沒有通過不當途徑申請到公租房。
網民指出張姓女子住在100平方米的房子、心情不好買2萬的包,竟可以申請到公租房:
然而,在更多人眼裡看來,合法不意味著合理。要知道,作為一項惠民保障政策,公租房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説明住房困難的群眾解決居住條件問題。以張姓女子炫耀的經濟實力來說,她肯定住得起商品房,對於那些真正需要的人而言,她這麼做無疑是在搶佔公租房資源,更是在破壞社會公平。
更何況,「炫富女」入住的公租房還獲名校加持,有錢人住公租房上名校等社會不公的印象形成後,自然引起輿論不滿。難怪有網民憤憤不平,想起底「炫富女」和丈夫的背景。
九派新聞微信公號就此發文指出:「住房保障是為住房困難家庭或困難單身居民服務的,如果一個人的家庭條件支撐其住房需求,那此類住房名額是否應該分配給更需要的人?」
杭州、武漢對公租房設置收入門檻
實際上,中國有一些城市對公租房申請設置了收入門檻。以杭州舉例,申請公租房需要對申請人進行經濟狀況核對,開展住房、收入及財產等基本情況核對、覆核的活動。同時進行經濟狀況核對的還有重慶,武漢等。
武漢明確要求申請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符合規定標準:家庭上年度人均月收入低於3000元,單身居民低於3500元。
總的來說,上述事件能在網上掀起熱議,主要還是因為戳中了大眾對租房難的痛點。要知道,在張姓女子申請到公租房的背後,是數十萬人、甚至數百萬人的苦苦等待。以深圳為例,截至今年4月,正在排隊輪候公租房的人群超過40萬。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反映出當地公租房供不應求的問題。
公租房的「公」字說明它自帶公益性質。如何公正地分配房子,避免引發社會不公不義的負面觀感尤為重要,給申請者或家庭設置收入門檻是較為科學的方式之一。
如果持續讓一部人,尤其是高收入群體鑽了政策的空子,就背離了公租房設立的初衷,這無疑會給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