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手機出貨量跌出全球前5 為何製造智能汽車不是出路?

撰文:劉言
出版:更新:

6月28日,在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與長城汽車聯合舉辦的「新機遇新生態——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高峯論壇」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Marketing與銷售服務部總裁遲林春談及了華為之所以不造車的多重考慮。

2020年11月25日,由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簽發的華為經營管理團隊(EMT)文件——《關於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在華為內部網站心聲社區刊出,重申了華為不造車的理念。(Getty)

對於已經衝在了全球信息和通訊技術最前沿的中國科技企業巨頭華為來説,在美國多重打壓之下如何脱困而出,是很多人在等待的答案。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公佈的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機出貨量報告,顯示華為手機出貨量已跌出前五的事實更是加重了一些人的焦慮。

中國車市已由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智能網聯被認為是跳出競爭困境的新利潤渠道。2019年5月,華為成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成為其最年輕的事業羣,也承載着華為新增長點的重任。此後,關於華為到底會不會殺入汽車行業、會不會造車的猜測和傳言就一直是行業內的一大熱點。

4月17日,北汽旗下新能源品牌極狐搭載華為HI(Huawei Inside)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落地的首款量產車型阿爾法S上市,更是加深了公眾對華為會不會自己造車的猜測。

4月19日,觀眾在上海車展上觀看、體驗搭載華為HI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極狐阿爾法S智能豪華純電轎車。(視覺中國)

在上海發佈的這款車定位於純電動中大型轎車,分為普通版和華為HI版車型,採用智能恆温三元鋰離子電池包,電池容量為93.6kWh,NEDC續航里程有525km、603km和708km三個版本。全系列採用華為快充技術,充電10分鐘可增加續航197公里,智能座艙搭載HarmonyOS(鴻蒙操作系統),搭載華為麒麟車載晶片。HI版車型搭載了華為HI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包括計算與通訊架構,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電動、智能車雲服務,以及激光雷達、AR HUD在內的30個以上智能化部件。

公開資料顯示,華為全套高階自動駕駛合作伙伴包括了北汽、廣汽、長安以及歐洲的大廠等10餘家,且單個車企合作車型不止一款。未來,這些品牌車廠和華為的合作車型車身上均將標有HI LOGO。

此番遲林春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高峯論壇談及華為不造車,實際上這已是華為方面在公開層面第八次重申不造車。此前在對外解釋華為不造車的經營理念時,華為曾透露,希望成為中國智能汽車產業世界級的零部件及軟件供應商。

但這一次,華為方面終於直接道出了不造車的兩大重要原因。

遲林春透露,華為的ICT業務在歐洲市場有巨大的商業利益存在,其中,德國是華為ICT業務最重要的市場,而德國的支柱產業是汽車產業,如果華為造車,則會進行直接的競爭。此外,造車需要巨大的資本,遲林春特別強調,汽車與手機終端很不同,目前華為還不具備造車的實力,「華為也不會控股和投資任何一家汽車主機廠,哪怕1%。」

在科技公司中,「全棧」向來是華為的優勢。目前,華為已初步具備「幫助車企造好車」的全棧智能能力,涉及晶片、操作系統、語音、地圖、雲計算、大數據、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甚至包括未來軟件的迭代升級和雲端數據訓練。

4月19日,華為Huawei ADS高階自動駕駛系統展車在上海國際車展上亮相。(新華社)

目前,華為已深度涉足智能汽車關鍵領域。從生產製造智能汽車的零部件,到聯手北汽、長安、廣汽等打造HUAWEI inside的全新商業模式,再到華為利用自己的渠道銷售賽力斯車型,華為與汽車業緊密融合,從傳感器到算力平台、晶片、操作系統等,均可以為車企提供豐富的解決方案。

基於「備胎計劃」,華為當下已佈局有鴻蒙操作系統,該操作系統可構建汽車整個座艙生態。在6月18日的2021中國汽車論壇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在大會上做了「加速汽車數字化轉型」的主題演講,他表示,華為將始終堅持平台+生態的戰略,並進一步加大在生態領域的投入,重點圍繞MDC(移動數據中心)、HarmonyOS座艙和數字平台構建合作生態圈。

目前,HarmonyOS已應用於車機上,據王軍介紹,汽車的座艙系統有「多外設、多用户、多應用、多併發、安全以及快速啓動「等場景化的需求,華為在HarmonyOS上增量開發了12個車機子系統和5大業務增強能力,包括一芯多屏、車規高可靠、多業務併發、窗口自適應、基礎能力組件,是一款真正面向智能座艙的操作系統,可大幅減少夥伴的開發工作量和成本,能使智能座艙快速開發。

華為業務範圍涉及電信網絡、企業網絡、消費者和雲計算等諸方面,基於自身在信息通信領域的深耕,尤其是在5G技術上的全球領先地位,進軍智能汽車市場並不讓人意外。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説過,華為決定進入一個新業務領域,如果不能做到行業前三就會砍掉。雖然華為一再重申不造車,但智能汽車業務領域在華為業務佈局中的權重日益上升已不是秘密。

據華為官方透露,每年將投入10億美元用於自動駕駛的研發,並保持30%左右的增長速度。基於HarmonyOS車機系統,華為已經與80多家軟硬件夥伴們展開深度合作。

造不造車的答案並不重要,關鍵華為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以及要做什麼。任正非在2019年的講話中已清晰提及,「華為公司未來要拖着這個世界往前走,自己創造標準,只要能做成世界最先進,那我們就是標準,別人都會向我們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