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算大賬」正在消解具體問題

撰文:泉野
出版:更新:

隨着中國網絡輿論場愈來愈多的聲音,開始對中國的防疫政策產生不滿與質疑,中國官方也開始加大了宣傳和引導的力度,以期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同心抗疫的共識,比如過去幾天,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在內的官媒,以及中國權威醫學專家等,比如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等,都紛紛公開解釋一個核心命題:為何今天的中國必須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

歸結起來,中國官方媒體和醫學專家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主要有三個要點:

首先,「動態清零」才符合中共的執政理念,比如新華時評10日發表題為《「動態清零」是真正的以人為本》一文,其中寫道,堅持「動態清零」是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生動註腳;

其次,「動態清零」才符合中國的現實國情,比如《人民日報》8日在頭版發表題為《動態清零體現尊重科學、尊重規律》的文章,其中寫道,「動態清零」是現階段基於中國當前疫情形勢的最佳選擇,力爭在短時間內做到「動態清零」是最經濟、最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

最後,中國目前完全開放是不適用的,比如鍾南山8日在南開大學「名師引領」通識選修課上談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時表示,雖然Omicron死亡率低,但是傳播力強,如果大規模發生,會失去很多生命。「所以目前來看,在中國完全開放是不適用的,對中國來說,還是應該堅持動態清零,逐步開放。」

可以預見,中國官方主流輿論一段時間內還會繼續沿着這一論述方式引導民眾,因為在決策層看來,疫情防控必須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而不能只「算小賬、算短期賬、算個別賬」,所以封城、封區的做法短期來看會對經濟民生造成重大影響,但從長遠和整體來看 ,卻又是值得的。

隨着上海疫情持續嚴峻,中國各地加大了物資援助的力度。(視覺中國)

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協和人大發言人在被問及中國「動態清零」防疫政策時,先後做了說明。政協發言人郭衛民說,「國外有些輿論認為中國的防疫政策影響了全球的供應鏈產業鏈,這是不正確的。正是由於中國採取了正確的防疫政策,我們率先恢復了經濟增長,保障了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基本穩定。」人大發言人張業遂亦表示,「雖然這些措施對生產生活產生了一些影響,但這些影響是短期的,波及範圍也是有限的,它可以保證全國絕大多數地區和絕大多數人正常的生產生活。」

順應決策層「算大賬」的思維,亦有一些聲音開始將「動態清零」和「與病毒共存」對立起來,甚至不由分說將此兩種防疫路線上升到制度之爭、文明之爭。比如《深圳特區報》日前刊發署名沈仲文的文章,其中開宗明義提到,「疫情當前,是『動態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如何選擇,表面上看是抗疫的理念之爭、策略之爭、方法之爭,本質上則是制度之爭、國力之爭、治理能力之爭,甚至是文明之爭。」

與官方「算大賬」以及制度之爭、文明之爭等抽象表達相對應的,則是民間輿論場更為具體且瑣碎的需求與問題。比如正處在封控中的上海,民眾最迫切的需求是基本的物資保障和供應,是看病的需求能被及時滿足,是能擁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但目前,抽象的制度之爭、文明之爭,以及統一性的「算大賬」、「算總體賬」,卻在消解乃至蓋過這些具體的問題。

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項飆曾在《把自己作為方法》中解釋過中國當下的境況,「中國很複雜,但中國中心的任務往往是消解這些複雜性,把它簡單化、統一化,因為它怕這個複雜。」「『大』就總是從自己出發,覺得別人不能定義我,我要定義別人,不是去觀察,而是去定義,動不動就反對這個宣揚那個,智慧程度反而慢慢降低了。」「有一些人,理解政治化也是從抽象理念出發,從一種激情出發,不是從今天老百姓的生活狀況裏出發。」

2022年4月7日,工人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內進行電纜安裝。(視覺中國)

一旦簡單化、統一化,便只能藉由宏大的敍事和表達;凡是具體的,一定是複雜的,表達起來也一定是瑣碎的。所以我們看到,不管是最初武漢的封城,還是後來的西安、吉林以及今天的上海,具體層面的問題都如出一轍,個體悲劇還是不斷上演,就連社會組織力量介入到物資調配的環節中,都還沒有建立起相應的應急機制,京東等物流企業直到4月10日左右才開始加入到上海保供體系,而2020年兩會上就開始探索建立的平戰結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目前仍未見指導性標準,各地動輒頂格處理的封區、封城做法讓精準防疫形同虛設。

必須承認,面對封城、封區這樣的局面,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香港第五波疫情之際的混亂與荒腔走板,嚴重程度與今天的上海相比有過之無不及。對決策層來說,算大賬、算總體賬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但如何避免抽象的目標與表達壓過民眾具體且迫切的需求,避免動輒意識形態化地將防疫上升到制度之爭、文明之爭,亦是必須直面的問題與挑戰。

歷史學家許倬雲曾說過,全世界人類走過的路都要算是我走過的路之一,要有一個遠見超越你未見。中國算大帳、算總體帳,是在努力用一種遠見超越未見,但如何將全世界人類走過的路都算做是我們走過的路之一,具體到疫情防控上似乎做的遠遠不夠,而且路徑依賴式的防疫還切實影響着對於遠見和未見的判斷力。中國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目前的防疫舉措,是基於各國國情和經濟民生需要走的路,對中國來說,與其不由分說打倒、否定掉,不如將其作為一種可供參考的經驗和鏡鑑。

香港第五波疫情的大爆發,成為中國探索下一步疫情防控的重要案例。(Getty Images)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像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此前說的,西方國家率先邁出了與病毒共存的實踐探索步伐,風險很大,勇氣可嘉,中國當以冷靜和虛心的態度去觀察、借鑑西方國家的經驗和教訓,以為我用。「(各國)各自走過的防疫之路不同,面臨的疫情形勢不同,所承受的社會經濟壓力也不同……我們樂見其探索的成功,謀定而後動,更符合14億中國人民的利益。」

開放的中國,善於汲取經驗和教訓的中國,才沒有失敗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