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衝突】邊境槍聲打破默契 「以戰止戰」會是中國的選擇嗎?
在中印邊境衝突中,北京方面並非主動進攻的一方,一直呈現「守勢」,秉持理性和克制,尋求通過軍事和外交層面的雙邊談判,解決中印邊境的紛爭,致力於尋求和平方式解決領土爭端。謀求「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中國對印的主要策略,但不排除「以戰止戰」的可能。
但這就意味,中國不時會被印度牽着鼻子走,雖然最後往往是印度一方付出的代價更多,比如6月份中印邊境駐軍在加勒萬河谷發生流血衝突,印度士兵就死傷慘重——至少20名印度軍人死亡,程度為數十年來最嚴重。
在中印邊境9月7日發生「鳴槍事件」之後,很多觀察家發現,印度的冒險主義舉動觸動了中國的敏感神經,中國雖然在軍事上仍然保持克制,但在輿論上相較之前變動更為積極主動。在拉達克地區鳴槍事件發生的當晚,中國負責中印邊境防務的西部戰區就發布聲明,「要求印方立即停止危險行動,立即撤回越線人員,嚴格約束一線部隊,嚴肅查處鳴槍挑釁人員,確保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中國在輿論上「主動出擊」,這在以往中印邊境的紛爭中十分罕見。以往,無論中印邊境衝突如何激烈,北京往往諱莫如深,鮮少主動對外發聲。如果往前追溯,這樣的情形上一次發生在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的前夜。
1962年9月20日夜間,印軍偷襲中國駐軍打響了第一槍,中國軍隊一個代理連長犧牲,解放軍進行有限還擊。1962年9月22日,中國官媒《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是可忍,孰不可忍》社論,警吿印度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政府,立即從邊境撤軍,否則中方將使用武力。這是1962年中印戰爭全面爆發的起點。
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中國軍隊擊潰印軍後,主動退回戰前實際控制線,這一役打出了中國對印度的自信,也成為印度人心中多年難以忘懷的夢魘。中國印度1962年邊境戰爭後,小規模交火持續了多年,中印衝突至今最後一發子彈,打在1975年,當年4名印度軍人成為解放軍槍下亡魂。
此後45年,雖然紛爭和衝突依然不斷發生,但中印邊境再未傳出槍聲,這一局面一直維繫到今年的9月7日。因此,這一聲槍響,不僅打破了兩國之間保持多年的默契,也直接觸動了北京的敏感神經。這也是北京第一時間主動發聲的原因。
三天後,中印外長在莫斯科舉行高級別會談,針對中印邊境衝突,雙方達成了包括避免兩國分歧上升為爭端、兩國邊防部隊儘快脱離接觸等五點共識。但印度官員9月14日對路透社表示,中印外交部長9月10日會面後,中印都無大舉撤軍或增軍迹象,「就和之前一樣緊張」。
曠日持久的中印邊境問題,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特別是,中印雙方陳兵邊境,雙方都在彼此的步槍射程之內,並且時不時地發生直接接觸,不可控的變量甚多,隨時都可能觸發中印邊境戰爭的導火索,外界對於中印邊境目前的局勢依然持並不樂觀。
中國對印度沒有任何政治上、領土上的野心,亦不想影響印度的戰略利益,基本承認印度在南亞是一個大國,以及作為第三世界國家、不結盟國家的地位。中國一直對印度相當友善,無論過去,還是現在。
但問題在於,印度對中國一直存有戒心,視中國為最大威脅。奉擴張主義為國策的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說,印度的戰略目標,是要控制南亞次大陸的最高點——中國的青藏高原。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迹」。
印度現任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被認為是最像尼赫魯的政治人物,在領土問題上同樣秉持擴張主義。面對印度的擴張性戰略和領土威脅,中國顯然不會寄希望於印度的「突然轉性」。自今年中印對峙爆發以來,印度政府一直面臨壓力,特別是6月15日至少20名印度士兵在衝突中死亡後,來自國內的民族主義壓力急劇上升。
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中國以壓倒性的勝利——共殲滅印軍三個旅,擊斃、俘虜敵人 7,000多人,中方傷亡1,460人,無一兵一卒被俘,在軍事上、政治上全面壓制了印度。中國當時的最高領導人毛澤東評價:「打了一個軍事政治仗,或者叫政治軍事仗。這一仗,至少可以保持中印邊境10年的穩定。」
從1962年至今,中印邊境雖然時有摩擦但一直保持着「和平」。如果今天的印度的決策者,依然像1962年一樣,賭中國不會向印度發起進攻,繼續採取更為激進的冒險行動,雖然北京並不希望中印邊境發生戰事,但必要時刻不排除北京會選擇「以戰止戰」,甚至主動選擇。
北京學者田飛龍就曾指出,中國在當前的民意政治和國家實力條件下,在反擊印度侵犯方面不可能比1962年更節制,只會堅定有力地打擊侵略者,維護自身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
印度媒體報道,根據印度情報顯示,自8月的第1周以來,印度注意到中國正在沿實際控制線(LAC)建設5G網絡,以實現更好的通信。印度政府高官表示,這些網絡可提供前線部隊與後方基地通訊的安全線路。而中國軍方密集在接近中印邊境的高原地區的實彈演練,相信也不僅僅是做做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