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武器化|不懼國際政治衝突 中國怎用戰略思考實現糧食自主?

撰文:蔡苡柔
出版:更新:

俄烏戰爭持續,中國的糧食安全卻是戰情外的另一個關注點。數據顯示,中國食物自給率20年來下滑近3成,糧食若大量仰賴進口,中國糧食安全為何並未受到戰事衝擊是一個謎。與此同時,中國人口僅占世界兩成,糧食儲備卻佔全球一半以上,「囤糧」理由,同樣令外界感到困惑。

圍繞中國「糧食安全」有諸多揣測。《香港01》專訪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產品貿易與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他指出,俄烏衝突、各國限制糧食出口並不會影響到中國的糧食安全,因為中國政府一直將糧食安全視為戰略問題,以國家安全的角度去思考的,反而最不易受市場波動影響。

中國糧食年年豐收 自給率20年跌了30%

「民以食為天,糧豐天下安。」中國自古以農立國,而新中國成立後,每年中央一號文件都是以農村農業問題為主,對農業的看重可見一斑。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20年間中國農產品貿易規模年年遞增。2004年中國農產品對外貿易從此前的淨出口國轉而成為淨進口國。2009年貿易逆差擴大,2020年農產品貿易逆差擴大到947.7億美元,食物自給率的部分也是不斷下降。數據顯示,中國食物自給率從2000年93.6%2020年降至65.8%。

2021年是有趣的一年。國家統計局發布豐收喜報,糧食產量創新高達到13657億斤。但同時,糧食進口量也創下歷史新高。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數據,2021年1到12月,中國進口糧食16453.9萬噸,同比增長18.1%。「糧食產出創新高但又大量進口」這個現象發生的原因為何?

河南省的農民在慶祝小麥豐收。(新華社)

進口油料飼料 「口糧絕對安全」

胡冰川從兩個層次解釋這個問題。第一是糧食在中國的傳統語境裡面代表的是穀物、豆類和薯類, 但是國際標準裡,大豆是用來榨油的作物,將大豆數據剔除的話,2021年中國穀物的進口量大概是6,600萬噸,中國的糧食產量約6.83億噸,穀物的進口量占糧食的總產量僅10%。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提出「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糧食安全觀。胡冰川解釋,所謂口糧的絕對安全指的就是能做成飯的稻米和麵食的小麥,自給率要達到100%,而這項指標,中國都有達成甚至超過。胡冰川表示,6,600萬噸進口穀物主要是玉米、小麥等給牲畜食用的飼料。

胡冰川提到,中國大部分進口的穀物除了飼料,還有油料。「內地實際上不光是進口大豆去年近1億噸,包括棕櫚油等油料都是進口大國」胡冰川指出,但也不能因大量進口豆類、飼料作物降低食物自給率而有「糧食不安全」的結論。

黑龍江省在5月開始春耕,農民努力插秧。(新華社)

進口量大不等於依存度高

另個角度來看所謂自給率。他舉日本為例,日本的稻米自給率可以達到99%到100%,但日本的熱量自給率只有三分之一,但不論是世界銀行或是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都是將日本視為糧安無虞之地。

若以印度為例,印度人口近年直趕中國,2021年糧食產量中國6.83億噸,印度卻不到4億噸;印度人均穀物量不到300公斤,低於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400公斤,更低於中國人均穀物的480公斤,但印度每年卻出口大量的糧食。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漁山鄉,當地的稻米遠近馳名。(新華社)

胡冰川解釋,根本原因在於只要各國收入增長資源的交換就會不斷的發生。「在中國沒有成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之前,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同樣美國也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美國出口大量牛肉,全球第二;但同時也大量進口高端牛肉,是同樣的道理。」

除此之外,民眾消費結構也在改變。「過去北方的居民來說有一個饅頭吃,大家就覺得很好了,但現在要吃炸雞,要吃炸豬。簡單來說當大家收入水準提高了以後,我們有足夠生產效率以後,人們也會去攝入更好的更多元的食物。」

胡冰川續指,中國有能力生產糧時但大量仰賴進口其實並不衝突。「當國產的大豆2塊5毛錢一斤,但是我們進口的大豆2塊錢一斤,那麼我們為什麼不使用進口的資源?」重要的是進口佔比高,進口來源廣泛,同時自己的生產力還在,進口量大也不代表進口依存度就高。

中美貿易戰爆發後,北京首先「封殺」進口美國大豆。圖為2018年10月10日,中國黑龍江省黑河港務局正在倒運從俄羅斯進口的大豆。(VCG)

防疫誤農時並糾正 胡冰川:中國把糧食擺在國安戰略

內地關於糧食討論曾一度熱烈。主因是因防疫政策嚴格限制民眾跨省、跨區流動,農民擔心趕不上農時。5月中下旬起,網絡上湧現多段農民收割大片尚呈青綠色、未成熟的小麥青苗,做成餵養牲口的「青貯小麥」,引發民眾毀糧毀麥的批評聲浪。許多民眾擔心,會不會影響今年的收成。

胡冰川先前預測,這樣的現象是局部的,而且「一發生一定會馬上糾正」。果然,農業農村部、國家衛健委隨後提出,嚴禁以防疫為由隨意斷路封村、不讓農民下地。而據《農民日報》報道,截至6月3日17時,全國已收獲冬小麥1.21億畝,進度過四成,比去年同期快13個百分點,麥收進展總體順利,「青貯小麥」未影響到整體麥收。

在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二郎鎮張堯村高標準農田示範區小麥試驗田,農技專家陳振華在查看小麥長勢。(新華社)

胡冰川解釋,中國身處整個國際社會中因人力資源激烈,對於糧食問題格外看重的東亞,不會讓上述影響農耕和收成的情況發生。此外,新中國成立以來,對糧食安全的重視程度,更是其他國家難以望其項背的,「糧食安全是黨政同責,所以無論是它的現實社會意義,還是它的政治和戰略上的意義,都是與其他國家是格外不同的。」

胡冰川提到,內地的農業生產,糧食的基本供應,農產品的進口和農產品的貿易政策,基本都是服務於國家糧食安全的大局。「不管有沒有俄烏衝突,有沒有新冠肺炎疫情和其他的干擾因素,中國從計劃經濟到改革開放以後加入WTO,都是作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的進口國。」他指出,中國共產黨曾說三農工作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糧食安全又是國家戰略,「這個是常抓不懈,不能鬆懈的」。

中國囤糧占世界第一  儲量損耗低於1%

這樣的態度也可以反映在囤糧上。今年3月《華爾街日報》刊文稱,中國當下擁有全球最大的糧食儲備,持有全球一半的小麥儲備和70%的玉米儲備,幫助民眾免受食品價格上漲的難關。胡冰川也指出,內地的糧食儲備是長期的,「內地基建水準非常高,可以讓儲量的損耗率基本低於1%以下。」

他提到,中國穀倉的建設和擴容能力是世界第一的,更會確保儲備糧食不會因蟲吃鼠咬等而損耗。「現在整個管理都是數位化,穀倉上面的艙裡面有感測器,可以控制溫度濕度,這些東西都是自動控制的,這個是世界絕對領先的水準。」

胡冰川提到,糧倉透過調高惰性氣體含量,如提高氮氣比例等科技手段,讓保存1到2年的糧食「基本上跟剛收割狀態一樣。」

胡冰川介紹,國際上的穀倉大都是分散式結構,並且由企業和大型的糧食貿易公司管理,「他們會考慮成本收益,能夠節約成本的地方一定會節約成本,但是中國完全不一樣的。差別有三點,一個是技術含量,二是管理水準,三是政治保障。用內地的話來說,我們是拿著政績生命的擔保,去保護穀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