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積電讓美國很焦慮 台灣應該緊張
日經中文網2月1日刊出《台積電強大引起美國焦慮》文章,以1986年日本與美國簽訂《日美半導體協議》為引,細數日本半導體產業因何沒落以及台積電(TSMC)因何而起的原因,文章雖然沒有明文指出「讓美國焦慮」可能遭致的後果,卻意有所指的以日本自身曾有過的「前車之鑑」給台灣人善意提醒。
簡言之,當美、德、日政府高層為了自身汽車產業生產不可或缺的晶片給台灣經濟部寫信、視頻會議,甚至「邀請」台積電前往當地設廠,台灣人除了隨着蔡英文政府以虛無的「世界需要台灣」盲目的與有榮焉外,反而應該要緊張才是。
文章以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收到各國政府希望台灣政府請求台積電增產的「罕見事態」破題,旋及指台積電創辦於1987年,指1987年這個年份「含有深刻的意義」,因為在1987年以前,日本的NEC、東芝及日立製作所壟斷了全世界的半導體市場,美國因此壓迫日本簽署《日美半導體協議》,併為了削弱日本在世界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力,推動將當時半導體產業從設計到生產的垂直整合模式改成目前主流的水平分工模式,當時沒有半導體資源的台灣才得以邀請張忠謀回台灣創立台積電,並因智能型手機問世及專注於製造技術的提升,再加上美國對中國大陸發動貿易戰、科技戰,制裁中芯國際讓半導體短缺情形更加惡化,讓台積電的優勢更加明顯。
文章指出,「(美國)將生產甩給亞洲的結果是分工深化,台積電擁有出乎意料的實力,如今美國也感到不安」、「曾經把生產甩給亞洲的美國,現在又開始表示由於安全保障的理由,拼命拉台積電到美國投資,具有諷刺意義」。
撇開日媒指涉美國打壓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民族情感因素,持平地說,「日經中文網」回顧這段歷史,確實有值得台灣借鑑之處,尤其在美媒《彭博社》(Bloomberg)日前還刊出專文,以「Dangeroursly」(危險地)形容近期全球汽車產業依賴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狀況下。
台灣必須警覺的是,美國何以要在1986年日本簽訂《美日半導體協議》以及在前一年「邀請」英國、法國與未統一前的西德與日本簽了《廣場協議》,除了表面上的解決「貿易逆差」問題,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日本實質「威脅」美國的經濟增長及企業生存,一如美國對中國大陸發起貿易戰、科技戰的原因。
或有人說,台灣的經濟量體及國際影響力根本比不上當年的日本與現在的中國大陸,全世界都依賴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必須看台積電的臉色來保證其高階汽車、高科技產品的質量,對台灣來說十足光彩、掙臉的事,更證明蔡英文政府「世界需要台灣」的口號不只是宣傳,更是事實,此時提醒「台灣必須警覺」,只是「看不得台灣好」的悖論。
看看美國是如何對付日本與中國大陸的吧。為了削減日本半導體產業的優勢,不惜改變既存的半導體垂直整合產業模式,另推水平分工產業模式,加上《廣場協議》的加總影響,台灣被自1990年代至今,被稱之為「失落的30年」的日本經濟不振應不陌生;先是中興、其次華為、抖音,現在是中芯國際、小米手機,哪一項不是對自由經濟、全球共好的背叛?哪一項不是為了維護美國世界「獨霸」以國家安全、正義之名進行的不公平、不正義的打壓?
「彭博社」以美國人的觀點,十分精準的以「危險地」形容「世界需要台積電」的情況,但台積電只是一家制程先進的晶圓代工廠,台灣只是孤懸東亞的蕞爾小島,無論如何不可能威脅美國,但當台灣被北京視為核心利益,兩岸統一被提上北京的日程表並被視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加上現實上美軍已無法在台海周邊為所欲為時,且先進製程晶片實質上已成為戰略物資時,那又另當別論,「日經中文網」所指「美國的焦慮」,也源於這種「不確定感」。
因為美國的強力「邀請」,台積電前往美國亞歷桑納州設先進製程晶圓廠與英特爾(Intel)當鄰居幾乎已成定局,其技術優勢因為人才的厚度、鉅額資本支出等現實因素,或者還能維持一段時間,對台積電來說,雖然有挑戰,但問題不大,畢竟,面對技術落後者的強力追趕本來就是台積電的日常。
真正應該警覺的是台灣,當「世界需要台積電」成為事實,但若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晶圓廠因為政治力的介入或市場的實際需要,已經在美國、日本,甚至德國、中國大陸設廠,屆時世界還會需要台灣嗎?或者更精準的說,美國還會那麼需要台灣嗎?如果台灣最重要的半導體產業對世界來說變得不再那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