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報告|京港聯菁英匯執行主席:要讓「陽光政府」形象站起來
中共二十大10月22日閉幕,新一屆領導層誕生。而在二十大開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23次提到了「法治」,中央政法委表示,這充分體現了中央對法治工作的高度重視。10月31日,京港聯菁英匯執行主席吳紫羽向《香港01》表示,「陟罰臧否,不宜異同」,是法律的魅力,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人民主體地位、人民利益和意志的體現,是治國之重器。二十大報告首次單獨把法治建設作為專章論述、專門部署,這很好地說明了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性。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吳紫羽表示,立法治之「規」,才能走好法治之路。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個法律體系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是遵循中國特色道路的,是充分體現人民意志的,更是治國理政、執政興國最大最重要的規矩。她認為必須加強立法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更好地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保證良法善治,杜絕「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的現象,讓「爛尾工程」走不出法律的制裁,停止一切對公權的褻瀆和對人民利益的侵害行為。
「國之所貴乎有輿論者」,吳續指,建法治政府,需要做好民眾監督。二十大報告提出了要紮實推進依法行政,而依法行政的主體就是建設法治政府,它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建好法治政府必須完善民眾監督體系,讓權利在陽光下運行,要拓展監督渠道、豐富監督方式、提高監督效率,讓民眾監督權「實」起來,讓「陽光政府」形象站起來,要形成廣泛有力的監督體系,為法治建設添磚加瓦。
「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吳最後稱,保司法之「正」,就要做到政務公開。二十大報告提出了要嚴格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要確保公正司法,就必須杜絕政務公開不全面、不及時、不充分的現象,讓群眾知情、引導群眾參與,自覺將「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作為行動準則,讓公權力在「放大鏡、聚光燈」下行使運行,及時向民眾反映工作進展,回應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避免「暗箱操作」,杜絕「形式主義」。
在報告中,習近平提及,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係黨執政興國,關係人民幸福安康,關係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習近平對此提出四點,一是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堅持憲法確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不動搖,堅持憲法確定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不動搖。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製度體系,更好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維護憲法權威。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統籌立改廢釋纂,增強立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完善和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全面落實重大決策程序制度。
二是紮實推進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結構,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加大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完善行政執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準。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和能力建設,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完善基層綜合執法體制機制。
三是嚴格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規範司法權力運行,健全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體制機制。強化對司法活動的製約監督,促進司法公正。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完善公益訴訟制度。
四是加快建設法治社會。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建設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發揮領導幹部示範帶頭作用,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