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極端民粹 同時警惕將「網民聲音」形塑為中國主流

撰文:泉野
出版:更新:

不出意外,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襲身亡在中國網絡上引發軒然大波,有極端者甚至表示要「慶賀」,毫不掩飾「幸災樂禍」之感;同樣不出意外的是,這樣的「中國網民聲音」很快成為媒體爭相報道的「溢出新聞」,乃至有媒體在當天的外交部記者會上將問題拋給發言人趙立堅,換來「不予置評」的回應。

之所以說「不出意外」,主要基於兩點:一方面,中日之間有太過沉重的歷史記憶和傷疤,烙印在中國人身上的對日本的複雜情感,隨時都可能被激活。具體到那些幸災樂禍的網民,可能根本不知道安倍晉三的實際對華政策如何,以及他作為日本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首相在任上做了什麼,而只需要幾個關鍵的訊息傳導,比如「他是日本前首相」、「他曾經參拜過靖國神社」,就足以讓他們血脈噴張。

一面日本國旗被安放在安倍晉三被殺的位置附近,以示悼念。(Yuichi Yamazaki/Getty Images)

另一方面,網絡輿論場向來是越極端的聲音越有「市場」,也越容易被看到,所謂「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不管安倍晉三以往對華政策如何,面對這樣的暴力槍殺事件,人們的常識和理性都應該是譴責暴力、表達哀悼,這是全人類不論國別、膚色、種族的共同的底線,但如果有人越過底線,甚至公然「彈冠相慶」,再加上中日的歷史淵源以及外界對於今日中國民族主義高漲的警惕,部分網民極端民粹的聲音自然會成為媒體追逐的新聞。

在譴責暴力和極端民粹之外,同樣必須明確的是,「網民聲音」並不是中國主流。每每有重大新聞發生,網絡上總會有一些雜音甚至是極端民粹、突破底線的聲音,這在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是存在的。比如這次安倍晉三遇襲身亡後,台灣有網民揚言「想槍斃蔡英文」,但稍微有點理性的人都知道,這並不是台灣的主流。再比如不久前的張學友被網暴風波,部分網民揪着「香港加油」上綱上線、雞蛋裏面挑骨頭,同樣不代表中國主流,正如《北京晚報》在後來的評論中所言,「真正的『正能量』,沒有這麼狹隘,也沒有那麼虛弱。」

當個別的「網民聲音」被形塑為中國的主流,最終的結果必然是「親者痛、仇者快」。今年年初在海外網絡空間出現的「大翻譯運動」,正是通過語言形塑一個閉關鎖國與「極左」中國的典型例子。

男子到安倍東京的居所外獻花。(Eugene Hoshiko/美聯社)

《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在3月29日曾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大翻譯運動」片面截取翻譯了中文社交媒體上一些過激言論,向外國受眾傳遞的標籤化訊息帶有明顯反華傾向和誘導性。按照「德國之聲」的說法,個別「大翻譯運動」的參與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組建「大翻譯運動」的初衷,是「希望能夠讓更多國家的人明白,中國人並不是和大外宣當中的形象一樣『熱情,好客,温良』,而是驕傲,自大,民粹主義興盛,殘忍,嗜血,毫無同情心的集合體」。其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全世界擁有華人血統的人「為自己的愚昧而感到羞恥」。

這裏提及「大翻譯運動」並不是為中國網絡空間確實存在極端民粹辯護,畢竟雖然這些聲音不是中國主流,也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但透過同樣實實在在的存在的「大翻譯運動」,以及動輒將「網民聲音」上升為中國主流的論斷,也需要保持警惕。中國很大,不能用部分網民的極端民粹就斷定,今天的中國已經是人心不古、世風日下、道德淪喪、無可救藥。中國能走到今天,走過很多彎路,犯過一些錯,但同樣也帶領着數億人脱貧走上了小康路。就像歷史學家許倬雲所言,「最短的是人,比人稍微長一點的是政治,比政治稍微長一點的是經濟,比經濟稍微長一點的是社會,時段最長的是文化,更長的是自然。」我們需要看到個人之短,同樣需要看到文化之長。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和文明,從來是「和為貴」,從來是「鄰有喪、舂不相;裏有殯,不巷歌。」

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和文明,從來強調「和為貴」。圖為2021年9月28日,在山東省膠州市孔子廣場舉行的祭孔大典活動。 (視覺中國)

面對接二連三因網絡民粹而引發的事端和風波,除了表達譴責並警惕將「網民聲音」形塑為中國主流外,也需要意識到,今日之中國確實面臨着「發展起來以後怎麼辦」的問題。復旦大學教授王德峰在疫情之前曾坦言,我們已經從一個「物質上普遍不滿足的時代,進入到了一個精神上普遍不安寧的時代」。網絡激進主義和民粹主義只是精神上不安寧最極端的呈現,具體到保持基本理性和常識的普羅大眾,如何走出「精神上普遍的不安寧」,也是後疫情時代必須直面的問題。用魯迅的話說,「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歸結到一點,是人的問題,人的發展問題。」包括有:人的生存環境(政治、社會、生態環境),人的權利和平等,人的精神自由,人的尊嚴,人的道德水準,人的全面發展,國民素質,等等。

基於此,魯迅除了身體力行的「永遠站在平民一邊」,同時強調,一味鼓動「民氣」,而不注重增強「民力」,「國家終亦漸弱」,「增長國民的實力」,這才是真正的維護民族利益之道。一個民族不能沒有「氣」,但必須在其中注入理性精神;一個民族不能沒有自豪感,但更要有自省精神。敢於、善於自我反省,正是真正的民族自信心和表現,是一個民族是否成熟的重要標誌。在五卅運動中魯迅就提醒年輕的學生,「對於群眾,在引起他們的公憤之餘,還須設法注入深沉的勇氣,當鼓舞他們的感情的時候,還須竭力啟發明白的理性。」如果聽任民眾非理性的公憤氾濫,「歷史指示過我們,遭殃的不是什麼敵手而是自己的同胞與子孫。」

「深沉的勇氣」、「明白的理性」、增強「民力」,這是中國必須面對的「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之一,也是民族復興的最大底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