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等着「孫春蘭」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3月16日的報道,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13日至16日到吉林省「調研指導」疫情防控。
報道指,孫春蘭實地考察了疫情較重的吉林大學等地,了解了流調排查、患者救治等情況,「協調支援核酸檢測力量和抗原檢測試劑……指導建設方艙醫院……調用徵用酒店、保障房等擴充隔離房間」,「目前,制約吉林省疫情防控的瓶頸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各項防控措施正在加緊推進。」
孫春蘭指出,當前吉林省疫情仍在高位流行,社區傳播仍未徹底阻斷。要繼續組織好全員篩查,科學開展核酸和抗原檢測,力求做到「四早」「四應」。對新發現感染者2小時內完成網絡報告,加強社區和定點醫院、方艙醫院的銜接,第一時間轉運收治到位。掌握隔離人員轉歸情況,統籌調配隔離房間,加快隔離資源周轉使用。加強隔離酒店、方艙醫院、醫療機構規範管理,工作人員嚴格閉環,避免交叉感染。保障封控小區居民基本生活和就醫購藥需求,指定專人負責、專車轉運到對口醫院,切實做好孕婦、兒童、透析患者、急診病人等醫療服務。要完善學校常態化防控措施,各學校推開抗原檢測,原則上將每天抽檢比例擴大到20%,提高疫情早發現能力。
3月18日,中國衛健委通報,17日當天吉林省新增本土病例1,834例,其中吉林市即超過1,200例,另有近600例集中在長春市。形勢仍很嚴峻。
自新冠疫情以來,孫春蘭似乎成為最「忙」的中共政治局委員,從最早的爆發地武漢開始,凡有城市爆發大規模集中疫情,孫春蘭即赴當地「調研指導」。
2021年7月,南京爆發疫情,孫春蘭到當地調研4天;2021年12月,西安爆發疫情,孫春蘭到西安調研數天;此次吉林疫情,孫春蘭也去了,同樣是4天。
當然,作為主管該領域的副總理,孫春蘭赴疫情爆發城市調研指導,實屬分內之事,並且高層領導一線調研,對制定全國性的防疫策略也有助益。
但與此同時,另一些新聞也不得不讓人關注。還是上述三地,南京疫情爆發,包括南京市副市長在內,15人被追責;西安疫情爆發,26人被追責;3月17日,吉林省紀委監委公開通報,16人受到處分。
細察此類通報,再看相關報道,類似的劇情反覆上演,敷衍塞責、推諉怠惰……過去多次出現的問題不斷重現,南京犯的錯西安接着犯,吉林自然也不「例外」,何時是窮期?
這不禁令人合理發問,一些地方政府的能動性究竟體現在哪裏?疫情流行兩年多,經驗教訓數不勝數,即是纖毫,改進應也不難。是不是但有問題,一定要等到「孫春蘭」到場,那些「制約吉林省疫情防控的瓶頸問題」才能「基本得到解決」,「各項防控措施」才能「加緊推進」。
疫情之外,此類情形也屢見,就在去今不遠的豐縣事件中,若無更高層級權力介入,事件大概率將走向完全不同的路徑。
遇事先「捂着蓋着」,而後等着「孫春蘭」,最後再撤掉幾頂烏紗帽,這是怠政懶政,是陽奉陰違。改變要落在實處,要入腦入心,不能只是說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