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論壇今登場 台海局勢緊張柯文哲會否提出兩岸新論述?

撰文:袁湘仁
出版:更新:

2021年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將在12月1日舉行,在兩地設立視頻會場。此次主題聚焦「新經濟、新發展」,安排了「後疫情時代產業數碼轉型」、「無圍牆博物館與建築可閲讀」兩場主題演講,將由台北市長柯文哲與上海市長龔正透過視頻主持。

儘管主題看似無涉兩岸政治,但在當前兩岸高度緊繃的狀態下,城市層級的兩岸交流,仍具有一定的意義。

大陸國台辦旗下網媒「中國台灣網」刊文,稱本屆雙城論壇得以順利舉行,說明了「兩岸還是有交集,大陸的善意還在」,讚譽為「彷彿是嚴冬裏吹來一絲暖風」。主張兩岸統一的台灣勞動黨也發表聲明,從疫情後緩和兩岸對立的角度,一方面肯定雙城論壇有助於兩岸化解分歧,另一方面也向民進黨政府喊話,呼籲將用於兩岸軍事對抗的預算,轉作為改善民生福祉之用。

除了兩岸關係的政治意義之外,此次雙城論壇鄰近明(2022)年台灣九合一大選,再加上此前台灣民調機構發布最新調查,指柯文哲的台灣民眾黨支持度已超過國民黨,成為台灣政界的第二大黨,那麼2024年台灣民眾黨在總統大選的「參賽」,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空間。因此,雙城論壇作為眼下兩岸極少數維持互動的平台,柯文哲在會上關於兩岸關係的表態,當然牽動了其人其黨的佈局與動向。

▼柯文哲「兩岸一家親」引「中共同路人」批評,攻取大位前仍在進行兩岸論述探索:

+4

據了解,在雙城論壇召開前夕,柯文哲陣營幕僚正透過各方管道,向台灣熟悉兩岸政治事務人士徵詢相關論述的突破。柯幕僚首要考量2024年的台灣大選,從而希望尋求新的兩岸論述,一方面要撕下「兩岸一家親」的標籤,減少台灣社會對其「中共同路人」的批判;另一方面能夠增加台灣意識,爭取更多台灣民眾接受,但又要避免碰觸到中共底線。要如何在符合以上條件的情況下,提出「兩岸一家親」的替代性口號,簡單易記又能深入人心,受徵詢的人士也表示難度確實不小。

回顧柯文哲2014年當選台北市長以降的兩岸論述變化,2015年為了區隔「九二共識」,柯提出了「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等「四個互相」,並結合「兩岸一家親」概括為「一五新觀點」;2017年再加上「互相諒解」,進化為「五個互相」;2020年則是將「兩岸」與「一家親」拆開,強調「兩岸之間,一家親比一家仇好」,並稱「現階段不打算提更多論述」。今(2021)年雙城論壇由於受疫情影響,從6月中旬延後至12月初舉行,柯文哲在接受廣播節目訪問時,表態「兩岸交流比斷流好,對話比對抗好」。

2019年柯文哲訪問美國,他在華府接受英媒BBC提問表示,「親美友中,態度上親美,但也不要把中國當敵人,是台灣最適當的國家戰略」。(台北市政府供圖)

可以看到,被視為台灣總統可能人選之一的柯文哲,兩岸論述始終備受矚目。但自從起先呼應北京「兩岸一家親」的提法出現後,隨即引起台灣內部軒然大波,被戴上一頂「紅帽子」,在網路輿論則被原來支持他的年輕族群批評為「檳榔」(綠皮紅骨),柯文哲的相關論述便愈趨保守與模糊,甚至是停滯。

柯的兩岸論述變化,見證了兩岸關係的起伏,從馬英九時期「兩岸和平發展」跨越到蔡英文時期的「抗中保台」,在政治人物炒作民粹情緒的情況下,柯文哲試圖走的「第三條路」不斷被擠壓,過去被視為「務實」的性格,也因台灣政治風向大變,而被解釋成為「投機」。

2016年8月23日,台灣團結聯盟成員抗議時任中共上海市委員會常委、上海市委統戰部長沙海林與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雙城論壇並燒燬照片。(Reuters)

不只是兩岸論述,2018年柯文哲曾接受美媒彭博社專訪,直接表明台灣只是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架上的一項商品(Taiwan is only a product on the shelf),美中對抗是未來15年的世界局勢,所以沒有兩岸關係,只有美中對抗之下的台灣議題。這一番「真心話」,如果放在三年後今天台灣政治語境來看,相當有可能還會再被貼上「反美」、「賣台」等等的負面標籤。

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柯文哲被當成台灣藍綠之外的第三種路線選擇,而他也從自稱「墨綠」走向了「非藍非綠」。柯文哲的地方首長身份,讓他有空間把重心放在市政建設與經濟創新,也有空間在兩岸論述撐出有別於台灣政壇既有「產品」的新想像。然而,當柯要再往前一步「叩關」總統府時,立刻又被台灣選舉政治結構吞噬進去,不管是「務實」還是「投機」,「台灣民主」都不再能由他閃躲回避,最終還是很難逃過「親中」/「反中」二分法的漩渦。

事實上,與其說是台灣民意的壓力,不如說是反共與反中主流意識形態的高度制約,令執政的民進黨政府掌握了話語權,從而站在一個道德制高點上,主導着社會多數民眾的想法,柯文哲也難以自外。在他之前,國民黨可說是前車之鑑,經過大選的挫敗,國民黨把原來的兩岸資產,變成了揮之不去的恐懼陰影,也在「台灣主流民意」的幻影之中載浮載沉,至今仍一蹶不振。如今的柯文哲,也陷入了同一套思路陷阱,既想取巧於中國大陸,又想討好於「台灣民意」,難保不會重蹈國民黨的覆轍,讓自己走進面目虛無的境地。

不過,柯文哲的「中國難題」,其實在本質上是台灣社會本質性矛盾的折射。長年以來,台灣處在美國單極超強的格局認識之下,並由於內戰與冷戰的雙重製約,享受盡了「親美反中」的政治紅利。因此,當中國崛起以及世界秩序起了大變化之後,台灣很難找到自處的適應位置,從而在經濟上親近、倚靠中國大陸,卻在政治上抗拒、推卻北京,這種政經高度悖離的狀態,也造就了今日台灣民眾、企業、政治人物在面對中國大陸時的手足無措,甚至是精神錯亂。

此種精神狀態的另一個縮影,便是在被大陸國台辦點名為「台獨金主」後,台灣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經過數日沉默,投書枱媒表態「反對台獨」、支持「九二共識」與「一中原則」,並表示憂心台灣「逢中必反」的趨勢,讓人看到2005年大陸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後、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的影子。無論是彼時或現下,台灣社會總是不斷找理由為之自圓其說,認為他們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的「被迫表態」。但是,當政治表態趨於壁壘分明之後,台灣卻也忘記自己同樣在要求台商、藝人和政治人物「選邊站」。

如今,有志於大位的柯文哲,也逃脱不了是要「左右逢源」還是「勇敢做自己」的抉擇命運,抑或是「敢於天下先」在新形勢下開創新思維,這既是其主觀願望的自我攤牌,更是兩岸與地緣客觀現實給整個台灣出的一道嚴肅考題。而解答的關鍵,恐怕在於是否已經看到了,世界已不再是台灣熟悉對味的那個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