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和馬英九出訪的高下
台灣前後兩任總統馬英九和蔡英文,最近分別前往中國大陸和美國,行程不偏不倚都在星期四(4月6日)進入最後一站。
本文獲新加坡《聯合早報》授權轉載。
馬英九4月6日先一步結束大陸行返台:
台灣兩個陣營則大打口水戰。民進黨人稱,蔡英文在回程過境時見到美國政壇第三號人物——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麥卡錫還稱她「台灣總統」(President of Taiwan),已經取得了過境外交的創紀錄成果,和馬英九在大陸所受待遇高下立判。台灣著名的評論人郭正亮則駁斥,這次蔡英文所受的待遇,反而證明所謂的台美關係「堅如磐石」,實際上只是「堅如盤子」。
蔡英文4月6日於晚間返台:
如何評價「雙英較量」的高下?郭正亮的「盤子說」又何解?
曾當過民進黨立法委員的郭正亮近日提出許多反例,強調蔡英文此行在美國「受盡委屈」。比如說,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John Kirby)在蔡文英上周首次過境美國的當天就強調,這只是非正式的過境行程,符合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
再者,蔡英文在紐約一共待了兩晚,結果連紐約市長和紐約州長都沒見到,她參加的僑宴只有隔壁新澤西州州長墨菲(Phill Murphy)在座,而且墨菲是礙於台灣在新澤西州有大量投資才出席。相比之下,過去前總統陳水扁和馬英九過境美國時,都見到過紐約市長。
其他例子是蔡英文受邀到智庫哈德遜研究所演講,或獲頒「全球領導力獎」,活動竟然罕見地全程閉門。而且,一眾友台的美國政壇人物,包括前國務卿蓬佩奧,2023年3月20日才剛訪台且受勳的美國前國安顧問奧布萊恩、美國國安委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全都不見人影,行政部門無一人會見蔡英文。
美國《華爾街日報》也報導過,為了避免激怒北京,蔡英文在美國的活動被刻意保持低調。郭正亮則是以「堅壁清野」來形容拜登政府對蔡英文過境的冷處理。他認為,雖然蔡英文會見了麥卡錫是創了紀錄,但見不到紐約市長和聯邦官員也是創紀錄,拜登政府「重手」冷處理蔡英文的美國行,用來向北京示好。
這些尖銳爭議,恰恰反映出陸美台關係的微妙與台海問題之敏感,如今不僅「一中」有各表,美台關係也是「各表」。綜合各方情況,不可否認,麥卡錫會見了蔡英文,還聯合發表講話,這已凸顯了台灣的存在。而執政的拜登政府全力遏制蔡英文此行也是事實,這又足見美國政府嚴守慣例、在「一中框架」內處理蔡英文訪美。也許就是要對沖麥蔡會的效應,拜登政府所採取的限制甚至比過去台灣總統過境時更嚴苛,避免讓已十分脆弱的中美關係加劇受創。
估計北京也解讀到拜登政府的節制,至今的反制行動遠不如去年8月麥卡錫的前任、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時那麼強硬。當然,在星期四高調的麥蔡會後,北京是否會祭出更強硬的後續動作,也不能排除。
一些大陸民眾或許會認為,拜登政府與共和黨籍的麥卡錫只是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這可能低估了美國兩黨鬥爭的激烈程度,美國兩黨互相利用、借勢借力是有可能,但很難彼此暗中溝通好來進行這樣的操作。反之,美國對華關係這些年不斷螺旋式探底,多少都是受美國內部政治所累。記得嗎,今年2月中美氣球事件,拜登政府最初也是低調處理,到後來才讓步於共和黨和民粹壓力。
台灣在處理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上,更是完全受內部政治所左右。資深時事評論家法理德.札卡瑞亞(Fareed Zakaria)星期四的CNN訪談,正好同時提到台灣的內部政治,警惕政客操弄台灣話題可能造成的風險。
札卡瑞亞受訪時提醒美國民眾,台灣此時有前後任兩個總統在外,雖然大多數台灣民眾傾向民進黨,但是馬英九所屬政黨也有不少支持者,他們對於跟北京對話更自在,過去也願意接受某種形式的和平統一。札卡瑞亞批評麥卡錫會見蔡英文是「壞主意」,他此舉已涉入台灣內政,介入了美國政客不應該介入的高敏、高風險領域。
馬英九赴陸行人氣高,並且會見許多官員:
札卡瑞亞的訪談,凸顯出馬英九此時訪問大陸的意義——展示了台灣也有與民進黨不同的政黨與聲音,這樣的政黨在不久前還曾執政台灣。
馬英九此行沒有見到大陸頭四號人物,但是作為前總統與國民黨前主席,他所受到的禮遇已是超規格,他的大陸行星期四晚甚至罕見地上了央視新聞聯播。這是北京的明顯暗示:只要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北京會以不承認也不否認的方式,包容馬英九堅持的、包含「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
台灣人會如何評定「雙英較量」的高下?他們更看重蔡英文過境的結果,還是大陸對台灣釋放的重要信號?老實說,這完全取決於他們是否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包括中華民國人)。2024年的台灣總統選舉會是關鍵一役,決定和代價,都將由台灣選民選擇與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