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韓成功】「罷韓」終讓北京看清「台獨」與台灣人民的距離?

撰文:郭茂辰
出版:更新:

眾聲喧譁的「罷韓」在上週六落幕,據台灣高雄市選舉委員會公布的開票結果,同意罷免現任高雄市長韓國瑜的票數共93萬餘票,遠超過57萬的罷免門檻,至此,他成為台灣選舉史上首位被成功罷免的縣市首長。

如今輿論多把韓國瑜的失敗歸咎於他高雄市長還沒坐穩就要角逐台灣,這種論調,不僅罷韓團體如此說,連國民黨內不少人也這麼講,甚至國民黨高雄市議員還要議會質詢時要求韓公開道歉,對比一年前眾人拱韓選總統,甚至在韓未表態之前,被動納入初選民調甚至徵召參選的聲音都已呼之欲出,國民黨這種前後矛盾的表現比民進黨更為錯亂。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在6月6日揭曉結果,韓國瑜成為台灣首名被罷免的直轄市長。(中央社)

若論角逐大位的正當性,韓國瑜是經過中國國民黨黨內初選脱穎而出的候選人,放眼當時國民黨內,又有誰比他更具資格?而當時根據各家媒體的民調顯示,藍軍中最有可能打敗蔡英文的也非韓莫屬,因此以大選失利,半年後高雄失守再來檢討韓國瑜是否該角逐大位根本是事後諸葛、紙上談兵。

何況,台灣社會一向標榜程序正義,尤其在太陽花學運時,很多人說自己並非「台獨」,反的是張慶忠三秒通過服貿。然而,當韓符合程序正義參選,反對他的人又扯情,說他即便合法但傷害了高雄人民的感情,有此可見,台灣社會充滿了一種對人不對己的雙重標準。

毫無疑問,罷韓的結局是1月11日大選失利的連帶效應。按韓國瑜自己的話說,民進黨買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媒體與網軍以進行抹黑造謠,指責民進黨寧可對他發起鋪天蓋地的政治鬥爭,卻不願將心思用於造福群眾。這固然是相當重要的原因之一,然而從韓角逐總統大位開始到高雄變天,韓國瑜也從未得到國民黨全黨真正的支持。

遭罷免的高雄市長韓國瑜(前中)9日上午在四維行政中心主持任內最後一次市政會議,隨後和與會首長在市府大門合影拍「畢業照」,韓國瑜向前來加油的支持者拱手致意,表達感謝。(中央社)

2018年韓國瑜的勝利國民黨精英誤以為「討厭民進黨」已成全台最大黨,對當時韓因個人魅力大於政黨形象進而壓制了民進黨操弄的「統獨牌」全然沒有思考。因此當韓國瑜遭遇抹黑攻擊之時,很多黨內同志唯恐避之不及,尤其一些地方縣市長,認為只要執政成績就能連任成功。 大選時,侯友誼與盧秀燕起初都以市政優先為由,拒絕接任各自縣市的競選總部主委。二人作為韓流狂飆的直接受益者,面對民進黨黑韓不止,卻選擇作壁上觀。對比初選時殺得刀刀見骨最後卻能一致對外的蔡賴,僅團結一項,國民黨已未戰先怯。

不過,黨內的離心離德並不是韓國瑜半年之內兩度落敗的根本原因,畢竟民進黨的貪腐與執政不利也讓國民黨有過2008年與2018年的曇花一現。但選民解構的改變,年輕世代的獨化已不可逆。

韓國瑜雖然可以用「政治0分經濟100分」的超然立場贏得地方選舉,但面對大選民進黨更加猛烈的炮火攻擊,尤其對手拉高了主權牌的力度,媚俗地跟着民進黨支持香港反送中、反對「一國兩制」,已註定了韓國瑜失敗的結局。畢竟當國民黨長期以來選擇向「台獨」跟拜,當「愛台灣護主權」的道德正當性與話語權已經被民進黨壟斷,選民放着正牌不投又何必票投山寨?

當然就韓國瑜個人而言,他政治生涯的老闆幾乎除了國民黨的地方派系就是柯文哲,或許在外顯的性格特徵上,他有着外省二代眷村子弟的豪氣,但在思想意識上,他並非傳統的深藍也無意像洪秀柱一樣,想要改變台灣社會這種愈發「獨化」的現狀,他幻想只談政經分離就能迴避統獨問題,但選舉結果證明,台灣選民對「獨」的不夠徹底的他充滿疑慮。

而坐擁817萬高票支持的蔡英文,怎能容忍綠色執政了二十多年的直轄市輕易變天,對民進黨而言無疑是奇恥大辱,為「光復」高雄,她必將動用國家機器全力圍剿,想想初選時的賴清德被兵分八路萬箭穿心,今天韓國瑜的遭遇也就不讓人意外。

韓國瑜像一顆政治流星,從前呼後擁到牆倒眾人推,他的得與失、成與敗,除了個人命運的沉浮,更是權力嬗遞的詭譎政治環境下留給後來者反覆咀嚼的借鏡與話題。

韓國瑜曾說,民進黨不代表台灣人民,但不到一年時間,他被他認為不代表民進黨的台灣人民罷免,或也為只把「台獨」定義為一小撮人的中國大陸敲響警鐘,認識台灣,可能對某些人來說,要先從放棄幻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