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洪災】多地水位超98年 日本抗災經驗值得借鑑
7月12日,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將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中國水利部也將水旱災害防禦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中國防汛形勢日益嚴峻,就在12日零時,江西省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湖水突破了有水文紀錄以來的歷史極值,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已於7月11日將防汛應急響應緊急提升至最高級別Ⅰ級。
今年中國水災逼近1998
從降雨量來看,今年同期長江流域的降水已超1998年。據統計,今年6月1日至7月7日,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了6次強降雨過程,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為346.9毫米,超過了1998年的331.9毫米,是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多,僅次於2016年的376.3毫米。個別地區降雨強度超強,如江西省鄱陽縣蓮花山鄉一天的降水量就高達538毫米,超過了北京常年一年532毫米的降水量。
江西是今年水災的重災區,其他省份也十分嚴重。7月12日的中國全國水情信息顯示:長江干流的10個水文站水位超警,江西鄱陽湖、湖南洞庭湖和江蘇太湖都出現水位超警狀況,武漢長江水位現歷史第四高,正臨近歷史第三高。因為南方大雨持續,中國212條河流發生超警戒以上洪水,其中72條河流超保證水位,19條河流達到歷史最高水位。
洪水洶湧,中國損失嚴重。據中國應急管理部統計,截至7月12日12時,今年以來洪澇災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27省(區、市)3,789萬人次受災、141人死亡失蹤、224.6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25.8萬人次需緊急生活救助;2.8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3,53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達人民幣822.3億元人民幣。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於7月12日,對防汛救災工作進一步作出指示,「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壓實責任、勇於擔當,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組織廣大幹部群眾,採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實做好監測預警、堤庫排查、應急處置、受災群眾安置等各項工作,全力搶險救援,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7月8日,中國總理李克強也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重點部署防汛救災工作,要求「堅持生命至上,全力做好防汛救災工作」。
天氣預報預計,7月中旬中國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有50-12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5-8成,部分地區偏多2倍以上。從7月中旬開始,隨着副高系統北抬,雨帶將向北移動。13日到16日,主要強降雨區域會出現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重慶東部、貴州北部等地還將有大到暴雨,局部地區有大暴雨。18日到20日,四川盆地東部、西北地區東南部、華北南部等地,將有大到暴雨天氣。中國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副司長王章立表示,據水利、氣象部門聯合預測,今年夏天,黃河中游、海河南系、松花江、遼河、長江中游洞庭湖水系、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等河流,都可能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防汛形勢不容樂觀。
據瞭解從6月2日至7月12日6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已經連續40天發佈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今年中國南方暴雨之肆虐,可見一斑。無論從現在的災情還是從未來降雨發展趨勢看,2020年無疑是中國的大水災之年。現在,有些地方的水災已經超過1998年,未來隨着強降雨的超常規傾瀉而下,中國很多地區恐怕將面臨比1998年大洪水更嚴峻的考驗。
洪水可怕,不過經過1998年洪災的慘痛教訓和過去22年的快速發展、水利工程建設,今天的中國也已具備了更強大的抗災防災能力。2006年三峽大壩建成,水庫調洪可削減洪峰流量達27,000-33,000立方米/秒,降低了上游洪水對長江下游的衝擊。其他中小型的水利防洪工程更多,中國的基礎設施和應對洪水的能力已經今非昔比。中國水利部水文情報預報中心主任孫春鵬表示,「我們已建成了比較完備的水利防洪工程體系,即使發生1998年那樣的洪水,也有能力應對,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水利安全保障。」
「長江1號洪水」7月2日平穩通過三峽庫區 (點圖放大):
基建改善之外,中國的組織救援能力也有很大提升。2018年3月中國應急管理部成立,專門負責各類救援工作,中國救援設備、能力、組織水平都獲得了新的現代化發展。面對此次洪災,中國水利部與應急管理部密切合作,及時組織搶險救災,很多災區民眾在洪水到達前安全撤離,人民的生命安全得到更多保障。與1998年4,100多人死亡相比,今年洪災目前造成的死亡人數低很多。當然,洪水無情,接下來情勢如何演變、是否超過1998年尚難以預料,但能確定的是,1998年後中國汲取了教訓,大幅度提升了防汛能力,尤其是在大江大河的幹流,興修了大量水利設施。當然,相較大江大河的幹流,今年水災暴露出在一些江河的支流、農村地區,水利工程的興修和維護存在短板,這也是為何目前支流和農村受災最嚴重。
日本災情重 救災值得中國參考
與中國類似,日本今年的水災也很嚴重。日本氣象廳稱,截至當地時間7月7日中午,日田市24小時降水量達到497毫米,刷新該地點觀測史上最高紀錄。大牟田市及熊本縣山鹿市、長崎市截至7日早晨的24小時雨量也超過400毫米。據日本媒體報道,7月初以來持續的暴雨天氣導致日本多地河流泛濫、山體塌方、大量房屋被淹。截至12日,暴雨引發的災害已造成至少70人死亡、1人心肺功能停止、13人失蹤。其中九州地區災情最重,當地死亡人數12日升至66人,其中熊本縣62人。
九州暴雨成災圖片,請點擊放大觀看:
日本向來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地震、颱風、水災時常給日本民眾帶來嚴重衝擊。兩年前的2018年7月,日本廣島縣、岡山縣、愛媛縣等地因連日暴雨,洪水氾濫,造成150多人死亡,50多人失蹤,成為上世紀80年代造成299人死亡或失蹤的長崎水災以來,日本所發生的最嚴重同類災害。今年日本水災造成的死亡人數低於2018年,但暴雨帶來的災情與2018年類似。
災害嚴重,但日本災民仍然顯得淡定,因為經過災難洗禮的日本,早已形成了完善的救災方法和措施,民眾並不會因為受災而張皇失措。如在災難來臨時,日本會在重要媒體網頁、電視台的顯眼位置,滾動發佈各地方避難對策的相關信息:避難時該做什麼準備、什麼東西是前往避難所時必隨身攜帶的等。這些十分有用的信息都會通過媒體,很詳細且簡單易懂地傳達給災民。如此,民眾避難時自然也能夠做到從容不迫,井井有條。
另外,災後日本會根據受災的不同情況,給災民發放各類補助。如家中有維持生計的成員不幸遇難,日本當地市町村將給予此家庭500萬日元以下的慰問金,非家中維持生計的成員去世則給予250萬日元以下。對住房受損的,日本還有住宅重建支援金。對重新自建房屋的政府給予200萬日元的補助。如果是購買房子,政府給予100萬日元補助,租房政府則給予50萬日元的補助。
當然,中日國情有諸多不同之處,日本洪災未必有中國那麼嚴峻和複雜,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無論是救災還是災後重建,日本都有一套完善的救助體系,這是值得中國好好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