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攻略】從大艦巨炮到航空母艦 海上巨無霸的百年歲月
自2020年7月1日起,中國解放軍展開為期五天的南海軍事演習,美國見狀也派出2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和4艘隨行軍艦進入南中國海,與中方形成對峙;7月4日美國國慶節當天,美國海軍也舉行了近年來最大規模的軍演。中美雙方相繼在南海展現海上軍事實力的同時,中國目前正在進行第三艘自制航母的建設進度也引人矚目。究竟巡弋於海上的龐然大物—航空母艦,最初是怎麼被設計出來的呢?
美國海軍日前發佈了雙航空母艦在南海聯合演練的圖片(點擊圖集瀏覽):
海權論當道 遭壓制的艦載機發展
自1903年萊特兄弟(Wright brothers)發明第一架飛機後,人們就開始思考航空器的軍事用途。1909 年,法國著名發明家克雷曼•阿德(Clément Ader,1841─1925年)在其著作《軍事飛行》(Military Aviation)描述了飛機與軍艦結合這個迷人的夢想,也是人類首次提出對「航空母艦」的規劃與設計。
1910年,11月14日,美國海軍飛行員尤金•伊利(Eugene B. Ely,1886─1911年)駕駛「柯蒂斯」式單人雙翼機(Curtiss Pusher),從停泊在弗吉尼亞州漢普頓錨地(Hampton Roads, Virginia)的輕巡洋艦「伯明翰號」(USS Birmingham)上起飛。就在飛機即將衝入海面墜毀時,尤金•伊利巧妙地操控飛機尾水平舵,成功將飛機拉起,並緊貼水面飛行41公里後,降落於附近的海灘上,而未按原定計劃降落在諾福克海軍造船廠(Norfolk Navy Yard)。與今日航空母艦上的飛機動輒巡弋數百公里來說相去甚遠,但也完成了人類史上首次艦載機飛行任務。
儘管成功試飛,但在1910年前後,世界主要海軍國家受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1840─1914年)「海權論」(Sea power)的影響,為了取得制海權, 海軍普遍追求「大艦巨炮主義」,即認為裝有大口徑火炮的巨型戰列艦才是制勝的法寶。此外,不少海軍艦隊指揮官都表示,大型軍艦若裝設飛行甲板,將會影響艦炮威力,遂極力反對艦載機發展。不過,美國海軍部看到飛機的靈活機動性、速度也較艦艇快上許多,若能以飛機搭配戰列艦,未來潛力無窮,便堅持繼續投入專款進行進一步試驗。
就在距離第一次試飛的兩個月後,1911年1月18日,尤金•伊利來到美國西岸的舊金山。與第一次不同的是,這次是在海岸上起飛,降落於停泊在舊金山灣的「賓夕凡尼亞號」裝甲巡洋艦(USS Pennsylvania)上。為讓飛機更容易降落,船艦甲板上鋪設了長36.58公尺、寬9.7公尺的木質降落平台,並在甲板四周加裝木質護板,以防止飛機滑到艦外。在滑行坡道末端,還裝設了帆布攔阻網與阻攔索,飛機上也加裝着艦鈎(Tailhook),減少飛機降落時的力度,以免速度過快衝入海面或撞擊甲板上的艦炮,這也是着艦鈎首次應用的歷史。尤金•伊利的第二次的試飛同樣獲得了成功,引發世界各國海軍相繼仿效,而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潛艇對一般船艦的殺傷力相當驚人,由於飛機在反潛作戰中具有特殊的反潛作戰能力,國際上才真正認可「航空母艦」的作用,並投入改裝與研究工作,從此開創了海軍航空兵時代。
世界上首艘標準航母:日本鳳翔號
既然航母的發展已經有飛越性的進展,那是否直接成為我們今日所認知的模樣呢?答案是否定的。1916年,英國皇家海軍買下因戰爭停建的遠洋郵輪,並改裝為世界上第一艘擁有全通式甲板的航空母艦─「百眼巨人號」(HMS Argus),並於1918年5月建成。「百眼巨人號」的排水量有14,450公噸、時速20節,可載機 20 架,並於同年9月正式編入英國皇家海軍。
而後英軍建造的巡洋艦「競技神號」(HMS Hermes),設計亦採用全通式飛行甲板及島式上層建築設在甲板右舷的佈局,成為現代航母的基本形式。然而,艦上所載的飛機並不能夠在艦上直接起降,所有飛機都需要從水上起飛和在水上降落,然後再從水中提升到軍艦上。
世上首艘專為航母所設計建造船隻的國家,不是英國也非美國,而是大正時代的日本。1921年11月,比競技神號晚動工,卻更早完工下水的「鳳翔號」,成為世上首艘完工服役的標準航空母艦。鳳翔號排水量為7,590公噸、時速25節,可載機24架(艦戰6架、艦攻9架、備用9架)。然而,日本艦造航母除了抵禦外侮,到了昭和年間,逐漸轉向軍國主義的侵略擴張道路。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時,鳳翔號編入帝國海軍第三艦隊,並於2月1日開抵上海,為侵華日軍提供登陸掩護。
航艦戰鬥群編組:航母戰鬥群成形
1941年珍珠港事變,造成美國太平洋艦隊7艘戰列艦不同程度的損傷,美軍意識到,在艦載機面前,航速再快的戰艦也顯得非常緩慢,加上大量航空炸彈和魚雷的研發成功,使戰艦在進入航母主炮射程前被擊沉的概率大增,於是,航母航空兵已成為決定海戰勝負的關鍵。為了彌補戰力上的損失,形成更全面的作戰能力,美國海軍組建以航母為中心的特混艦隊,並在太平洋戰爭等實戰中嚐到這種兵力編成與作戰樣式的優點,故美國率先放棄了「大艦巨炮主義」,將新建的戰列艦用來作為航母特混艦隊的掩護與支持兵力,由此形成了航空母艦戰鬥群的作戰形態。
二次大戰後的航母
二戰末期,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提早結束戰爭。如何有效進行核打擊、提升戰略轟炸機的作戰半徑,遂成為美國海軍擴大自己軍種實力的盼望。經過多方遊說,美國國會於1948年7月批准美國海軍得建造6.5萬噸級的航母「合眾國號」(USS United States)。不過就在安放龍骨的五天後,剛結束戰爭不久的美國實在無力負擔龐大的航艦戰鬥群建設費用,加上空軍意圖削弱海軍的不同軍種政爭,「合眾國號」的興建計劃就這麼無疾而終。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同年9月美軍發動仁川登陸戰,航空火力支持完全由航母航空兵提供,且美國海軍318架飛機掌握制空權,終以死亡22人、傷174人的代價,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攻下仁川港。這也突顯海軍航空兵的機動力較空軍大,且「機場」(即航母)得以快速移動,作戰半徑不如陸基機場受限,可立即逼近他國海岸線,所以美國又回到建造航母的道路上,並研發核動力航空母艦。1958年,美國開始建造全球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USS Enterprise),並於1960年建成下水、翌年正式服役,成為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之一。1964年,「企業號」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途中無需加油和再補給,在經歷64天、總航程達3萬多海浬的航行後,充分顯示了核動力的巨大續航力。
時至今日,世界上只有美國與法國擁有核動力航母,其也成為了美國海軍的絕對主力,現役11艘航母亦全為核動力,而法國則僅僅只有「戴高樂號」(Charles de Gaulle)1艘核動力航母,證明美國在此發展上獨步全球。
雖然如今中國已有遼寧艦、山東艦等兩艘雙蒸氣動力航母,但在每次航行補給之間,只能在海上停留6天,續航力遠不及美軍航母。因此,中美雙方未來在海上的較量,除了航母數量以及組建什麼樣性質的航母戰鬥群外,中方是否能研發出核動力航母解決燃料補給問題,亦為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