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對台灣前途的啟示

撰文:荀文若
出版:更新:

辛亥革命110年來,兩岸的發展如今可謂風水輪流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近年來大陸更可說將台灣遠遠拋之在後,這對於由孫中山創建的、1949年後偏安到台灣的「中華民國」來說,想必感觸良多。
辛亥革命、乃至於孫中山的理念,究竟有沒有在台灣被繼承發揚光大,還是如同陸劇「光榮與夢想」中孫中山將《建國大綱》致贈給中共草創期領導人之一的李大釗畫面所隱喻,早被中共所承接?

確實,孫中山晚年不但聯俄容共,其平均地權等思想也與中共信奉的馬克思主義十分接近,因此對中共來說,孫氏一直以來是該黨乃至當前大陸社會所崇敬的「革命先行者」。反之,國民黨在孫中山去世後分崩離析,黨內山頭林立鬥爭不斷,孫中山力主的三民主義被權貴與既得利益者拋棄,可以說1925年後的國民黨就已非孫中山理念中的國民黨、更不用說當前治理台灣的民進黨,不僅與辛亥革命的初衷扞格不少,甚有許多牴觸。

然而,若能客觀地屏除黨派與意識形態歧見,蔡英文政府或許還是可以從中找到可資利用之處。

蔣介石繼孫中山後掌握黨國大權,卻一步步偏離孫中山的革命思想。(VCG)

民族主義:五族共和vs「台灣人」至上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與民生,或許兩岸許多民眾都還能夠琅琅上口,當然,也不排除有部分的人會誤認為是「民有、民治、與民享」。在三民主義中,孫中山修改了革命初期高舉的「驅逐韃虜」,反而將「漢、滿、蒙、回、藏」五族並列,強調建立「中華民族」的重要性。當然,孫中山實際上仍表現出其「漢族」至上的大漢族主義觀,但他仍期盼中華國族一旦「成熟」,即能與美國平起平坐,他是以整個中國的前途在看待民族事業。

然而,當前的台灣,就算不願放眼大陸,在小小的台灣島上卻還是充斥着閩南(台語)沙文主義的現象,立法委員在國會以閩南語問政挑釁外省籍官員,好像不會說閩南語是種罪過。這非但與民進黨所追求的轉型正義背道而馳,更不會團結他們所謂的「台灣民族」,反而加深台灣社會各族群間的隔閡。

1949年後國民政府撤遷到台灣後,可以說已經歷了至少「三代」人的流轉,台灣也號稱從專制獨裁轉向西方式的自由民主,但不要說民進黨或綠營想要建構的「台灣人」族群內部分歧不斷,民族認同還常常被拿來當作政治操弄的對象,不願包容與求同存異,只想要全部的人都認同自己,更不用說口口聲聲追求原住民正義,迄今除了多了幾個原住民族、讓原民使用族語姓名外,不知道還做了些什麼?

台獨色彩鮮明的基進黨立法委員陳柏惟,以說閩南語與抗中路線在台灣政壇展露頭角,近期卻遭逢罷免危機,立委身份可能不保。(多維新聞)

民權主義:五權分立、權能區分vs黨國獨大缺乏監督

孫中山參考西方政治體制設計的五權分立、權能區分,民進黨人士長期以來一直批判是不倫不類的設計,特別是監察院、考試院的權責模糊不清,民進黨只要在野時期經常將「廢除考監」掛在嘴邊,只要有選舉,幾乎無不例外作為該黨的重要政見。

然而,自2016年迄今,蔡英文已執政超過五年的時間,考監兩院不僅沒有被廢除,反而還安插了許多與綠營關係友好者進入擔任一官半職,足證民進黨完全只把廢考監當作選舉操弄的工具,從來沒有真的想要深入探討相關議題,一獲得權力就要讓底下的人「雨露均霑」,表現與過去的黨國體制不相上下。

孫中山想要通過五院彼此的制衡,擺脱君主專制時期家天下所帶來的弊病,但理想總抵不過人性的現實,不僅其國民黨繼承者將其打造成利益分贓的場域,打着反對國民黨旗號的民進黨也有樣學樣。其實,與其廢除考監,倒不如思考如何在現有體制上進行改革,口號喊得震天價響,最終仍逃離不掉成為歷史灰燼的命運。

孫中山所設計的五權分立制度,如今變成政黨循私的工具。(Wikipedia公有領域)

民生主義:節制資本、平均地權、有序利用外資 VS. 權錢交易

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後,曾推動過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近似孫中山民生主義概念的政策,不過,隨着美援介入與政府的輔助,當西方式資本主義在台灣發展得愈強,貧富差距自然擴大,普羅大眾與少數資本大家的距離越來越遠,情況從1970年代末迄今,只有惡化沒有好轉,當前的台灣官方卻仍刻意忽視早在百餘年前孫中山就曾經提出的呼籲。

對比之下,中共恰恰願意接受台灣不願承繼的辛亥歷史與遺產,而辛亥的過往也不會因為當前台灣的迴避就灰飛煙滅;近期,中共大力整治資本、在全民脱貧後又訂下了共同富裕的目標,雖然外界對此不乏批判甚至訕笑,但中共仍持續按部就班往其理想的社會前進。

反觀台灣,雖然曾經有過符合民生主義精神的政策、也有李國鼎孫運璿等技術官僚苦幹實幹帶動下的台灣經濟奇蹟,但隨着社會越開放、政治越「民主」,資本無序擴張、社會貧富差距拉大、房子的功用從住房變成炒房、少數民族從來也只不過是當政者的工具,執政者無法解決,轉而刻意分化兩岸,許多民眾盲目跟風喊打,卻沒注意到真正該解決的問題早被政客們轉移了。

如今,兩岸在各方面表現的差距持續拉大,雙方的隔閡也越來越深;再加上蔡英文政府努力割棄1949年之前的兩岸關係與中華民國史,更導致越來越少台灣人願意去理解孫中山的思想與遺緒、甚至連孫中山是誰都有年輕一輩滿臉問號,理應繼承孫中山的國民黨對此毫無招架之力,更不用說對孫中山與辛亥革命毫無感情的民進黨,樂於扭曲與重寫歷史。

適逢辛亥革命110周年,當中共不忘慶祝、發行紀念錢幣的同時,在台灣的蔡英文政府則是以慶祝「Taiwan National Day」向全球進行宣傳,不要說北京欺凌中華民國,蔡英文政府自己也做着他們指控北京的事情。然而,對台灣來說、或是對民進黨而言,辛亥革命與孫中山的理念,其實仍有很多可以拿來借鏡運用。因此,正視辛亥110年的意義,既能讓台灣找到可能的新方向,亦能理解中共到底在玩什麼把戲。不能說如此做就能讓台灣高枕無憂,但不去深入理解,對台灣來說只不過是讓自己的籌碼越來越少,直到被北京全盤捧去,才發現自己什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