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中澳衝突再現 禍起「中國滲透論」?

撰文:謝佳鑫
出版:更新:

近來中澳兩國摩擦不斷,早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Twitter發布漫畫諷刺澳軍濫殺無辜,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就此公開要求中國道歉,不過他第二天(即12月1日),又在黨派會議上呼籲「不希望繼續放大」中澳間的「漫畫事件」,看上去事件或將就此淡化。
為什麼中澳關係變成了現在這樣?這一切並不是毫無徵兆,其轉折可以追溯到在2017年被擺上枱面的一系列關於「中國滲透論」的討論。

「中國滲透論」目前還只是一個寬泛的說法,但可以確定相關的言論首次公開出現於2017年6月澳洲廣播公司的《四角方圓》節目(Four Corners)上,新加坡的東南亞研究所在2018年4月10日的一份報吿中將其稱為「中國透過代理人動員中國赴澳留學生打壓反中意見,並試圖讓澳洲政客與政黨採取支持中國的政治立場」。

中澳兩國的衝突由這一期節目開始,且在此後數年間少有停歇。不過,從澳方而言,其應是希望藉與中國的口頭交鋒達成相應的政治目的。近年來,兩國間多是因「小事」惹出事端,而澳洲則往往在對中國批判一番後又主動尋求降温以免產生實質性影響。

澳洲總理莫里森。(Getty)

這次莫里森要求中方道歉的事件,可以算是個典型案例。莫里森在11月30日召開新聞發佈會要求中國正式道歉,卻在第二天就要求避免擴大事態。

但是澳政府的這類行為明顯已令中國極為不滿,即便是中國外交部這種在總結對外關係時報喜不報憂的單位,也在其主編的《世界知識年鑑》中對澳洲同中國的關係一欄寫明:「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針對澳方一系列涉華錯誤言行,中方進行了堅決鬥爭。」

要知道,即便是印度這種近年來屢屢與中國發生直接武裝衝突的國家也未被標註上此類言論。

就常理而言中澳兩國本該維持着長期的友誼,兩國有着穩定的經濟聯繫,據中國外交部主持編纂的最新版《世界知識年鑑》記載,中國是澳洲的第一大出口市場,同時也是澳第一大進口商品來源地,中澳2018年的雙邊貿易額即佔當年澳對外貿易總額的20%。

特朗普對中美關係的影響間接傳遞給了澳洲。(Reuters)

澳政府原本也打算維持與中國的友誼,他們在2012年10月發佈的《亞洲世紀中的澳洲白皮書》中就曾寫明要「致力於發展更加全面、緊密的對華合作關係」。然而,經濟因素仍未能阻止中澳雙方的漸行漸遠,在「中國滲透論」最為囂塵至上的日子裏,澳政府甚至下令將剝奪一位名為黃向墨的親中華裔富豪永久居留權,原因是他向澳政黨捐獻過總計約200萬澳元(約合1149萬港元)的資金,這些捐款被懷疑是黃向墨作為中國的代理人向澳政府擴大影響力的一種手段。

從外在原因上看,這一系列衝突的根源當屬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於2017年1月就任美國總統一事,由於中美關係在特朗普上台後越來越冷淡,澳洲也不得不開始考慮站隊的問題。對中國來說較為不幸的是,澳洲與美國在經濟、政治乃至軍事上的交流都遠比中澳間更深。

從內部原因上講,新華網曾發表文章稱有分析人士認為當時的澳執政聯盟並不穩固,正需要想辦法炒作一些外部威脅來爭取保守派,而從綜合國力、聯繫緊密程度等方面考慮很難找到比中國更合適的靶子。此外,澳洲人民也對中國人的到來有些不滿情緒,悉尼大學教授薩爾瓦多.巴博內斯(Salvatore Babones)就曾在一次採訪中對此解釋稱:

「在澳洲白人眼裏,像是來自印度或者阿拉伯地區等相對遙遠貧窮國家的人,隨着時間推移會被同化,但中國人不是這樣。澳洲白人認為,無論到什麼時候,華人都更願意做中國人,與中國有更多聯繫,始終獨立於澳洲主流社會而存在,直到有一天『買下』整個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