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衝突】止住流言猜測 中方可以公開解放軍傷亡數字

撰文:蘇天澤
出版:更新:

據印度軍方發布的消息稱,6月15日、6月16日在加勒萬河谷地區,中印軍隊發生了嚴重的肢體衝突,導致除了此前死亡的一名軍官和兩名士兵外,17名在執行任務時傷勢嚴重的印度士兵也已死亡,總死亡人數達到20人。另外印方還有17人受傷,其中據《印度時報》6月17日報道,4名印度士兵在6月15日晚上與中國軍隊發生暴力衝突後處於病危狀態。

作為中印兩國45年來最為嚴重的邊境暴力衝突,印方的傷亡數字已經基本清楚。但中方的傷亡數字是多少,由於中國沒有這方面的報道,一直是個謎,外界猜測不斷。唯一可以確定的公開的消息來源是,《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6月16日也在微博上證實,據他了解,中方也有人員傷亡。

2020年6月17日,在印度巴特那舉行的敬獻花圈儀式上,印度士兵們站在在拉達克地區與中國軍隊發生邊境衝突中喪生的戰友的靈柩旁。(路透社)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6月16日報道稱,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情報機構認為35名中國軍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高級軍官。印度亞洲通訊社(ANI)也報道稱,雖然很難具體說明中方死傷的確切數字,但是預估人數超過40人。美國與印度媒體報道的中國軍方傷亡數字是不是真的?所有關注中印衝突局勢的人,心裏難免都有一個大大的問號。

人們感到不解的是,既然印度已經公布傷亡人數,外界又各種流言、揣測不斷,中國軍方為什麼不公布自己的傷亡數字?《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給出的解釋是,中方不希望兩國人民對傷亡人數進行比較,以免引發公眾情緒。也就是說中印傷亡人數確實存在不對等,容易引起中方或印方的民族主義反抗情緒。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也體現了中方不想事態擴大的善意。

但與此同時,應該要看到的是,不公布中方傷亡人數同樣會帶來不良影響。首先它會讓外界建立一種中國信息不透明的印象,並可能因為信息不公開而引起部分中國民眾不滿。畢竟中印衝突導致人員傷亡是大事,一般中國人對解放軍有沒有傷亡,或是有多大傷亡都很關心。

其次,信息不透明,也容易讓外界對中國產生不信任感。信息透明是現代社會傳播的基本規則,也是取得國際社會信任的最佳途徑之一。可公開而不公開,難免引起他國的疑心和揣測。

其三,印度會利用中國的不透明,渲染印度士兵的傷亡,並以此製造其國內的反華民族主義情緒,給印度政府和中國施壓,讓中國看到印度所謂強大的民意。而中國因為民眾不知道自己的傷亡人數,也很難群情激憤表達對印度的不滿和憤恨。其實,只要不陷入民粹民族主義,給民眾以必要的知情權和參與權,一定程度上調動和管控民意變化是合理的,也更有利於中國政府增加與對方談判的底氣和籌碼。

權衡利弊,在今天正日益走向開放和現代的大背景下,中國應該向更透明化的方向改革,掌握互聯網社會的傳播規律,及時公開信息,消除流言蜚語,以贏得國內民眾的理解與支持,和國際社會的信賴。因此,具體到今次中印衝突,中國不妨勇敢的邁出第一步,大膽公布自己一方的傷亡人數,這即是對傷亡人員的尊重,也有利於打破印方單方面主導相關信息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