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復」紀念爭議 凸顯綠營「同心圓史觀」銜接困難
10月25日是台灣光復75周年,不過台灣社會似乎沒有太多的喜慶氣氛,反而是陷入了對於「光復」史觀的爭吵中,搭配着中國大陸也大陣仗紀念,台灣是否紀念光復,就更陷入「舔共」、「親中」與否的政治口水,與紀念台灣解殖的初衷漸行漸遠。
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是,「光復」這個用語及其代表的意涵,在當前台灣主流政治氛圍中,其實已經遭到邊緣化,社會討論不多的主要原因則在於,現有歷史教育並無法處理這種複雜政治脈絡下的事件。
「終戰」抑或「光復」?
單以台灣內部來說,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稱國民黨借光復唱和中共的「一中」原則,此外,綠營還引用日本的說法稱「終戰紀念日」,這些視角其實並不罕聞,因為與台灣目前的「去中化」政治正確相當符合;而台灣陸委會則另闢蹊徑反駁中共慶祝台灣光復,稱依據《開羅宣言》,台灣澎湖是歸還給中華民國,亦即台灣從不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但是,就國民黨與藍營觀點來看,這些說法其實與歷史事實有所出入,國民黨認為,是自己帶領中國人民打勝了對日抗戰,才有台灣的「光復」以及如今的發展,而紀念台灣光復根本不是什麼「唱和北京一中原則」,同時也相當反對所謂「終戰紀念日」的說法。
其實從史觀來看,這個差異反映了不同史觀下,面對複雜憲政、歷史現實的尷尬與銜接困難,尤其是對「光復」的「主體」如何進行解讀,更構成了黨派分野的基礎。
同心圓史觀難以助於認識世界
目前台灣的歷史教育,是建構在綠營執政時規劃實施的「同心圓史觀」上,同心圓史觀以台灣為主,認為「台灣史」跟「中國史」可以截然二分,且「台灣史」才是學習的核心,但這在處理近現代中國史時,往往顯得斷裂、進而造成認識上的扭曲,這類的事件不只台灣光復,還觸及到各個其他領域。
諸如,怎麼看待福建省金門、連江兩縣,一直是綠營的罩門所在,近日民進黨在連江縣成立最後一個縣黨部,竟還有民進黨政府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主任張景森提出將連江縣黨部改為「馬祖縣黨部」、以「拉近台澎金馬版圖團結」;而近幾年沸沸揚揚的南海諸島與釣魚島(台稱釣魚台)問題,民進黨政府的態度也相當尷尬,不能大力聲索,因為無論是南海或者釣魚島,主張的依據都必須回到「中國」的主權,但民進黨自身就極力抗拒「中國」,這要談何聲索;此外,民進黨對諸如《開羅宣言》、《中日和約》等與台灣主權地位相關的國際法文件常常採取忽視或刻意曲解的態度,也在在顯露出這種史觀視野的侷限。
在同心圓史觀下,1945年台灣回歸中國的歷史事實,被便宜地與1949年兩岸分治後、李登輝跟綠營希望走向台灣主體性乃至於兩岸「一邊一國」道路所切割,因而蔡英文口稱「71年來,台灣經歷的一切,困境磨練出我們的堅韌」,也就沒有辦法觸碰到75年前的光復,「中華民國台灣」彷佛是石猴一樣蹦出來的存在。
失去中國話語權 台灣也無法認識自己
這樣的史觀侷限,反映在重要的歷史事件詮釋上,就變成了全面退縮。近代中國的許多歷史事件,到了2020年剛好都逢上了整數年的紀念日,諸如韓戰70年、台灣光復75周年、抗戰勝利75周年、義和團事件120周年、馬關條約125周年、火燒圓明園160周年等,對這些事件,民進黨政府幾乎都是無視,此前2019年適逢一次世界大戰巴黎和約以及五四運動百年,民進黨政府也毫無關注,尤其前者還是台灣所稱「理念相近國家」們相當在意的慶典。
這樣的史觀所培養的態度其實並不是認識歷史,而是忽視歷史,因為上述每個事件都跟台灣有強烈的連結、影響當時的台灣各方面甚巨,只是在同心圓史觀中,這些都是外層的敘事,不能存在於以地理範圍框出的核心敘事圈中。久而久之,台灣對於現代中國與兩岸的發展,也就會失去話語權與詮釋權,從而對於那些被忽視的歷史留下空白、乃至於想象。
此前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稱「台灣鐵道之父」是日人長谷川謹介、以及諸如「台灣吧」教材公司在台灣史的部分強調日本帝國對台灣現代化的突出貢獻等,都是聚焦在殖民政府的施政成就,而少檢討殖民者的壓迫;對於近現代中國史的認識扭曲,最明顯的是台灣年輕網民流行的「逆統戰」遊戲,舉出七大族群對中共的反抗,但該遊戲對邊疆史脈絡充滿偏見與扭曲,只剩下支解中國大陸的意圖,不過是與當前台灣社會的「抗中」氛圍相呼應。
這種一方面歌頌殖民者、一方面「想象」或「架空」歷史的表現,更顯露出了十餘年下來台灣培養年輕一代的教育缺陷以及主體性的難以立足,這跟拒斥「光復節」一樣,不但無助台灣認識世界、也無助於認識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