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馬雲被約談 「螞蟻帝國」能否回歸正途?

撰文:于小龍
出版:更新:

11月2日,中國央行銀行、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銀保監會)等四部門對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螞蟻科技)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

這看起來是對馬雲在10月24日的2020外灘金融峰會的主題演講中「痛批」中國的銀行體系和金融監管的回應與處理。馬雲曾痛批中國銀行體系是「當鋪」思維和金融監管的過於保守。而實際上卻是因果倒置。因為無論對於馬雲還是對螞蟻科技來講實際上是最沒有資格批評中國金融監管體系的互聯網金融「巨獸」之一。

圖為2019年9月10日,馬雲在阿里巴巴20周年年會現場演唱《怒放的生命》。 (視覺中國)

誰動了馬雲的奶酪 互聯網金融新規出台

中國政府早在批准螞蟻科技上市之前,就已經在醖釀如何進一步規範、監管互聯網金融和小微信貸的運營。這顯然觸動了馬雲的奶酪,限制了「螞蟻金融帝國」的擴張。就在11月2日,馬雲被約談的同日,中國銀保監會及央行發布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該意見要求,小額貸款公司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應當主要在註冊地所屬省級行政區域內開展;未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小額貸款公司不得跨省開展網絡小貸業務。經營網絡小貸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註冊資本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且需要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跨省經營網絡小貸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註冊資本不低於50億元,同樣需要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對自然人的單戶網絡小貸餘額原則上不得超過30萬元,不得超過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該兩項金額中的較低者為貸款金額最高限額;對法人或其他組織及其關聯方的單戶網絡小貸餘額原則上不得超過100萬元。

該意見還提出,在單筆聯合貸款中,經營網絡小貸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這等於無形中為螞蟻科技的發展戴上了「龍套」。

此外,據中國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官網披露,10月21日中國央行也早已發佈了《金融科技創新應用測試規範》《金融科技創新安全通用規範》、《金融科技創新風險監控規範》三項金融行業標準。

民眾在福州舉行的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參觀阿里巴巴集團展館。(資料圖片)

中國銀保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郭樹清強調,將着力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處理好金融發展、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的關係,提升金融監管能力。完善風險全覆蓋的監管框架,增強監管的穿透性、統一性和權威性。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對同類業務、同類主體一視同仁。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並非是馬雲的一番話激怒了中國的監管層,而是中國在大力推進科技金融創新、容忍創新中不可避免的突破規則的同時,也在極力規範金融體系的運營,防止可能風險爆發,將互聯網金融引入為實體經濟服務的軌道,防止新的金融壟斷和變相高利貸和投機的形成。

而對於馬雲,以及螞蟻科技來講,實際上則是最沒有資格批評中國金融監管體系的互聯網金融「玩家」之一。相比於當初螞蟻金服(螞蟻科技的前身)趁中國「錢荒」危機而崛起,又被監管層的網開一面,如今螞蟻科技已經快速膨脹成為金融界新的「巨獸」。

然而,相比於龐大的身軀和強壯的四肢,螞蟻們還缺少一顆成熟的心智,尤其是在初嘗金融暴利的甘美之後。

螞蟻已經快速膨脹成為金融界新的「巨獸」。(網絡圖片)

貪天之功 危機已現

2013年,隨着中國政府逐步退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採取的「經濟刺激計劃」,消減金融槓桿、去除過剩產能、進行經濟結構轉型等一系列政策的實施,導致了中國國有銀行體系大幅收縮貨幣增量、緊縮信貸。中國民間經濟一時間陷入所謂的「錢荒」,整個中國的資金市場一片哀鴻,民間信貸利率高企、中小企業舉步維艱。

也正是在這個時期,餘額寶、招財寶、小微信貸等現在支付寶旗下的金融業務才得以得到飛速發展。2013年6月,餘額寶剛一上線,其年化收益率就高達6%以上,遠遠高於當時的銀行0.3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2014年1月餘額寶的收益率更是高達6.76%。正是在「錢荒」之下,餘額寶的高收益讓其一戰成名。到2014年1月,餘額寶上線半年,餘額寶的基金規模就超過了4,000億元,幾乎相當於當時中國全部居民存款的1%。

一時間,存款「大搬家」的景象震驚了整個中國金融界和監管層。一些傳統的銀行業認為「螞蟻們」已經侵蝕了自己的奶酪,正在「擾亂」金融秩序。餘額寶業務已經擺脱了單純的支付業務,而形成了龐大的資金池。於是,在餘額寶最初上線的短短一年裏就遭到了40多次政府監管和檢查。中國央行、證監會、審計署累計對餘額寶進行了近20次的調研約談。

確實,當時包括螞蟻金服在內的中國眾多互聯網金融公司,儼然成為了獨立於中國政府監管體系和貨幣政策之外的另一個金融體系。尤其是在當時缺乏相關法律和金融規範的情況下,一旦出現問題,無論是投資失敗,還是大規模的擔保交易違約,抑或是將原本用於交易擔保的資金轉而進行金融投機,變相進行集資、放高利貸,形成新的「老鼠會」「龐氏騙局」。這些都將對中國經濟的穩定構成衝擊。

螞蟻科技打造的金融帝國正在橫跨,消費支付、小微信貸、通信電子,以及相關數據產業。(海峽/視覺中國)

但是,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當時的中國經濟也正處於資金周轉困難之中。互聯網金融憑藉其便捷、靈活,以及網絡集聚效應,就如同在中國民間金融的沙漠中開闢了一股清泉。儘管這並不符合當時的相關法規,也存在着諸多隱患,但依舊得到了中國政府的默許。

而對於自己的幸運,螞蟻們最開始似乎還沒有意識到。他們將自己的成功歸結於自身的奮鬥與強大的技術,以及整個民間金融市場的活力。螞蟻們正在貪天功於己有,進而忽視了隱藏在背後的危機。

2015年隨着整個中國經濟的調整和金融投機的愈演愈烈,原先烈火烹油般的中國股市突然崩塌。股災的影響,以及政府對於場外配資、高利貸、資金池等一系列金融違規行為的嚴厲打擊,使得餘額寶的收益率直線下降。2014年5月餘額寶的收益率從最高的6.76%下降至5%,2015年7月跌破4%,2015年11月繼續跌破3%。收益率的快速下跌使得資金開始外流,甚至出現了集中擠兑的危局。

此外,螞蟻金服旗下的招財寶也先後兩次陷入違約危機。一次是因為2015年「8·12」天津港特大爆炸導致招財寶應收賬款未能及時收回。另一次則是招財寶在2016年銷售的相關3億元私募債券違約。原本高風險的私募債券,經招財寶多次拆分出售後銷售給並不知情、更無風險抵禦能力的中小客戶。在當時來看,由於根本沒有相關法規,餘額寶、招財寶的這種行為並無違法之處,但是巨大的風險和危機其實已經出現。

如果對於互聯網金融不加監管和約束,螞蟻科技標榜的金融為實體服務、為小微企業服務,滑向變相高利貸和金融投機,重演中國互聯網金融(P2P)暴雷的危機或許只是時間問題。(視覺中國)

而當時中國的其他眾多互聯網金融公司和網絡借貸平台(P2P)則沒有螞蟻金服那麼幸運,也沒有螞蟻金服那樣實力雄厚。眾多以P2P資金池為基礎的互聯網理財產品紛紛「暴雷」。大多數互聯網金融企業沒有經得住「貪婪」的誘惑,技術搭建的「大堤」也是漏洞百出。

為此,2015年7月,中國政府先後出台了《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被要求納入中國政府對銀行業的資金監管體系,並開始嚴厲打擊違規網貸和資金池。之後便是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的「冰河時代」,90%以上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和P2P平台企業紛紛倒閉或被叫停。

初嘗金融「禁果」的螞蟻們似乎應該明白,那些來自傳統銀行業的謹慎其實不無道理,在人心面前,科技也並非萬能的神器。螞蟻金服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奮鬥之外,還要歸功於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政策環境的寬容。

沒有了政府的默許和整個傳統金融體系的穩定,互聯網金融就失去了穩定的基礎和生存空間。失去了政府的金融監管和規範,互聯網金融,抑或說金融本身的「貪婪」就會吞噬一切社會的財富,包括互聯網金融自己。

2020年7月,螞蟻金服正式更名為螞蟻科技,並開始申請在內地和香港上市。(路透社)

螞蟻金服所做的只是改變銀行,使它更適合於這個時代,而不是替代傳統銀行。而相比於對於金融和人心的猜測,螞蟻金服則更擅長於技術的創新和對於小微企業的服務。

於是,整個螞蟻金服開始了最終的蜕變。不僅開始主動聯合中國的國有企業進行合作入股,甚至引入中國社保基金作為主要投資方之一。螞蟻金服要將自己變成一家真正的公眾企業,融入中國經濟的血脈。以此同時,去金融化也成為了螞蟻金服的戰略方向。2017年,螞蟻金服宣布將自身定位於科技金融(Techfin)企業,整個公司更多地傾向技術研發和運用,幫助金融機構做好金融業務。2020年7月,螞蟻金服正式更名為螞蟻科技,並開始申請在內地和香港上市。

螞蟻們在經歷了一些列夾縫中求生、不斷蜕變之後,終於在大利益面前經受住了最後的考驗,開始步入正途——對於那些曾經將頭伸出地面,思考建立自己帝國的螞蟻來講,在勇於創新、改變社會的同時,選擇有利於整個生態系統發展和繁榮的方式生存。這是每一個新物種成功進化的共同要點。

然而,螞蟻們今天還可以指責中國銀行業的保守和對小微金融的忽視,更多的只是螞蟻們還沒有嚐到權力的味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