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硬復工」與「軟復蘇」|安邦智庫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對於2500萬上海居民來說,最盼望的事就是早日全面解封,生活回歸到正常狀態。上海何時正式解封呢?多種跡象顯示,上海很可能在6月1日全面解封。比如,上海將在6月1日起取消企業復工復產白名單制。上海官方明確表示,從6月1日起,進入全面有序復工復產復市、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階段。多家商業中心也宣佈,從6月1日起恢復線下營業。

從3月28日上海「半城封」開始至6月1日,諾大的上海將經歷65天的封城。這一前所未有的經歷,相信將會寫入上海的城市發展歷史中。上海的封城時間雖然少於武漢的76天,但上海作為中國人口最多、經濟規模最大的超級城市,中國內地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窗口城市,上海封城所帶來的經濟影響和國際影響,要遠大於武漢封城的影響。如果上海順利解封、順利復工復產、復商復市,不僅對於上海,對長三角、全中國都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推動復工復產,上海市推出了支持性的政策。5月29日,《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印發,包括八個方面、50條政策措施。據上海市發改委主任華源介紹,初步測算,本輪《行動方案》提出的政策措施疊加3月底市政府出台的「21條」政策,預計全年將為市場主體減負各類資金規模達到3000億元以上。《行動方案》提出,階段性緩繳「五險一金」和稅款,對餐飲、零售、旅遊、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5個特困行業,從4月起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單位繳納部分。其中,養老、醫療保險費緩繳期限至2022年底。

上海恢復經濟的各種政策,首先就是救活企業、支持企業。上海市宏觀經濟學會會長王思政稱,「企業是經濟的細胞,當務之急是把企業救活,正常復工正常經營,沿街面的店鋪正常開張,私家車正常上路,企業不活,經濟不會活。」重新穩固企業家的信心,對於上海來說非常重要。應該承認,在上海此輪2個多月的封城之中,不少企業——包括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甚至一些國有企業,都有不小的挫折感。有上海學界人士表示,大上海在打了一場抗疫之戰後,接下來要打一場更重要的「大上海經濟保衛戰」。

從政府角度來看,抗疫保衛戰與經濟保衛戰都是宏大的敘事,政府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既是政策制定者和執行者,還是資源的控制者和配置者,更是市場體系的鬆與緊、生與死的掌控者。不過,在宏大敘事的背後,不能忽略構成城市經濟與社會的微觀生態,尤其是作為城市經濟基本細胞的小微企業、城市商業,更不能忽略作為城市核心的居民個體。事實上,城市以人為本,正是以作為個體的城市居民為本,他們既是城市經濟的消費者,也是城市經濟的建設者,更是城市之所以存在的本來意義。

上海以「打大仗」的方式來抗疫,也以「打硬仗」的方式來重振城市經濟。在重啟一個超級城市的經濟系統時,這些大動作當然有必要。不過,對於複雜的經濟體系、產業鏈與供應鏈來說,如果認為只要政府給了政策、掏了錢、投資了項目、扶持了龍頭企業,經濟與市場體系就一定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這可能會過於樂觀和簡單。以大力度的政策刺激來打一場「大上海經濟保衛戰」,這是一種政策驅動的「硬恢復」。不過,在安邦智庫(ANBOUND)的研究人員看來,恢復城市經濟除了「硬」手段之外,還包括各種「軟恢復」和「軟療傷」。在此次疫情中,不只是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國有企業有不小的挫折感,上海的城市居民也有很大的挫折感,這不僅體現在上海居民在疫情之下日常生活的諸多不便,還體現在他們的信心所受到的打擊。

上海自開埠以來近180年,這座屹立在華夏東方的城市,經歷了中國近代歷史的變遷與滄桑,見證了城市的起伏與繁榮。作為中國內地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有它足以驕傲的地方,它曾經是亞洲地區的金融中心,是中國經濟規模最大的城市,是近現代中國商業文化最發達的城市,有著中國內地較高的商業服務水平。現在,上海是中國「欽定」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和國際航運中心,還是全球吞吐量最大的集裝箱港口。作為一座開放而有積澱的城市,上海是見過世面的。在上海的城市文明中,浸透了多元的商業文化,整體上有著開放的心態,對於市場化的商業規則有著內在的尊重。

現在,上海逐步從疫情衝擊下走向恢復,除了政策上的放鬆和各種刺激措施,最重要的還是要恢復市場的信心——既包括企業的信心,也包括上海居民的信心。從現在開始,上海需要營造一個寬容的環境,要讓人感到這個城市今後不會再輕易採取嚴格的管控措施。在憧憬上海從封控中恢復的宏觀前景時,也要注意到人們對疫後上海的心態,比如在虹橋車站排隊「逃離」上海的年輕人,那些計劃離開上海的外資企業和外國人,以及那些仍然堅守在上海等待開門營業的街邊小商店。如果不重視城市「細胞」級的微觀企業和作為上海城市主體的居民的感受和需求,城市的疫後經濟恢復將是不完整的。上海這座城市的疫後復蘇,遠遠不是出台幾十條政策文件那樣簡單。

最終分析結論:

抗疫即將勝利的上海將迎來曙光。不過,上海的疫後經濟恢復除了要有硬措施、硬政策,還需要對市場主體和消費者進行「軟復蘇」,重建市場信任和市民信任。

本文轉載自安邦智庫5月30日「每日經濟」分析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