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震撼 對台灣是否真是利多?

撰文:荀文若
出版:更新:

成員包含東盟與中國大陸、日、韓、紐、澳的當前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議「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RCEP)於11月15日正式簽署,雖然自馬英九政府至2016年蔡英文上台以來,加入RCEP也都是台灣的目標,但因為種種因素,台灣「不免俗地」又很自然被排除在外。對此,近來民進黨政府屢屢通過學者專家與官員宣傳未加入RCEP對台灣的好處,但事情是否真的那麼簡單?

當地時間12月1日,曾任台灣前國安會諮詢委員與國策顧問的黃天麟,於台媒《自由時報》上發表題為「RCEP震撼 對台灣是利多」的投書,針對RCEP的簽署,以及隨後習近平表態中國將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議」(CPTPP)做為目標一事,黃天麟認為必會產生幾項後果。其一,他認為RCEP簽署代表了中國大陸在東亞經濟霸權之確立,對即將上任的拜登(Joe Biden)是當頭棒喝,限縮了拜登調整特朗普的「反中、脱鈎」政策。而拜登調整越少、越慢,對台越有利。

其二,黃天麟表示,RCEP簽署後,全球經濟將一分為二,一個是以RCEP為核心的「數字專制國家資本主義集團」,其二是由美國帶領、對抗RCEP的「自由民主經濟集團」,他認為台灣在自由經濟集團內的產業鏈角色,會更凸顯重要性,有利台灣。

最後,黃天麟認為,中美兩強會由競合走向競爭,而後成為戰略敵人,「印太戰略」、「東亞北約」將在拜登時代形成自由世界全球佈局之一環,台美雙邊貿易協議(BTA)與印太各國之FTA也將順理成章,台灣藉此將可逃脱北京對台的圍堵,不再是亞洲的孤兒。

然而,事情的發展是否會像黃前諮委預想得如此順利,或許仍值得商榷。首先,雖然外界多預估拜登不會調整反中抗中的基調,畢竟這幾乎已是美國共和與民主兩黨、甚至是許多民眾的共識;但是,拜登的處理手法會回到較為傳統的多邊主義與結合盟友的方式,通過眾人的壓力試圖改變北京,更有回到一種如同中國外交部前副部長傅瑩所稱的「既競爭又合作」態度。這樣一來,台灣的重要性就會比特朗普時期時來得小,一旦失去了露出空間,對台灣會是好事嗎?

再者,黃天麟將RCEP歸類為數字專制國家資本主義集團,但試問,難道日、韓、紐、澳也是屬於所謂的專制國家嗎?上列各國在許多領域上其實都與北京有所扞格,不是處處聽命於北京,如此將加入RCEP的國家打成一丘之貉,似乎也有欠公允。況且,就算沒有台灣,西方國家還有一個極力拉攏的印度,不論在人口、市場與發展潛力上,印度或許都還比台灣來得誘人,台灣若還沉溺在過去的美好產業鏈角色而不思進步,優勢終究會變成劣勢。

其三,就算印太戰略與東亞北約成形,與台美BTA要不要簽署又有何干?君不見蔡英文政府甫大張旗鼓宣布自2021年起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後,然而美國有何實際回應?只不過以國務院名義召開了與簽定BTA沒有關係的經濟對話,要知道,美國與他國簽訂BTA或FTA,主要是美國貿易代表署的工作,但現任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多次否認台美將簽署相關協議,誰能保證新政府的代表就會改弦易轍?

針對蔡英文宣布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台灣在野勢力與許多民眾都表達不滿。(陳卓邦/多維新聞)

其實,台灣沒能加入RCEP當然不該妄自菲薄,但也不應只會報喜而不報憂、專心當一個樂天派。經濟部長王美花稱加入RCEP不是蔡政府的目標,但回頭去看2016年蔡英文的就職演說,似乎並非如此;學者官員們對於北京想加入CPTPP也語帶保留,但姑且不論北京,台灣難道又可以說加入就加入嗎?任何事情的發展必定有其正反兩面,沒有絕對的好壞,民進黨政府必定要審慎評估RCEP對台灣帶來的衝擊與後續效應,才能夠讓台灣在眾人夾擊下找到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