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中共二十大的神秘面紗

撰文:王新
出版:更新:

因為涉及到中南海高層換屆,即將於今秋舉行的中共二十大格外引發關注。與之相反的是,中共官方雖然一直在強調二十大換屆紀律等政治口號類訊息,但是具體流程卻依然神秘。

不久前的2月17日,《人民日報》刊登評論員文章《在黨的二十大代表選舉中進一步提高黨內民主質量和實效》,談及中共二十大代表選舉中的民主程序問題,這距離中共2021年11月18日公布《關於黨的二十大代表選舉工作的通知》就中共二十大做出整體安排,已然過去3個月左右。結合中共歷次黨代會報告的起草周期,外界多推測中共二十大報告已經進入起草流程。

這種判斷的依據是,中共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分別在2007年10月15日、2012年11月8日、2017年10月18日開幕。對應的報告起草小組分別於2006年12月、2012年1月、2017年1月成立並隨後召開首次起草組全體會議,且報告起草組長分別是當時的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即將擔任中共總書記的習近平以及已經擔任中共總書記的習近平。由此可見,中共黨代會報告的起草需時,短至9個月,長的近一年。報告起草組長不是中共總書記本人,就是即將接任的未來總書記。

根據以往慣例,中共黨代表大會報告起草小組成立、組長以及首次起草組全體會議的相關訊息都是滯後披露。中共二十大涉及中共高層換屆以及習近平是否連任中共總書記等外界極其好奇的訊息。上述兩種理由並中共一項對敏感訊息秘而不宣的慣例,對於中共二十大報告起草小組名單以及起草組全體會議訊息,不會實時公布已成定局。

五年一屆的中共黨代表閉門會議上,大約2,000多名代表們將選舉擁有約200名成員的中央委員會。這個中央委員會又選出了政治局委員,從後者中再選出政治局常委。(視覺中國)

如此,關於中共二十大的訊息,除了人人都可肯定的「正在進行中」這樣的抽象概念,關於大會的籌備進程、大會報告計劃如何回顧過去五年展望未來,黨代表選舉細則等等,官方並未釋放具體消息,只有各種猜測滿天飛。比如《紐約時報》網站2月14日的一篇文章抱怨中共的「宣傳熱潮幾乎無法讓人了解大會召開前的內部討論情況。」

2月12日,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延後的天津兩會閉幕,宣告中國大陸省級地方兩會全部落幕。多維新聞曾發稿指出,天津兩會期間補選兩名政協副主席,增選三名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與其他地方兩會一樣,近期官方公布的新一屆省級黨委常委的簡歷十分簡單,只公布姓名、性別、民族、出生年月、學歷、黨員身份,當選職務等每人數十字的篇幅。這一表述方式,與五年前省級黨委換屆時,每個常委的簡歷包含了大學學習和工作經歷(精確到月份)乃至培訓、進修等動輒幾百字的訊息,大相徑庭。有反中共立場的媒體據推測,此變化趨勢更方便不法官員簡歷造假。

而外界關注的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擔任黨委書記的六個省級地方——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廣東省、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依照以往慣例,除了特殊情況(比如重慶前兩任書記薄熙來、孫政才接連落馬,新疆政局需要的臨時換將)外,一般都在黨代表大會召開年的年終甚至年末更換黨委一把手,比如現任中國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十八大上入常,直至2012年12月十八大閉幕後方才卸任廣東黨委書記一職。

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擔任黨委書記的六地在職官員官員見下圖:

+1

所以,就目前來說,除了廣東原省長馬興瑞調任新疆黨委書記外,其他五個省級地方的黨委一把手近一兩個月之內變動的可能性很小,甚至在地方黨代會召開時亦不會變動。另有分析認為,涉及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人事底盤可能會在暑假北戴河會議前基本確定。」

為此,對中共政壇好奇卻又無法捕捉訊息對涉及中共政治局級別的人事變動進行推測的各路媒體,只好不斷猜測習近平的中共二十大是否連任以及誰將會是習的接班人。從年齡和從政經驗等角度,現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出生於1963年)、中辦主任丁薛祥(出生於1962年)以及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出生於1960年)以及相對年輕而被廣為關注。

但是種種猜測因為沒有新動向作為佐證而顯得毫無新意。所以有媒體一邊猜測「習近平極有可能將共產黨總書記這一關鍵職位再保留五年」,一邊抱怨「一個巨大的不確定性籠罩了中國」,一邊又認為答案「可能只有在黨代會結束、新的領導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紅地毯上亮相時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