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乒乓球|敗給日本失金 國手要為「只能摘銀」道歉?

撰文:江流
出版:更新:

7月26日晚,在東京奧運會乒乓混雙項目中,中國組合許昕/劉詩雯以3:4負於日本組合水谷隼/伊藤美誠,獲得銀牌。賽後劉詩雯更是流下淚水並道歉,直言辜負了團隊。劉詩雯的道歉並非多此一舉,因為中國社會對這個結果的情緒心照不宣。

東京奧運會乒乓球混雙決賽中,中國組合許昕/劉詩雯意外地以3-4不敵東道主日本組合水谷隼/伊藤美誠,無緣該項目的奧運首金。(AP )

其實,在7月26日當天,中國跳水、體操、舉重,多個被寄予厚望的傳統優勢項目都遺憾丟金,但是恐怕都沒有這場混雙比賽結果帶來的輿論轟動。

首先,這是本屆奧運會新增的一個比賽項目,是東京奧運會首枚乒乓金牌,更是東道主日本極為渴望的一金。這一金既是雙方在新項目上的技戰術較量,更是一種氣勢上的比拼。為了這一金,日本方面在申奧成功後,更是不惜更改了規則,例如不準吹球、用手擦球枱、縮小場地範圍這些帶有強烈針對中國選手習慣的小動作。

而中國方面,從2018年便確立了許昕/劉詩雯這樣的混雙搭檔,在這3年的時間裏經歷了數次大賽的歷練與針對性訓練,但正如許昕在賽後的發布會上所說「之前的備戰我們也吃了很多苦,但最終競技體育看的是結果,不管之前發生了什麼,大家都只會記住誰站在冠軍領獎台上。全國球迷都在關注這場決賽,這個結局整個中國隊都接受不了。」

摘銀道歉,表示不可接受,這樣的操作恐怕也只會在中國國乒上演。而許昕的講話也並非過分自責,事實上恐怕不僅是中國隊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中國輿論更難接受這樣的現實。

其實在該場比賽中國隊大比分2比0領先,到第3局時,場上運動員的氣氛與狀態已經令不少網民着急揪心,乃至決勝局一度被打至8比0這樣恥辱性的比分更是徹底成為輸球後集中的情緒宣泄點。

東京奧運乒乓混雙決賽現場,點擊圖集看決賽過程:

+2

諸如「劉詩雯的美甲」「劉詩雯的手鍊」「許昕過於被動,不夠堅決」「教練馬琳佈置不當,下課」「日本選手吹球犯規裁判無視」等等,都成為網民檢討國乒丟金的理由。儘管前國乒運動員鄧亞萍第一時間指出,日本是有備而來,為了這屆在家門口的運動會,他們採取斷代培養,而這種模式在東京奧運的驗證中也確實獲得了成功。

但無論如何,面對這樣的結果,中國觀眾的心理上還是很難接受。乒乓是中國社會中普及度最高的一項運動,一直以來,中國乒乓在國際上處於壟斷地位,封神一樣的存在,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當時的王皓在男單爆冷輸給韓國選手柳承敏外,中國隊再無在決賽輸過外戰。此次的輸球,不僅是許昕再次輸給其對手水谷隼,未能一雪前恥,還是許昕與劉詩雯的最後一屆奧運會。「沒能給自己一個好的結局」,對於任何一個運動員來說,都是一個悲情的現實。尤其是像許昕與劉詩雯這樣的國際型運動員。

國乒丟金,是運動員之憾,是中國國乒團隊的遺憾。但遺憾之外,最牽動中國社會情緒的是,對國乒地位的擔憂與在對日本比拼上的落得下風。

關於前者,日本選手水谷隼在賽後無疑點出了最為直白的邏輯:「從過去到現在,中國都是一堵高牆,這次我們能打破這堵高牆,那麼將來我們也能越走越高。我突然明白,中國選手不是神,也是人,我們能夠打敗他們。」

關於後者,這恐怕是此次輿論聚焦國乒丟金最主要的情緒之一。鑑於中日歷史上的關係,中國社會對日本的情感表達從來都是直白而強烈的,這反應在國與國的關係上,也同樣反應在乒乓賽場上。對運動員來說,這當然是一種壓力,恐怕也是「不能接受」這個結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結局已成事實,事實不能更改,對於運動員來說,這場比賽本身確實有需要檢討與調整的地方,但這種對決結果絕不該只讓他們承擔。中國社會在對國乒寄予期望的同時,更應看到,日本經過青訓等斷代培養、後代培養的方式已經對中國乒乓發起了進攻,而乒乓這項中國旨在推廣的運動至少在日本得到認真的回應。乒乓運動的推廣才能有更精彩的奧運賽場上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