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疫情|對話理科博士 耗資逾2,500萬的健康碼為何兩次崩潰?
最近,在陝西省西安市疫情防控過程中,因為西安一碼通接連兩次出現崩潰,既令西安全員核酸檢測進程一度遲滯,又為西安大量民眾的出行、進出公眾場合和小區帶來不便。
《中國新聞周刊》在「拷問西安疫情,千萬人口重鎮應急表現何以如此」一文中寫道:「更令人崩潰的是,西安的健康碼系統一碼通也發生故障。公交、地鐵沒辦法出示綠碼和核酸檢測報告,排隊挨個手動登記身份;有人選擇徒步到單位,發現沒有一碼通也進不了辦公樓,再徒步回家,又進不了小區」。這確實令人費解。
西安是常住人口高達1,295萬的中國西北第一大城市。多年來,西安的科教實力穩居內地前列,人才雲集。沒想到在今次防控疫情的關鍵時刻,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竟然連一個早已是內地各省市日常出行標配的健康碼系統都維持不好,短短十多天內,連續兩次出現崩潰。
如果說第一次崩潰是因為未能預料到大量市民同時使用一碼通,尚算情有可原,那在問題已經出現後不及時補救,竟讓一碼通出現第二次崩潰,就無怪其受到輿論一片質疑。
1月5日凌晨,西安市發布官方通告,大數據資源管理局局長因履職不力,停職檢查。與此同時,西安市政府官網的一份文件「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彙總)2020年度部門決算」在網絡上傳開。據這份文件的訊息顯示:「『一碼通』平台建設經費項目績效自評綜述:根據年初設定的績效目標,項目自評得分100分。項目全年預算數2,583.22萬元,執行數2,583.22萬元,完成預算的100%」。換言之,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2020年在一碼通項目上投入資金高達2,583.22萬元,自評得分100分,理應可以滿足防疫需求,但遺憾的是,竟然在關鍵時刻崩潰。
為什麼會這樣?西安一碼通問題出在哪裏?一個西安一碼通項目,需要這麼多資金嗎?為了回答相關專業問題,本文採訪了封城期間身處西安的利茲大學博士文和。
01:西安封城期間你正好身處西安,勞煩簡單談談這次西安一碼通兩次出現故障的情況。
文和:第一次遇到西安一碼通崩潰時大家都在排隊做核酸檢測,突然一碼通就無法訪問了。當時所有人只好停下來等待系統恢復。由於檢測停了下來,也導致在檢測點聚集的人越來越多。大家都不知道系統什麼時候能恢復,這一等就是好幾個小時,焦躁的情緒幾乎傳染了每一個人。
第二次一碼通崩潰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很意外,但是因為有了第一次經驗,已經沒有人在核酸檢測點聚集等待,而是都回到家中等待系統恢復。
01:因為一碼通涉及專業的技術問題,外行人大多不了解,想請問你的是,西安一碼通是一個技術很複雜很有難度的項目嗎?為何短時間內接連兩次出現崩潰?
文和:一碼通是一個沒有多少技術難度的項目,只需要兩、三名高手,一個月時間就可以完成。一般情況下,一個十人上下的普通軟件開發小組完全可以勝任這個任務。開發階段基本不會遇到問題。
第一次崩潰時,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發布的原因是說因為訪問量突然增大十倍,使得系統崩潰了。綜合已公開的各種報道來看,很有可能是當初系統部署時服務器的架構有缺陷,突然增加的訪問量耗盡了服務器的資源,使得系統崩潰掉了。
我舉個例子,就像是去食堂打飯,服務器是打飯師父,每一個用户就是來吃飯的人,而食堂裏的筷子、餐盤、碗碟等就是服務器的資源。原本食堂一次來的人不多,進來每人都能用餐盤端着自己的碗筷、碟子去打飯,吃完了就把東西放回餐具回收區,食堂洗乾淨了給後面來的人用。
結果有一天食堂突然一下來了很多人,大家進門就先去拿餐具,因為人太多了,有的人只拿到了餐盤,有的人只拿到了筷子,有的人只拿到了碗碟,而打飯的師父是一個十分古板的人,不是用餐盤端着全套餐具的人來,他就不搭理。而吃不到飯的人也就沒辦法去餐具回收區歸還用過的餐具,所以餐具也就很快被耗盡了,沒有新餐具給後來進食堂的人,食堂餐具循環使用的系統也就崩潰了。
第一次系統崩潰後,經過半天的修復,一碼通恢復正常。說實話,我完全沒有想到居然還會有第二次崩潰,在第一次發生訪問量激增的問題之後,第二次系統崩潰時西安市的小區已經都開始按樓號安排分批前往核酸檢測點了,已經不是第一次一碼通崩潰時一大群人同一時間往核酸檢測點聚集了,訪問量不會比第一次崩潰時大。為什麼還能在修復了一次後過了這麼多天再崩潰一次,我也想不明白。
01:根據西安市政府官網的一份文件「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彙總)2020年度部門決算」顯示,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2020年在一碼通項目上投入資金高達2,583.22萬元,請問這個合理嗎?
文和:這些資金如果運用得當,那麼不應該出現一碼通崩潰兩次的現象。
我們可以做個比喻,每一個市民的一碼通數據就是一棟大樓裏的居民。數據居民們住的地方就是存儲數據的硬盤。大樓門口有一個傳達室,當用户查詢一碼通訊息的時候,就是先到這個傳達室,告訴傳達室要找幾單元幾層幾號裏住的誰,然後傳達室轉達之後,數據居民就從傳達室的大門裏走出來與來查詢的用户交流。那麼傳達室要是工作效率不行,一下子來查詢的人太多,都擠到了傳達室門口,自然會造成後面來的查詢用户被擠得連傳達室的大門都看不見,更不用說跟數據居民交流了。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那就要提高傳達室的效率。決定傳達室效率的有兩點,第一是傳達室裏的人是不是精幹,如果找個樹懶當接待員,那查詢的人要等到天荒地老了;第二是要看傳達室一次能接待多少人,能同時接待的人越多,自然效率就越高。
網絡服務器就像是傳達室裏的工作人員,服務器性能越好,效率越高。比較頂級的企業用型的128核UPC數據庫服務器一台的租金在15萬到20萬左右一年;決定能同時接待人數的是服務器租用的網絡帶寬,200兆每秒的固定帶寬,一年的租金優惠前是18.87萬,傳輸一部10個G的藍光電影一分鐘都用不了。而數據居民住的硬盤房子最便宜,500GB的高速雲盤每年租金只要2,100元。
一碼通本身的體量並不大,佔的網絡帶寬也很小,我不清楚2,583.22萬花到了哪裏,如果其中的零頭583.22萬實打實地拿來開發一碼通系統,租用服務器和帶寬,支付平常維護服務器的各項開支,那麼我很難想象會在那麼短時間內出現一碼通崩潰兩次的現象。
01:查閲網上資料可以發現,已經被停職檢查的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局長劉軍,1980年出生,曾任西安市委宣傳部理論處副處長(正處級)、西安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西安市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和閻良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是一位宣傳官員,常年與宣傳打交道,並非常年在技術領域耕耘的技術官員。讓他來主管大數據資源管理局,似乎有些不太匹配。
文和:這位劉局長的簡歷我也看過,他是一位政工幹部。不過政治工作和技術工作之間的差距,就像是學科分類中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差距一樣,完全是兩個方向。
我們的政府目前可能對數據的重視不夠,沒有充分認識到數據的潛在價值。這一點很多企業是走在了政府的前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很多網路公司在搞用户畫像,搞廣告精準投放,還有各種視頻、文字等訊息平台搞的算法推送等等,都是在掌握數據後對用户進行的精細化管理。比如愛看美食節目的人,平台給你推送外賣訊息,餐廳團購折扣等;喜歡搜索旅遊攻略的人,平台給你推送旅行社廣告和網紅景點門票等等。
我們現在也經常說要提升政府管理能力,搞精細化管理,而精細化管理的基礎就是能精準、快速的彙集各種數據,並從中發現什麼地方的老百姓到底需要什麼。就拿這次西安市給市民送愛心菜來說吧,初衷是很好的,但是有些市民家裏儲備還很充足,有些市民可能已經斷糧了,有些市民家裏有廚房能做飯,有些市民,尤其是城中村和群租房裏的非本地户籍居民可能沒有鍋碗瓢盆。那麼這些菜應該先給哪些家庭送?給哪些居民應該送飯而不是送菜?一股腦悶着頭送,事倍功半。
如果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能夠在平時就與街道辦和社區實現數據對接,那麼市政府完全可以及時掌握情況,精準的把物資優先送給最需要的人,那麼這次送愛心菜完全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經過此事後,希望我們能有實實在在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