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華為就是愛國」  科技民族主義隨時燒著「自己人」?

撰文:江流
出版:更新:

中國電信通訊巨頭華為6月2日正式發佈鴻蒙操作系統(HarmonyOS 2),它意味着,源於美國的蘋果系統、安卓系統之外,中國首款手機操作系統問世。美媒《華爾街日報》注意到,這是華為為擺脱美國供應商並試圖挑戰谷歌在智能手機軟件領域主導地位的最新努力。而事實上,鴻蒙的野心不止於此。

在當日的發佈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軟件部總裁王成錄解釋了鴻蒙系統不僅是手機操作系統,同時可以搭載PC終端、手錶、智能家居等設備互聯,統一控制。這就像智能手機通過軟件的自由組合完成了對功能機的革命一樣,如今通過軟件設計可以自由組合硬件的技術模式也即是科技領域一直在追求的萬物互聯。

華為推出的鴻蒙系統將可以通過一部手機統一控制多台獨立設備,用户可以根據需要自由組合硬件。這一設計不是簡單對標安卓,而是萬物互聯時代的系統設計。(華為官網)

鴻蒙系統甫一發布,該話題立即衝上「熱搜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國官媒新華網、人民日報賬號乃至中紀委都紛紛為「鴻蒙」背書。對於一家民營企業來説,何其榮焉。

與此同時,中國網民也在社交平台上歡呼「中國人終於有了自己的手機操作系統」「從此,中國移動網路將分為鴻蒙之前和鴻蒙之後」「事實不斷證明,凡是被美國打壓的東西,我們都能做得更好!」「為了我們國家的科技不再被掐脖子,我們必須支持鴻蒙!」

坦誠講,鴻蒙的確承載了超越技術本身的力量,作為中國首款國產軟件,鴻蒙問世意味着中國有不被美國「卡脖子」的選項,它甚至被中國網民認為是中國品牌的一次絕地反抗,尤其是在中美交惡,美國以科技優勢壓制中國之際,鴻蒙的意義是跨領域的。

對於這種民族情懷的加持,華為的態度是模糊的。2019年被美國制裁後,華為展現出了「兵敗而不倒」的氣勢,並祭出「備胎計劃」以自我救贖,與此同時,中國啓動「自力更生」路線準備與美國長期抗衡。

鴻蒙首次官宣是在2019年華為開發者大會上,彼時華為正承受着美國的技術封鎖壓力。(華為官網)

2018年12月,孟晚舟在加拿大温哥華轉機被捕消息傳回中國國內,中國輿論羣情激憤,其中有文章讚譽華為展現出了大企業氣象,呼籲「對華為的支持,不要停留在情緒上,而要體現在行動上,包括多買華為、多買我們自己的國貨」。該篇文章獲得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轉發。儘管華為的公開表現並沒有渲染悲情,訴諸公眾情緒,但在民族主義的力捧下,華為至少是半推半就的,而在客觀上其的確享受了「買華為就是愛國」情緒加持下的市場獲利。就在此次鴻蒙系統的發佈會上,余承東稱,無論面對什麼困難,我們都會為用户提供好的體驗。

作為一款商用軟件,鴻蒙最終仍是要落地到市場中去的。根據華為規劃,其正與全球排名前200的App廠商溝通合作,預計,2021年底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設備數量將達3億台,其中華為設備超過2億台,面向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各類終端設備數量超過1億台。

對於鴻蒙操作系統來説,其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安卓,而是萬物互聯時代的生態枷鎖,因此3億台是鴻蒙能否搶佔16%的市場佔有率的生死線。對於鴻蒙來説,其迫切需要家電、可穿戴設備的友商支持參與到鴻蒙系統的生態構造當中。當然,作為使用頻率最高也最為關鍵的入口,手機是操作系統無法繞過的環節。

以中國國內手機品牌考量,目前只有魅族率先表態加入鴻蒙系統(魅族家電,非魅族手機)外,vivo不置一詞,小米相關人士曾委婉表示「不太可能」,OPPO方面則更是鬧出公關人員「攻擊」鴻蒙而離職的戲碼。即使是從華為分拆後的榮耀,在是否使用鴻蒙OS上也態度模糊。

作為萬物互聯時代的下一代操作系統,中國科技巨頭都有打造物聯網標準的野心。2017年9月10日,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就曾發表過有關物聯網的演講。 (新華社)

針對上述情況,如果華為打出民族情懷牌,對這些友商來説的確是一個相當棘手的考驗,畢竟鴻蒙所得到的官民支持度擺在枱面,中國科技企業如何也要拿出三分情表現出該有的覺悟。

只是,這難免會令華為陷入道德綁架的指控,從商業規則上講,且不説小米等廠商都已經有自己相對穩定的系統與生態,這些大廠家哪個不想爭取更多的家電廠商加入自己的物聯網陣營呢?

鴻蒙的問世不僅是對安卓的簡單複製和替代,而是面向萬物互聯時代的下一代操作系統。在這方面中國科技企業都早已佈局多年,如阿里AliOS、騰訊TencentOS tiny、小米Vela OS等等,無不是在暗中較勁。鴻蒙的出現對中國科技界無疑將是一劑催化劑,對社會大眾來説也的確是一樂事,但如果摻雜過多市場以外的因素,將帶來的是對中國科技領域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