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局勢 | 反戰 理解 悲憫 中國民眾心態複雜

撰文:蘇天澤
出版:更新:

俄烏戰爭過去一周時間,從整體輿論反映看,中國許多民眾對俄烏戰爭的心態是十分複雜的,既反對戰爭,同情弱者烏克蘭,又理解俄羅斯的不得不為。

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上兵伐謀,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儘量用談判的方式解決問題,是中國人的樸素想法。要知道,1840年以來中國屢次被英、法、俄、日列強欺辱,加上自己內戰,100多年幾乎戰亂不斷。中國人深知和平的珍貴,戰爭的殘酷,因此普遍期待嚮往和平。

俄烏開戰以來,「願世界和平」這句話是出現頻率最高,獲點贊人數最多的網絡留言之一,由此可見中國民眾對戰爭的基本態度。安居樂業、國泰民安,不僅是中國的兩個常用成語,更是中國民眾的一種信仰。

各方消息顯示,開戰一周的俄烏戰爭已造成雙方數千人死亡。雖然俄烏雙方公布的傷亡數字不一樣,但可以確認的是,這場戰爭已經讓數千人失去生命,受傷者更多。如中國網友所說,如果沒有戰爭,這些人完全可以平凡而幸福的活着。戰爭對人類傷害極大,很多中國人都十分明白這個道理,因此反對俄烏戰爭,「願世界和平」是無數中國人的真誠期待。

同時,從另一個角度看,儘管反戰是中國多數人的基本立場,但不少中國人既理解俄羅斯選擇戰爭的無奈,而烏克蘭相對俄羅斯來說是弱者,也在輿論場也得到了同情。

北約違背對俄羅斯的承諾,不斷向俄羅斯邊境擴張,已經對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在東歐劇變、兩德走向統一時,北約曾向俄羅斯保證,不會向東方擴張一寸。但現實是,在1997年之後,波蘭、匈牙利、捷克、愛沙尼亞、拉脱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克羅地亞、阿爾巴尼亞、黑山、北馬其頓等14個國家先後加入北約。

不斷擴張的北約有30個成員國,圖為2021年3月24日,在布魯塞爾北約總部舉行的北約外長會議上,各國外長和他們的團隊聚集在一起。(AP)

其中愛沙尼亞、拉脱維亞、立陶宛曾經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它們加入北約後,已經讓俄羅斯在西北方向與北約直接面對面。2008年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烏克蘭、格魯吉亞也提出加入北約,一旦烏克蘭入約成功,北約利劍將向東方挺進1,000多公里,直抵俄羅斯腹地,對俄羅斯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在這一點上,別說有着戰鬥特性的俄羅斯難以容忍,縱使是美國,不論是當年提出門羅主義,還是古巴導彈危機,都說明美國同樣難以容忍周邊安全被威脅。

面對北約步步緊逼,顯然俄羅斯已退無可退,哪怕戰爭是不對的。如中國外交部對俄烏戰爭的表態所言「烏克蘭問題有其複雜和特殊的歷史經緯,理解俄方在安全問題上的合理關切」,不少中國民眾也理解俄羅斯對北約不斷東擴的不安,理解其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無奈。中國不也是面對,美國在東亞構建小北約的安全威脅嗎?當然,即便如此,中國還是不希望戰爭發生。

中國不少民眾理解北約東擴對俄羅斯的安全威脅,但作為一貫主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也堅定維護聯合國憲章,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烏克蘭作為聯合國成員之一,其主權和領土完整應該得到尊重。特別是想到台灣與大陸還沒有統一,中國一向要求他國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因此面對烏克蘭的領土主權遭受軍事威脅,很多中國民眾也從心裏同情烏克蘭。

特別是看到烏克蘭的很多民眾在戰爭威脅下,不得不遠離家園,到他國避難,成為漂泊無依的難民,生性善良的中國人都希望戰爭早日結束,鑄劍為犁,讓烏克蘭人民(無論是親歐還是親俄)都可以平安、健康的享受和平生活的歡樂。

戰爭是人類的自我毀滅,圖為 2月28日,在頓涅茨克一名消防員站在損壞的房屋前。(新華社)

面對俄烏戰爭,無論是理解俄羅斯還是支持烏克蘭,中國民眾的心態都是十分複雜的。一方面大家期待和平反對戰爭,同情弱小討厭霸凌,支持聯合國憲章反對破壞國際規則;另一方面中國不少民眾也深知美國的霸道,對俄羅斯不滿北約的安全威脅感同身受,為烏克蘭的民粹政客感到悲哀。

中庸之道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命題之一,它要求人們不偏不倚,周全理性,客觀守正的認識世界萬物,應該說在看待俄烏戰爭時,拋開那些不值一提的為戰爭叫好的偏激之人,多數中國人雖有各種糾結,但整體保持了中庸之道的智慧,展現了對於弱者的同情和對於和平的由衷嚮往。

當然,從古至今戰爭都是不好的,希望俄烏雙方吸取戰爭的教訓,以「和為貴」的精神處理後續事件,通過對話談判的方式解決雙方分歧,或許俄烏雙方,能夠找到對大家都有利的相處新模式。中國官方一再強調要「徹底摒棄冷戰思維,通過對話談判,最終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機制」,中國多數民眾也有同樣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