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危機︱台獨也是改變現狀 追求「分家」卻未準備好付出代價
中共二十大前夕,台海關係路向何方備受關注。中國大陸官方和官媒頻繁針對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提出表述,台灣有看法認為中共將更強勢主導統一進程。今(2022)年也是「九二共識」30周年,回望兩岸來時路,兩岸在1992年創建起的政治與經濟基本框架,在當前的台海情勢下,又將面臨什麼挑戰和考驗。多維新聞專訪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亞洲馬克思主義傳播研究所副所長林哲元,以其長期在大陸任教的台灣學者視角進行剖析。
從兩岸關係的角度回頭去看1992年,那一年鄧小平南巡講話確立發展路線之後,許多台商紛紛西進,塑造了延續至今的兩岸產業結構關係,無論是李登輝的「戒急用忍」,還是蔡英文的「新南向」,都抵擋不住與日俱深的兩岸經貿依存。也是在那一年,兩岸官方由於事務性協商的需要,發展出了政治上的「九二共識」,到今天依然是左右兩岸政治關係跌宕起伏的指標。當前在中美博弈的局勢下,台灣許多政治人物試圖要推動兩岸「脱鈎」,「九二共識」受到了越來越大的政治擠壓。
對此,林哲元認為應該從歷史的脈絡,來看這30年來兩岸關係的變與不變。如果回想1992年的時候,台灣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是中國人。現在台灣人把很晚近才出現的觀念改變,回推成好像從以前就是這樣子。不妨再往前看,以前很多台灣人一聽到「黨外」就害怕得不得了;又或者說1992年那時候台獨才多少人,只是反國民黨勢力裏面的一小批而已,結果現在卻變成好像台灣一直以來都是認同台獨、拒絕中國人認同的。因此,覺得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僅僅是台灣這些年來的一個「岔路」。
然而,林哲元表示這個「岔路」,應該要跟台灣流行的「維持現狀」說法聯繫起來看。台灣相當大的民意主張「維持現狀」,但問題是這個「現狀」已經被台灣自己改變了。1992年兩岸談出共識的時候,雙方都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統一是未來的事情,但是至少我們都是中國人。台灣這幾年單方面改變了認同中國人的「現狀」,那麼台灣所謂的「維持現狀」,其實是已經改變後的「現狀」;相對於此,大陸反而一直都維持原來的樣子,把兩岸視為一家人,認為有什麼事情一家人都可以來談。
林哲元指出,台灣自認「不是中國人」的「現狀」,事實上台灣的法理定位還是要看國際上的認知和認定。民進黨政府要搞台獨,一個很重要的方向是要國際承認,但目前也就十幾個國家承認。從國際法來講的話,台灣確實還是跟大陸同屬一個中國,這也是九二共識的內涵,只是現在台灣民眾的心理並不認同,但是國際法對台灣的定位,也不是由你自己認不認同來決定的,否則整個世界的格局早就亂掉。
林哲元提醒,台灣要面對的問題是,如果不再認同「一中」,可能就要付出代價。但台灣又不願意付出代價,台灣要獨立、要進行獨立戰爭,可是現在一方面說北京不能打台灣,另一方面又在改變現狀。兩岸這幾年還沒有真正算是兵兇戰危,但是如果台灣繼續再往前走的話,往獨立的方向再跨過去,可能真的會有戰爭的危險了。
林哲元坦言,台灣人還未真正地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舉最近台灣《天下》雜誌做的民調為例,有63.7%受訪民眾不擔心兩岸一年內會發生戰爭,也有將近六成受訪民眾不認為中國大陸最後會「武統」台灣,還有將近六成民眾相信美國會出兵救台,認為美國軍事介入以後,大陸就會就收手了。「其實這些認知太不符合現實」,林哲元說。
兩岸之間的戰爭與和平,能否從從歷史得到一些啟示呢?林哲元建議台灣不妨研究中共投入「抗美援朝」的決策想法,1949年新中國才剛創建,1950年就敢跟美國打仗,當時美國有可能因為朝鮮戰爭打過鴨綠江,所以中國大陸出兵的想法是要保家衛國。台灣對大陸而言,不只是保家衛國而已,而是視之為美國要把中國的一塊領土分割出去,跟台灣人怎麼想,是難以相提並論的。
林哲元進一步闡述,台灣以前很喜歡講必須要「兩情相悦」才能夠統一,認為我們台灣現在不願意、你大陸何必要強行統一呢?林哲元認為這個比喻並不太準確,因為事實上兩岸本來就已經是一個國家、是一個家的人,或者說本來就是一對夫妻,現在台灣硬要「分家」,那麼就必須要為此付出代價。
至於台灣在兩岸問題走上的「岔路」,有沒有可能走回「原路」?林哲元認為,現在的問題在於怎麼讓台灣民眾理解,若是繼續再往「台獨」走,確實有戰爭的危險。而且這個戰爭是超越經濟發展和政治制度的,當代絕大部分台灣民眾都沒有經歷過戰爭,戰爭的傷害是相當大的,台灣是不是已經準備好要為了自己所信奉的那套說法來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