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頓哥倫布與黃郁婷 民進黨建立「與中國交往」新秩序

撰文:林犀
出版:更新:

近日台灣有兩件與「中國議題」相關的。

第一件事是一位大陸學者曹雨在台灣出版一本書,卻發現書中所有涉及「大陸」的字眼全替換成「中國」,導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被直接替換為「哥倫布發現新中國」。

第二件事是最近北京冬奧閉幕,在冬奧閉幕前夕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對因為練習時穿了中國隊服裝的台灣選手黃郁婷「發難」,認為其行為極為不當,要求進行調查並給予適當處分,台灣體育署也表示一到兩周內將給出處分結果。

這兩件事情都是近年台灣社會對「中國」兩字,從集體反感到集體敏感的情況。台灣政府更藉着對黃郁婷「發難」,建構了台灣人民,如今在面對中國時應有的「新秩序」。

近期大陸學者在台灣出版新書,書中「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被一鍵替換為「哥倫布發現新中國」。(Facebook@曹雨)

「台灣意識」走到「哥倫布發現新中國」

當前民進黨政府喜歡強調「台灣意識」。但台灣意識(台灣主體意識),並不等於「台獨意識」,有諸多台灣學者(甚至是統派學者)寫過這一點。台灣意識,除了弘揚台灣本土文化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去殖民化。

最早的台灣意識,與「大中國意識」,某部分還有共通。台灣當前主流政治正確崇拜的先烈如蔣渭水,成立台灣文化協會、爭取台灣人的權利,是抗日英雄,也同樣認同自己為中國人。

但時代是會演變的。在台灣「大中國情感」一代比一代淡,是避無可避的正常現象,這原本與「政治台獨」沒有必然連結。若無比較獨特的經歷,或是對兩岸歷史認真鑽研,兩岸分隔多年,台灣年輕人從小到大的生活記憶,與對岸就有很大區隔。

內蒙古、東三省、河南這些地名於台灣小朋友毫無概念,這是很正常的。就算是活在國民黨「大中國課綱」的台灣上一代,也有諸多對中國毫無情感者。

論道理,情緒上認不認同中國依據每個人生活經驗而定,年輕人越來越對「大中國情懷」感到淡漠是尋常,台灣與中國大陸在文化、歷史上有深刻連結也是現實。台灣社會不斷尋求「台灣人當家作主」,本也是正常的情緒釋放。

然而少數人為了謀取政治利益,打壓敵對政黨,開始將台灣意識完全與「台獨意識」劃上等號,甚至打着」台灣意識「旗號美化殖民。歷史教科書,更是因為過度去中而被碎片化。原本台灣對於「中國」,依照個人背景不同可以有不同認知,而今只有一個認知是「正確」的。

原先的種種「正常現象」就這樣變異。

嚐到甜頭後,某些政黨及政客就可以更往前一步。台灣年輕一代既然苦於「想台獨但不能獨」,政黨端出「精神台獨」也是好的。瓦解與對岸有歷史糾葛的「中華民國」,就如此順理成章了。

而今的台灣,從最初的「去中國化」歷史教育,到後來各種公開的文化活動、各類文化產品(書籍、影視)、乃至最下游的讀者及輿論,都只服膺同一套政治正確。「哥倫布發現新中國」,就這樣誕生了。

穿了「中國」朋友送的中國隊隊服的台灣選手,也就如此不能原諒了。

讓民眾警惕,創建「面對中國時該有的秩序」

「哥倫布發現新中國」是出版社人員的不盡責,而黃郁婷到今日還在被痛罵,是台灣政府算準了輿論。既然台灣輿論批她者眾,政府帶頭表態,第一可以迎合民意,第二也可以給在大陸受訓、工作、讀書的台灣人提個醒。

台灣輿論常言「可以去賺人民幣,但不能被統戰」。「整頓」黃郁婷,不過就是出於這道理。台灣運動員在中國大陸受訓者多,政府帶頭批評,無疑是樹立一個效應。

黃郁婷,其實是一個典型的台灣年輕人模樣:有「中國」朋友,與中國大陸有往來,其政治認同和所受的歷史教育與同齡的台灣朋友無二致。

近年政治對立,然而兩岸民間往來與影視劇等文化融合並未中斷,年輕人對大陸用語及大陸APP也多有了解。台灣民間對「中國」之寬容度是存在的,比如對於有人寫簡體字已見慣不怪,但當涉及一絲絲政治涵義,立刻不留情地以此作為攻擊對方的武器。

民進黨政府有「捍衛台灣民主」之民意支撐,扮演警告民眾之角色,方方面面塑造台灣的秩序:比如「去中國工作正常,但應當注意言行」等。台灣政府往後也會一次次以實際案例告訴人民,「當面對中國,應該有什麼態度」。

未來幾年,這可以鞏固住其在台灣的影響力。這是否是能使台灣長治久安之方式,唯有時間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