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召十萬軍人 台灣究竟想打什麼仗?

撰文:祁賓鴻
出版:更新:

綜觀兩岸近來輿論場,「備戰」可謂最熱門關鍵字。

11月1日晚間,中國商務部突發公告,鼓勵各家「根據需要儲存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引發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和熱議,不少民眾因而解讀,北京或許即將啟動武統,才會出台這般隱晦的「緊急動員命令」。即便《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出面解釋,「我沒有看到局勢已箭在弦上、傾刻間就要激發(戰爭)的絕對緊迫」,武統猜想依舊此起彼落。歸根結柢,仍是兩岸關係的持續陡降,引發了這般風聲鶴唳。

無獨有偶,台國防部也於11月2日發布新規,將自2022年起試行後備軍人「教育召集訓練」(簡稱教召)新制,以「後退先用」為原則,「年年施訓,每次14天」,以「有效恢復退伍後備軍人的戰鬥技能」。受此影響,明年台灣教召將徵召25個營、1.5萬名後備軍人參與,對象鎖定被編制到新訓旅、縣市後備旅與縱深守備旅者。

此般消息一出,引發了台灣輿論哀鴻遍野。不少「七年級生」(生於1981年至1990年者,也即民國70年至79年)在網上集體崩潰,諸如「本來5天教召就很慘,現在跟我說14天,又是七年級生中招,能不能放過七年級生」、「打疫苗排最後,打戰優先上 」、「先把4個月兵役延長吧!七年級生兵役期比歡樂營教召到老還長」等,多不勝數。

台國防部雖已出面否認,表示教召選員是以8年內退伍的後備軍人為原則,網傳所謂「新式教召將以七年級生為主」、「後備軍編管將延長至15年」均非實情,卻依舊難阻恐慌蔓延,民心浮動——畢竟兩岸近年摩擦漸起,「武統」逐漸成為人們心中的可能選項,而非過往不痛不癢的漫談。

台軍漢光演習,43炮指部在楓港地區實彈射擊。(中央社)

教召不等於備戰

對比新舊制教召,舊制2年一召,為期5天至7天,結合單位作戰任務,採召訓中心基地輪訓或部隊自訓方式實施,共計9.7萬人;新制14天教召訓練,採局部試行方式,規劃以作戰區為單位,於1季至3季,由三軍司令部及後備指揮部,計有25個營所屬連級單位1.5萬人實施驗證,並於第4季完成試行成效檢討及各項評估。如此統計,預計可在2022年施訓11萬人。

然而這般舉措看似呼應台海變局,實則花拳繡腿、自欺欺人,既無法真正提升台軍戰力,也於緩和當今兩岸「冷戰」無益。

有鑑於2016年民進黨執政後,兩岸關係每況愈下,台國防部已多次提案「改革教召」,卻因擔憂民意怒火,而未敢大刀闊斧。2020年10月,解放軍機擾台力度加大,時任台國防部長的嚴德發便公開表示,為充實台軍後備戰力,預計在2022年成立專責的防衛動員署,後備教召也改為1年1訓,1次14天。訓練人數將從12萬增加至26萬人,教召薪資也可能增加1.2倍至1.5倍。由此觀之,台軍的教召改革籌劃多時,但民間長年無所用心,這才導致如今的網路崩潰潮。

蔡英文揭櫫未來台軍後備制度改革的3項原則,分別是「創建常後一體」、「創建後備動員合一」,以及「跨部會合作」。(台灣總統府供圖)

然而增大教召力道,並不能瞬間強化台軍整體戰力。第一,兩岸軍力差距懸殊,台軍從軍工實力到軍人員額,都被解放軍極度輾壓,完全是台獨欲以「數人頭」民族主義對撞中國的寫實縮影。武統一旦啟動,台軍奮力反抗,也難達彗星撞地球的效果,倒是蚍蜉撼樹還可比擬。如此劣勢,連向美採購昂貴魚叉反艦導彈、M109A6自走砲、MQ-9無人機,都難彌補,更何況是在後備軍人身上下功夫?

第二,台灣教召正如網友調侃,乃是某種軍事訓練「歡樂營」,軍中領導對基層怨懟的近憂,大過對台灣生存的遠慮,故整體訓練力道相對疲軟,更有不少民眾借「出國」之由逃避。國民黨立委吳斯懷便曾於2020年質詢時揭露,台軍對外宣稱逼近100%的教召達編率,其實是下達了將近160%的動員令,才能勉強有此成果;且教召訓練鬆散,有鑑於2020年後台海波瀾漸顯,台國防部才將實彈射擊由6發增為21發,成績合格由3發增為4發,並規劃增加「行軍」及「宿營」等課程,但整體仍是體驗大過訓練。在此脈絡下,增加後備軍人教召員額,將時長由7天提高到14天,毫無意義。

第三,台灣已在2018年停止義務役徵兵政策,改採招募並行制,1994年1月1日以後出生役男,只需接受4個月的軍事訓練,結訓後即轉為後備軍人。然與教召缺點類似,在如今台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氛圍下,其訓練力道疲弱、內容鬆散,長達4個月的射擊訓練,每人最高只會射擊56發子彈;如此「戰力」,爾後即便再遇教召,成效也不過聊勝於無。

蔡英文親自視導漢光37號演習「佳冬戰備跑道戰機起降」演練。(軍聞社)

平心而論,民進黨政客雖成日高喊台獨口號,就連台國防部長邱國正也勉勵東沙駐軍「我死則島生」,卻難掩台灣社會四處瀰漫的畏戰情緒。如今台國防部對兵役制度的整體孱弱視而不見,反選在「教召」等旁枝末節上耍花槍,不過是雖知台海危殆,卻又不敢得罪選民,進退失據間,只好敲鑼打鼓、自我壯膽,宛如穿新衣的國王般,在眾目睽睽下一路裸奔。

厭戰不等於向統

然而台灣民眾如此表現,並非拒獨迎統的認同轉向,也非由綠轉藍的政治位移,反而更多是暴露了一代台灣人遭時代暴打後,由悲情轉向自我催眠的「巨嬰心態」。

1970年至2000年初,台灣正是順風順水的黃金年代,經濟繁榮發展,更享有「民主中國」的價值光環,集西方媒體萬千寵愛於一身。由1972年至2006年,台灣國內生產總值(GDP)高居中國各省榜首30餘載,最巔峰時期,曾佔中國大陸整體GDP的45%,可謂一枝獨秀。

陳水扁貪腐案爆發,一代「台灣之子」人設崩壞。(VCG)

然當大陸改革開放累積的經濟紅利暴發,「中國崛起」逐漸取代台灣引以為傲的「亞洲四小龍」頭銜,成為東亞的經濟引擎,更步步趕超其他發達國家,在數年內便會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往復之間,台灣經濟結構停滯,薪水漲幅遠低物價飆升,不僅無力再現往日榮景,也難再趕上中國發展步伐。

而在認同變遷上,早在國民黨威權統治年代,台獨火苗便已於台灣民間竄燒,並在美國一手催動的「民主化」進程下,一躍而成台灣主流政治意識形態之一。2006年,陳水扁貪腐醜聞開始發酵,一代「台灣之子」人設崩壞,但台獨陣營並未因此一蹶不振,倒是多了操弄認同議題的新機會。

此時台灣已邁入資本主義的年邁下坡,對照身旁欣欣向榮的中國崛起,潛意識中滿是發展無門的頹喪,又因選舉政治加劇了認同撕裂,滿腹戾氣日積月累,無處發泄。台灣青年受此氛圍浸染,瀰漫出一股火藥味十足的時代失落感:既已喪失經濟與發展優越,「鎖國自閉」便是尋回尊嚴的唯一途徑。

2014年,反服貿團體在台灣立法院抗議。(Getty)

故而面對中國崛起話題,台灣青年雖不至於全盤否認,卻會在不甘示弱下新開話題,強調台灣站在「自由民主」的價值高地,用「全球挺台反中」敘事自我催眠;目睹中國經濟建設、科技發展、全面脱貧,台灣青年轉而強調「最美的風景是人」、台灣「歲月靜好」;眼見中國開始在軟實力產業上超趕,台灣青年又改以「本土文創敘事」相互取暖。

以上舉措看似自信,其實不過是逃避現實後的賭氣自慰。綜觀台灣青年的普遍行為模式,其既能沉溺在消費主義的物慾中,又能加入「反服貿運動」,要求各行各業為了虛無的台灣主體,一起在經濟上禁慾;既能成日在冷氣房內高談闊論台獨思想,又要聲援「反核四」運動,絲毫不顧長遠的能源獨立規劃,畢竟反對身為「中共同路人」的國民黨應為「最高價值」;既能為政府灑幣買軍火而歡呼,為政客挑釁北京而高潮,為蘇貞昌在2019年說出「有支掃把,我都拿起來,絕不投降」而激動,又在政府修改教召制度後集體崩潰。

如今的台灣青年,活在個人主義充斥的泡沫內,把叛逆當成做自己,將邊緣與失落上升到「民族美學」層次,顧影自憐、沾沾自喜;然而泡沫之內,不過是一顆顆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脆弱心靈,會因西方流連顧盼而狂喜,也會為沉重現實而集體歇斯底里,卻又硬在傷口處塗脂抹粉。時日一久,自是紅腫之處,豔若桃花;潰爛之時,美如乳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