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痛批強制加班」熱傳 戳痛多少打工人的心

撰文:鄧峰
出版:更新:

日前,疑似成都一家企業的「員工痛批強制加班」事件火遍網絡,引起廣泛共鳴,被許多人認為話糙理不糙,說出了無數打工人對於職場種種不合理現象的不滿心聲。

網傳聊天記錄的兩個微信群名為「CETC成都事業部(413)」和「CETC-軟件開發課(27)」,起初據傳疑似中國電科(CETC)成都區的企業。但據中國電科回覆人民網財經表示,網傳微信群聊天記錄所涉單位和人員,非集團公司所屬成員單位和員工。目前訊息有限,「員工痛批強制加班」事件所涉企業有待於訊息核查。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員工痛批強制加班」事件所涉企業存在嚴重不合理的強制加班現象,且這一現象並非個例,許多企業都存在類似情況。據網傳聊天記錄顯示,被痛批的兩個領導,一個姓董,一個姓黃,起初強制員工不合理加班,態度強硬,待事情鬧大後又試圖息事寧人,予人前倨後恭之感。

內地網路行業有一種不成文但十分普遍的「996」工作制,2019年輿論更颳起一場圍繞「996」話題的風暴。(資料圖片)

那位勇於痛批強制加班的員工名叫陳志龍,是事件的主角,他痛批的兩個領導,一個擅長拍馬屁,一個有關係戶之嫌,兩人能力欠缺,自己躺平和偷懶,卻逼迫下屬員工不合理加班。據他的描述,「這個月天天早八點上班,幹到晚上十一點,加到凌晨一兩點都是常有的事」,而那個黃姓領導卻「天天躺在家裏遙控指揮」,「一點技術不懂,又不會管理」,不能陪着員工們同甘共苦。他的痛批贏得群裏一眾員工的支持和響應。他主動提出辭職,但他對兩個領導的痛批為許多加班同事爭取到一天帶薪休假。

回看整個事件過程,之所以能初步維權成功,陳志龍的持續痛批式發言是關鍵,他冒着被「穿小鞋」、被辭退的風險,公開與兩個領導爭辯,儘管一些措辭比較激烈、粗糙,但具有威力,話糙理不糙。他也因此被一些網民稱作涼山壯士。

但與此同時,一眾員工的支持和呼應同樣非常重要。正是因為微信群裏員工們持續接力,讓事件陡然升級,產生出足以令群裏大領導都害怕的震懾效果,才迫使管理層讓步。這說明維權事件的成功,既有賴於一位或少數率先站出來且發言能直擊痛點的勇敢者,又離不開眾人的群起響應,產生足夠大的震懾效果。當然,在此過程中,基於事實的有理有據是前提,是擊潰一切虛偽、不公、欺壓最有力的基礎。

近年來,外賣騎手、快遞員的權益保護問題,日益受到內地社會的關注。(VCG)

該事件在網上的刷屏,反映出社會上許多人苦不合理的職場陋習和強制加班現象久矣。保護勞動者的正當權益,本是內地法律的規定,是把人當人的必然要求。但現實中,面對一個企業或單位的不對稱權力結構(執掌權力的企業或單位管理層與原子化、孤立的員工)中,一些缺乏議價能力或維權意識的人,是有可能被欺壓、被不公對待或被PUA,淪為「工具人」。

這是職場中對人的一種異化。人是目的而非手段或工具,但在現實中許多時候又是另一回事。為何每每社畜、打工人、996、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裏、猝死、內卷、躺平之類的字眼和新聞,總能在內地社會引起廣泛共鳴?歸根結底是因為現實中確實有許多企業充滿陋習和不合理的亂象。

正如陳志龍所質問的「簽的是勞動合同還是賣身契」,一個企業或組織的生存和發展固然離不開員工們的奮鬥,但奮鬥絕非不合理不必要的強制加班,更不是罔顧勞動者正當權益的藉口。過去四十多年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價值觀念和權利意識都已經發生了變化。對於許多人來說,奮鬥可以,但回報應該與付出成正比,應該同甘共苦,應該尊重包括休息權與個人空間在內的正當權益,而非畫大餅,而非「忙的忙死,閒的閒死」。

「員工痛批強制加班」事件火遍網絡說明,整治職場的種種不合理陋習和亂象,提升打工人在職場、勞動市場的話語權,建立一套更公平的職場結構和秩序,正在成為許多人的共同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