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官員鬧「刁民」鬧傳媒 「父母官」心態不合時宜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10月16日,在海南省萬寧市萬城鎮,就有聽眾投訴遲遲未能領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一名政府工作人員向海南廣播電視總台《政風行風熱線》表示:「最近刁民太多了,也就是你們這些新聞媒體,支撐著他們這個(投訴)。」事情鬧大後,鎮政府及涉事幹部致歉,並提到處分事宜。
10月23日,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就此刊文批評:「類似雷語乍看起來是一時口快,其根子卻是個別黨員幹部在群眾觀點群眾立場群眾感情服務群眾方面存在問題。」

網絡時代官員要有公關意識

這世界有沒有刁民呢?絕對有,香港也有不少,那些攔路截離站巴士迫司機開門上客的,那些杯中水涼一些也對侍應百般羞辱的,還有那些插隊打尖還要聲大夾惡的,各色其式不一而足,數也數不完。

網絡時代官員要有公關意識。(視覺中國)

名副其實的刁民的確討人厭,但當官的始終是拿納稅人的錢,名義上好歹是個公僕,如果是中共黨員的話,還可能在辦公室牆壁掛上「為人民服務」的牌匾,所以至低限度仍然需要一點基本公關技巧。

難看是難看一點,但如果不願回應、不知道怎麼回應,那就不如不要回應,總好過當著全國面前發脾氣發晦氣鬧上新聞。另外在香港也同樣很常見,官方機構一問三不知,要害事情常在「調查中」或索性「不予置評」,然而終歸有個惹罵但預期之內的標準答案,暫時尚未見有高官在電台直播節目指罵主持人,告訴持異議的聽眾們:「最近的刁民太多了。」

辦法總比困難多,為官者更加要有「山不轉路轉」的精神,若果實情上有苦衷就談苦衷,有初心就談初心,就這樣一時間化解不了矛盾也不會加劇敵對情緒,小事化大。

涉事官員卻忘記了自己的公僕身份,忘記了自己的說話正在實時直播中,更忘記了原來自己身處於網絡時代,稍一失言就會被秒速截錄轉發,對上要面對定期整頓吏治的紀檢機關,對下引發悠悠眾口口誅筆伐,最終就自食其果被拿來當殺一儆百的樣版。

施政表現事實上有「黨外監督」

可以如此忘情自得、從吾所好,實則可見部份內地官員還是擺脫不了「父母官」心態,還是那副有權在手就一派不可一世的模樣,違背明文寫下的黨紀要求之餘,更加是未能適應網絡時代講求公關管理的新挑戰。

退一萬步說,就當投訴人真的是「無理搞三分」,對傳媒解釋清楚就是了,不應該屈了一肚子氣就趁機當眾發洩,又如果投訴人言行過份擾亂公眾秩序,依司法程序警告或拘留就是了,涉事官員拋一個「刁民」講法出來就只反映一件事:道理講不清就扣帽子,用批評對方態度來取代正當辯論。

另一方面,由反腐到督政,中共一直強調「自我監督」,不過隨著國民教育水平提升、資訊平台發達、社會輿論形成等等因素,官方亦需要接受事實上的「黨外監督」,中紀委一文即表示:「該起事件中群眾撥打節目熱線,表面上看只是尋求幫助解決問題,實則也是一種監督。這名幹部對新聞媒體的指責恰好說明他還沒有習慣在監督下工作與生活。」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