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僅錄得一宗新冠確診 內地的這片淨土緣何「獨善其身」?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內地本輪疫情來勢洶洶,自4月以來已新增逾55萬宗本土感染,但值得注意的是,有這樣一個省份面積是香港的1000多倍,邊境線更是長達近4000公里,不僅未受本輪疫情波及,就連疫情發生至今近3年的時間內亦僅錄得1宗確診,可謂幾乎「零疫情」。
那麼,這片淨土是哪裡?答案就是西藏。西藏是全中國最後一個「失守」、首個「清零」的省份,它又是如何在疫情大爆發時「獨善其身」?《香港01》將以此文為您進行梳理。

2020年,西藏首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為當地醫護寫下感謝信。(網易新聞)

全國最後一個「失守」、首個「清零」的省份

2020年1月25日,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從湖北武漢搭乘火車抵達西藏拉薩的張某某,因出現咳嗽、發熱、乏力等疑似新冠症狀,自行前往醫院就醫,後被收治並集中隔離。4天後,張某某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西藏亦因此成為全國最後一個「失守」的省份。

在經歷19天的治療後,張某某符合出院標準,於2020年2月12日下午正式出院,西藏亦因此成為全國首個確診個案和疑似個案「清零」的省份,並一直持續到800多天後的今天。西藏究竟靠什麼維持疫情「零新增」,或與其自然環境因素息息相關。

空氣稀薄、紫外線強烈

西藏是中國的5個自治區之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除此之外,西藏境內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8000米以上的有11座,包括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因此,西藏還被稱為除南極、北極以外的「地球第三極」。

而正是這獨特的地理優勢使得西藏空氣稀薄、紫外線較強。有內地傳媒指出,西藏未有爆發疫情或與強烈的紫外線照射相關,因為它可以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降低其傳染性。有內地醫生表示,西藏空氣新鮮、病毒密度小等因素,亦可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1

事實上,全球除了西藏之外,包括秘魯的庫斯科(Cusco)、玻利維亞的拉巴斯(La Paz)等在內的高海拔地區的感染人數均較低海拔地區感染人數低數倍。

美國《華盛頓郵報》因此引述科學家推測指,高海拔使人血液中的含氧量低,加之高原地區空氣乾燥、高紫外線輻射,或受到氣壓低等自然環境因素影響,使得病毒不易存留在空氣中。但是,亦有專家對此表示遲疑。

地廣人稀:人口密度是香港三千分之一

另一重要的自然環境因素則是地廣人稀。面積122.8萬平方公里的西藏僅次於新疆是全國第二大的省份,更是香港面積的1110多倍。除此之外,西藏還擁有近4000公里的邊境線,有21個邊境縣、104個邊境鄉,以及5個國家邊境口岸,並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克什米爾5個國家和地區接壤。

+1

雖然幅員遼闊、邊境線長,但西藏的人口卻極為稀少。據統計數據顯示,西藏常住人口僅300多萬,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人(香港的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近7000人),其中大部分人口集中在首府拉薩市,其他縣鎮有的更只是靠幾條街貫穿,這亦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減少了人口流動,降低了病毒傳播的幾率。

「非典」同樣無確診,與藏民信仰相關?

除了自然環境因素之外,西藏「零新增」還與藏民的信仰有關?在「全民」信奉藏傳佛教的西藏,擁有1700多座寺廟,與其他地方的長者打麻雀、跳廣場舞的退休生活不同的是,藏族長者幾乎每日都會到寺廟附近或寺廟內轉經、誦經祈福,這與疫情傳播之間又存在怎樣的關係?

受信仰及當地文化因素影響,寺廟及個人家中都有燃點藏香的習慣,據了解,藏香通常使用柏樹泥為原料,以藏紅花、麝香、白檀香、冰片、沒藥等融合製成。曾參與2003年「非典」及2009年H1N1流感救治的西藏人民醫院感染科專家石荔在談及西藏何以維持「零新增」時透露,「我們平時就多(燃)點藏香,這個雖然不能有百分之百的作用,但是對於病毒傳染的防控,還是有作用的。」

據了解,藏香的藥用機理是解毒、殺菌、抗感染和抗病毒,可以殺滅空氣中的致病微生物,淨化空氣,預防病毒的傳播。內地傳媒報道,藏醫的藥物香熏療法從古至今對防治瘟疫等烈性傳染病「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其中,藏香中藥物的揮發氣味會對鼻腔和呼吸道黏膜進行刺激,從而激發人體的防禦力和調節機制,達到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和治療疾病的效果。或許「非典」時期西藏就無一宗感染者可以為上述觀點作出佐證。

圖為今年3月1日,西藏楚布寺舉行跳神儀式中手持藏香的楚布寺僧人。(新華社)

不容小覷的還有西藏當地的防疫政策。2020年1月27日,在未發現一宗確診個案時,西藏就暫停所有旅遊景區接待遊客,並嚴格檢查進藏人員,林芝市還曾勸返5000多名遊客。發現首宗確診個案後,當局更是即時佈置了嚴密的防控政策,包括暫停宗教場所、活動等措施都被視為是防治疫情強有力的支柱。

原本神秘的淨土在疫下再添一絲純淨,令不少人心馳神往,「疫情結束一起去西藏」近日亦成為人們的熱議話題之一,有網民還羨慕地說,「西藏的陽光和空氣,都透著自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