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回國信號・三|馬雲回歸、庫克訪華 民企和外資建立新預期
馬雲的回國,引發了輿論一陣騷動。馬雲有那麼重要嗎?當然不重要。沒有馬雲的時代,中國互聯網依然闊步前行,沒有馬雲的阿里,張勇依然把公司發展的很好。
但,馬雲的回國,對於當前低迷的市場大環境是一個利好刺激,對於中國民營企業家來說也是信心大漲的一天。這被認為意味著內地經濟政策轉向的重要變化,意味著中國新一屆政府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堅定信心,也意味著對民營企業家的寬容和尊重。
的確,這是一個急需重拾信心的時代!特別是民營企業尤其需要定心丸。馬雲回不回國不重要,重要的是馬雲回國的消息。這些鋪天蓋地的消息,將成為一個風向標,影響著中國企業家的信心。那麼,今天中國經濟大環境究竟如何?大環境下的民營企業生存境況究竟如何?中國民營企業們在期待什麼?本系列將一一拆局。
最近,中國官方一系列措施都在指向要使經濟景氣提升,企業要振作起來,市場的信心要提升,把預期轉弱轉為向好。從現實意義看,民營企業預期轉弱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他們碰到的問題其實有目共睹,在一些比較有代表性行業性裡面,比如說數字經濟平台、房地產業、教培行業等等,由於環境的變化,民營企業遇到很多困惑,產生了很多焦慮,預期變得高度不確定。民營企業們除了要面對旋轉門、資金難等傳統問頭之外,這個時代的企業們新增了其他更加宏大但又必須思考的難題。
民營企業三大新問題
第一,當下國際政治局勢以及國內政策環境的變化,對民營企業來說意味著什麼?
比如,在過去,一家外貿企業和出口製造業企業,並不需要過度擔憂中美關係對其自身業務的影響,但現在環境變了。一些人沒有意識到,中美貿易脫鉤這一長期挑戰正在加速演化為短期風險,訂單銳減,不知所措。開發歐盟市場、東盟市場,還是把工廠遷移到越南、印度?繼續做出口,還是加入國內內卷大軍?這種國際政治局勢將如何演變,是否會繼續惡化?
又比如,過去一些企業,沒有想過這一行業有一天會被取締,從事這一工作變得「人人喊打」。在強大的輿論攻勢下,一些人擔憂,企業的經營權、所有權如何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如何降低政策的不確定給企業營收帶來的影響?
第二,當下經濟下行的困境對民營企業來說意味著什麼?
從2010年開始,經濟增速從高位持續下降,這個過程過去被稱為降檔換速。對一個經濟轉型國家來說,經濟增速下降意味著從增量時代過渡到存量時代。當下,各行各業正在陷入極度內卷之中。比如,不少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加入外賣軍團。有些人呼籲,企業應該提高工資多吸納就業。但數據也顯示,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已連續7月下降,今年前2個月大降22.9%。
對民營企業來說,最大的困惑是,並不清楚這輪經濟週期的成因以及將延續多長時間。
這輪經濟週期的成因非常複雜,各行業各面臨的難題還不一樣,沒辦法預期哪裡是底部、何時走出底部。比如,房地產及其相關的家具、裝修、材料等企業的難題,不僅是樓市、信貸政策,還包括房價過高風險太大、經濟不振與普通家庭購買力透支等等。對於服裝、家電、電子產品、汽車等企業來說,家庭收入和有效需求不足將長期抑制其營收增長。嬰幼兒產品、教育企業的直接挑戰是生育率滑坡。
第三,當下政府財政困難對民營企業來說意味著什麼?
地方政府這輪財政困難對民營企業的影響可能超預期。一是近些年清理隱性債、抑制城投債,地方財政擴張和債務擴張能力受約束,而那些高度依賴於政府投資的三四線城市進入增長乏力時期。二是如果地方政府鼓勵當地企業發展,通過做大稅基來解決財政收入問題,那麼地方企業還能獲得更寬鬆的環境。三是如果地方政府採用非市場方式增加財政收入,那麼企業的額外費用、交易成本和宏觀稅負負擔可能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中央金融委員會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成立,政府將加大對金融監管和整頓。對地方債務與金融的整頓將是重點,可能進一步抑制地方的流動性,三四線城市將艱難地去槓桿。
馬雲、庫克為「安全與發展」背書
在不確定性的大勢下,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安全與發展」也將是民營企業主旋律、「新常態」。民營企業和個人需要圍繞著「安全與發展」建立新的預期。
安全是下限,發展是上限。這種預期建立並不容易,一方面安全的下限可能經常變化,另一方面過去一直在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中看風向行事,風向好的時候快速狂奔。但是,如今,需要適應新常態,根據自己的行業,劃定幾條安全紅線,建立邊界感和護城河;結合當前的政策與市場,盡可能地提高內卷競爭力。
說回馬雲的回歸,一定程度上就是對「安全與發展」的背書,代表著中國全面提振民營經濟的信心,而庫克、李在鎔們則代表著外資對中國釋放信號的吸引。
此外,關於「安全與發展」更多更密集的信號更是撲面而來。中央網信辦重磅宣佈,開展「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專項行動:一是著力維護企業和企業家的網絡合法權益;二是著力治理編造傳播虛假不實信息的網絡亂象。特別是惡意損害企業和企業家形象聲譽,甚至從中牟取非法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
而後更大的消息爆出,海南為了扶持民營經濟又放了一個大招,開展涉民營企業案件立案監督和羈押必要性審查專項行動,甄別糾正侵犯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案件。文件指出:對民營企業家涉案人員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能不判實刑的不判實刑,能不繼續羈押的及時予以釋放或變更強制措施。
且不論確實也造成了社會上的一些雜音,但這個信號方向性非常明確——這就是要讓企業家放開手腳去幹。半個月前,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後,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出席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表示,「去年有段時間,社會上有一些不正確的議論,使一些民營企業家內心感到憂慮。」在發展民營經濟這個問題上,「我們是旗幟鮮明、堅定不移的」,而且「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會越來越好,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這就已經是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
實話實說,疫情三年,企業最難過,企業家最難捱。這兩年對於民營企業家的污名化確實有點過了。一口一個資本家,一口一個吸血鬼,問題是沒有資本家,哪來的市場經濟?沒有市場經濟,哪來的就業機會?沒有就業機會,哪來的家庭收入?
資本不是貶義詞,資本家也不是。中國式現代化依靠誰?依靠鍵盤俠嗎?把企業家都打入牛棚,在鍵盤上實現共同富裕嗎?中國不是不需要資本家,更不能妖魔化資本家,而是要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創造更好的政策風向,以高度的政治文明來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現代化不等於西方化。中國式現代化,不僅需要現代化的資本,更需要中國式的企業家!希望,下次馬雲回國或出國,不再成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