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熱」燃燒在5千公里外? 台灣藍綠憂「喀布爾時刻」來臨

撰文:伍逸豪
出版:更新:

阿富汗與台灣距離5,279公里,但塔利班進駐首都喀布爾之後的阿富汗政局,仿如重演幾十年前美國政軍商民倉皇撤離越南西貢一幕,引起台灣不分藍綠的集體關注。
台灣前一次對於國際局勢陷入「狂熱」,要屬2020年特朗普(Donald Trump)與拜登(Joe Biden)之爭,將之視為一場「中共同路人」殊死戰;如今聚焦於「帝國墳場」阿富汗,更是對於台海情勢焦慮的集體投射。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8月17日表示,把台灣跟阿富汗做類比非常不倫不類,這反而比較像國民黨在大陸時期流亡及轉進的樣子。(中央社)

台灣輿論的「阿富汗熱」,一如過往被根深柢固的藍綠格局所鑲嵌進去,形成了「一個阿富汗各自表述」的局面。親藍的風向可以歸結為「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例如趙少康稱「阿富汗是台灣的前車之鑑」、質疑若解放軍兵臨城下「蔡英文要戰還是逃?」而親綠的風向則認為,台灣絕對不會是阿富汗,只要台灣發揮「民主價值」、美國一定不會放棄台灣,甚至嘲諷出逃的加尼(Ashraf Ghani)政府宛如1949年國民黨敗逃台灣。

很明顯的,台灣無論藍綠,其實關心的並不是阿富汗,而是自身的處境,以及與美國的關係,內心深處真正在意且指涉的終究是台海情勢,不管樂觀或悲觀,眼裏看的還是美國的一舉一動。類似的國際投射,不只來自於阿富汗,台灣輿論也經常自比於巴勒斯坦,自憐於受到強鄰的「欺負」;當前則將北京影射、想像為塔利班,並在內部互噴口水、將對方斥為加尼政權。

然而,就地緣權力關係而言,台灣藍綠所忽略的是,他們寄予厚望的美國是同一個美國,這個美國在1949年的國共對決、在1975年的越戰終局,抑或是加薩地區的巴以對抗、以及阿富汗變天,美國奉為圭臬的決策準則不是意識形態、而是美國國家利益。

趙少康感嘆,台灣還能繼續緊抱美國大腿,不知危之將至嗎?並質疑蔡英文,如果被兵臨城下的是台灣,會辭職走人還是拚到最後一支掃把? (吳逸驊/多維新聞)

台灣藍綠在阿富汗問題上很快又陷入了兩種論述對陣,各自光譜的側翼紛紛提槍廝殺,看似涇渭分明,但究其本質,依然是殊途同歸。綠的一方強調台灣「抗中保台」的體質強健,一定能抵擋住「中共入侵」,並且深信「理念相近」的美國不可能坐視不管;藍的一方或許經歷過1949年決戰時刻美國的背棄,對美國抱持懷疑,但還是寄希望於美國、惶恐於美國再次「出術」。

也就是說,藍綠關切阿富汗,真正在意的是美軍最後的粗暴撤離,這才是「台灣是不是阿富汗」這場政治口水戰的終極關懷,一方「堅信」、另一方「希望」不會在台灣上演。所以台灣各路關於阿富汗情勢的說法、梗圖,其實都是作為支撐美國必會援台這個「信念」的「自我鼓舞」。

事實上,就算民進黨大加訕笑國民黨「流亡」台灣像是加尼政權失去人民支持,卻難掩台灣問題本身就是國共內戰的延續,是在台灣的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共業」,「沒有人是局外人」。今天與其拿着阿富汗來攻擊政敵,不如好好重讀1949年前夕的國共戰史,更接地氣、也更符合兩岸的歷史與現實脈絡。

8月16日,美國士兵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國際機場站崗,並將槍口對向想要搭機逃離的阿富汗民眾。(AP)

當年國民黨全面潰亡之後,美國知識界興起了「美國為何丟掉中國」的問題意識,70多年後的今天,美國知識界換了一種問法:「美國會不會輸給中國」。同樣的,70多年前在大決戰時刻的國民黨蔣介石政府,把美國作為孤注一擲的寄託,還派了宋美齡二度赴美求援,最終換得的卻是美國的收手;儘管1950年韓戰救了在台灣的蔣介石,但1958年金門砲戰期間,面對來自中共的砲彈,美軍艦也選擇了「掉頭」。如今,面對台海衝突一觸即發的高度風險,藍綠都像是挫敗的蔣介石的忠實信徒,依舊焦躁被動地等待着美國給出的答案,對美國的信任「不離不棄」。

藍綠都在發問,如果中共發起「武統」,美國到底會怎麼做?這個問題的答案,台灣藍綠說的都不算,能夠回答的只有美國本身。但阿富汗局勢映照出台灣藍綠對美國的「有志一同」,確實很有當年蔣介石心境的既視感。歷史當然沒有如果,但歷史是能有所教訓的,遠在中亞的阿富汗、以及近在咫尺的蔣介石,都用自身的悲劇示範了「曬冷」美國的代價。在台海山雨欲來之際,台灣能做的,遠遠比「相信美國」來得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