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跡天地》趙婷「被封殺」 「中國滿地謊言」一語的確涉辱華?
4月26日,華裔女導演趙婷執導的《浪跡天地》毫不意外地奪得第93屆奧斯卡三項重量級大獎,美國、英國、新加坡、韓國等多國主流媒體都在第一時間發文,為趙婷送上祝賀,並稱讚她「成為荷里活歷史締造者」、「改寫了美國電影傳統」。然而,同一天的內地互聯網中,「趙婷」這個名字卻如同水蒸氣一般,稀薄到幾乎看不到。
只有一位大V「劉驍騫」明確發微博寫出了「趙婷獲#奧斯卡#最佳導演」,其他微博內容最多用「zt」(「趙婷」的拼音首字母)來代替,且在微博上搜索不到「《無依之地》(《浪跡天地》內地中譯名)獲最佳影片」的字樣,甚至在恭喜「科恩嫂」 法蘭絲麥杜曼(Frances McDormand)拿下第三樽小金人的時候,也不提影片名字。
內地低調處理本屆奧斯卡
在防火牆外,也只有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的官方推特帳號發布了趙婷及《浪跡天地》獲獎的消息。《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在其個人推特上對趙婷表達了祝賀,還表示「作為一個在北京出生、在美國奮鬥的中國人,緊張的中美關係可能會給她帶來一些麻煩。」而隨後的一句「希望她在處理這些麻煩時變得越來越成熟」,似乎揭示了胡作為官方媒體人尺度的極限。
當然,不能不承認的是,如果在微博上同時以「趙婷」和「奧斯卡」作為關鍵字搜索,能夠得到與頒獎禮有關的內容只有兩條,一條是上文提到的那位大V,另一條則應該是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官方帳號轉發趙婷獲獎的消息,而原微博顯示「已被作者刪除」。其餘的內容,都是奧斯卡頒獎前的舊帖。
「辱華風波」上綱上線
趙婷之所以被認為「敏感」,顯然與此前的「辱華風波」有關。趙婷與《浪跡天地》今年3月初在有「奧斯卡風向標」之稱的金球獎折桂,趙婷這個名字在內地被廣泛報道的同時,她在2013年接受美國電影雜誌《電影人》(Filmmaker)訪問時「中國到處都是謊言」的話語也被網友翻出,並戴上「辱華」的標籤。
但如果稍有好奇心翻出《Filmmaker》的報道原文,從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中可以發現,趙婷只是在對記者追述,自己為何選擇到西方學習政治學的心路歷程,所謂批評中國就只是個引子:「這與我十幾歲時(teenage)在中國的成長經歷有關,那裏到處是謊言,感覺就好像自己永遠無法從中走出去。我能得到的很多資訊都是不正確的,這讓我對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背景充滿了叛逆情緒。後來我去了英國,又開始重新學習自己國家的歷史。學習政治學是我搞清楚什麼是真實的一種方式。用資訊武裝自己,然後再挑戰它(資訊本身)。」
過激行為暴露不自信心態
更離譜的是,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英文版在4月26日晚間發表的社論中,表示「在中美對抗日益加劇的時代,趙婷可以在兩個社會中發揮調解作用,避免成為摩擦點」。
這無疑是將趙婷身上本不應該被強調的政治符號意義塗抹得更加厚重,只會讓僵局更加無解。趙婷只是一個電影導演,用鏡頭語言進行藝術探索才是她的事業追求,她沒有能力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充當什麼「調解者」。當然,趙婷可以在她的電影中表述政治議題,但她沒有責任、更沒有義務去成為所謂「中美社會的紐帶」。
上文節錄自第263期《香港01》周報(2021年5月03日)《內地輿論監管被民粹情緒裹挾 華裔導演趙婷不應被「放逐」》。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