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氣球事件:中國新外長秦剛的第一場重要考試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一個月前,秦剛接替王毅出任中國外交部長,一個月後,一場在在中美關係中驟然來臨的「氣球事件」就擺在了這位新外長面前。

1月31日,五角大樓發出警告,一個「疑似中國間諜氣球」進入了愛達荷州附近的美國大陸領空,隨後在拜登政府、軍方、媒體及兩黨政治人物的猛烈輸出下,這隻據中方所說為「失控氣象氣球」的飛行器在華盛頓和中美之間引發了軒然大波。原本計劃於上周末對中國進行訪問的布林肯因此取消了對中國的訪問,這原本是2018年以來首位打算訪問中國的美國國務卿。

2月4日,,美軍出動F-22戰鬥機發射擊落了這枚中國流浪氣球。此舉激化了原本即相當緊張的中美關係。中國外交部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抗議」,批評美方「執意動用武力,明顯反應過度,嚴重違反國際慣例」,並表示「保留作出進一步必要反應的權利。中國國防部發言人也「對美方這一做法表示嚴正抗議,保留使用必要手段處置類似情況的權利。」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峰向美國駐華使館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指「美方反應過度」,「損害巴厘島會晤努力」。

美國媒體將此稱此起事件恐怕會成為「世界強權新危險對抗局面的關鍵時刻」。軍方、情報機構和兩黨政治人物也將這枚氣球描述為中美對抗升級的象徵,是日益升高的中美政治、經濟、軍事和地緣對抗等多重競爭的具體體現,甚至將之誇張性稱之為美國本土自珍珠港和「911」以來的第三次襲擊威脅。

中國的中美關係與國際政治專家也認為這可能成為中美關係演變過程中的其中一個里程碑事件。

美軍2月4日派出戰機擊落中國氣球後,路透社攝影師在北卡羅萊納州Holden Beach拍攝到疑似該氣球被擊落之後的情況。(Reuters)

這一事件目前還在繼續發展,最新消息是美方在擊落氣球后表示沒有將殘骸歸還中國的打算,中國則表示「將堅決捍衛自身正當權利」。不過,好消息是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還未就事件做出公開表述,美國總統拜登則表示氣球事件「不會削弱中美關係」,從而未事件後續留下了緩和餘地。

中共二十大後,中國顯著改變了原本在外交與內部社會經濟治理的某些做法,降低了與西方國家的對抗力度,並調整了原來極為嚴厲的疫情防控政策,以便為面臨巨大增長壓力的經濟民生髮展提供更多彈性與活力空間,但是氣球事件無疑為原本就脆弱的中美關係又增加了一些不確定因素。

因為美國在國際輿論場掌握着話語權優勢,氣球殘骸又在美國手裏,美國在此次事件中明顯居於主動地位。剛剛從駐美大使任上轉任外交部長的秦剛如何處理這起事件,將成為其上任後的第一場重要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