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步下神壇 韓流消風為哪般

撰文:楊騰凱
出版:更新: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昨日(6日)落幕,最後「罷韓」取得93萬9090張同意票、2萬5051張不同意票,同意票數遠高於法定罷免門檻57萬4996票,罷免案確定通過,使韓國瑜成為台灣首位遭到罷免的直轄市長。
韓國瑜大起大落的身影看似淒涼,但是,從決定投身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的那刻開始,韓國瑜就已經不是那個2018年掀起「韓流」,不論輿論有何質疑均刀槍不入的「戰神」。

社交網絡翻轉台灣政治

比起過去紙媒當道的年代,社會輿論每天隨着報紙出刊刷新一次,現在社交網絡正紅,台灣政治人物分分秒秒都在接受吹捧,同時也在接受檢視,倘若拿不出本事治理,終無不塌的「神壇」。就算台灣多數政治人物仍試圖迎合着社交網絡輿論風向,藉以維繫高聲望,若是如此,不妨看看韓國瑜,一旦風向稍轉,哪怕曾經刀槍不入,要淪為風中殘燭,也只在一眼瞬間。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在6月6日揭曉結果,韓國瑜成為台灣首名被罷免的直轄市長。確定要被免除職務後,韓國瑜率市府團隊在高雄市政府四維行政中心發表談話,並鞠躬向市民及支持者表達感謝。 (中央社)

從韓國瑜崛起於「韓粉」的網絡串連成流,來檢視台灣輿論「傳播」的變遷,事實上,「政治」與「傳播」之間的關係向來緊密,且互為影響,在紙媒當道的時代,社會輿論的更新頻率與報紙每天的發行一致,是以「日」為單位。後來,國際社交網絡巨擘Facebook在2008年針對台灣及香港市場推出了繁體中文界面,進軍台灣市場,其他諸多社交網站也隨之興起,此後,社會輿論的播送不再受紙媒選材、編採、印刷的時間成本所束縛,改為以秒為單位的快速更迭。

緊接而來的是,社交網絡的發展,替政治傳播手段帶來劇烈改變,巨幅縮減了政治人物傳播理念的成本,加速呈現出所謂「滴水穿石」、「謊話說一千遍也能成真」的效果,更具體扭轉台灣政治的藍綠版圖。

承上所述,台灣自1996年展開總統直選,整體政治版圖的格局向來被視為「藍大於綠」。台大政治系前教授洪永泰在其著作《誰會勝選?誰會凍蒜?》(註:「凍蒜」為閩南語「當選」的普通話諧音)指出,台灣選民版圖在1994年起,省長、北高市長及總統陸續直選後,藍綠版圖呈現6比4。至於2000年後至此書出版的2014年之間,最大的差別是李登輝「由藍轉綠」,帶走5%的藍營選民,使得藍綠比為55%比45%。

受惠於社交網絡串連,民進黨翻轉了台灣長期藍大於綠的政治版圖,蔡英文更於2020年高票連任總統。(台灣總統府)

就算陳水扁在過程中曾經執政8年,持平而論,當時的時空環境確實有難以忽視外在因素,不論「泛藍分裂」或「兩顆子彈」,均使陳水扁的選情受惠,倘若仔細檢視當時的立法院組成,整體格局仍不脫「藍大於綠」的刻板印象。

然而在馬英九2012年擊退蔡英文連任總統後,台灣存續了20年的「藍大於綠」政治版圖,卻在後續2年內快速重構,並體現於民進黨2014年、2016年連續兩場大勝。民進黨在2014年以47.55%的得票率豪取13席縣市首長寶座,反觀國民黨僅以40.7%拿下6席縣市首長。至於2016年,代表民進黨的蔡英文更以56.12%的得票率,全面壓制國民黨朱立倫的31.04%,率民進黨首度達成全面執政。

談起馬英九執政末期遭遇的「大潰堤」,不少人會將原因指向2014年發生的太陽花學運。持平而論,社交網絡不論是迅速放大反對聲量,或以情緒性字眼激起串聯,均為這場佔領立法院,並一度攻佔行政院的行動,帶來效果相當龐大的助力。而這一場關鍵性的運動,在短短時間內便鞏固了綠營未來多年的「抗中」路線,並將台灣政治版圖扭轉成「綠大於藍」,直至2020年大選仍顯示出如此形勢。

2010年末,突尼斯小販布瓦吉吉自焚事件引致席捲全國的茉莉花革命,多年來民眾仍會自發舉行悼念活動。(美聯社)

社交網絡對政治的影響,同樣體現於國際。2010年間,發生於北非等阿拉伯國家的重大政治事件「阿拉伯之春」,便與Facebook的使用息息相關。阿拉伯之春最早始於北非國家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2010年12月17日,當地一名青年原本以攤車販售蔬果維生,卻因沒有執照,導致攤車被沒收,青年為了抗議而選擇自焚。自焚的畫面就算受到傳統媒體封鎖,仍能透過Facebook等社交網絡快速傳播,進而點燃了一連串反政府的示威抗議,令當時的突尼西亞政府垮台。

社交網民粹的「淺碟」啟示

阿拉伯之春的重要推手、曾於2011年入選美國《時代》百大人物的網絡公司行銷經理古奈姆(Wael Ghonim),就曾於TED演講中表示,社交網站的特色,其實包括了放大言論聲量、傳播錯誤的訊息、重覆口號,甚至散播仇恨。同時古奈姆也提到,社交網站的嚴峻挑戰還包括:社交網站快速、簡短的特性,使得閱聽人很容易直接跳到「結論」,難以呈現複雜的討論,使得社交網絡利於淺薄的觀點,而非深度的討論。古奈姆表示,自己曾經認為,解放社會所需要的只是網絡,如今他認為自己錯了。

就如同古奈姆所提到的,社交網絡使得群眾對公共議題的討論過於「淺碟」,對比韓國瑜在2018年台灣縣市首長九合一選舉中掀起的「韓流」波瀾,以及民進黨2020年大選的「芒果乾」(亡國感)旗號,均有值得對照之處。韓國瑜當時以「高雄發大財」為造勢主口號,直觀切入選民對生活現狀的不滿,雖跳過了「如何發大財」的討論,卻在社交網絡上得到所向披靡的聲量。

民進黨則在2020年大選中,拿香港動盪的新聞畫面,自產自銷「芒果乾」。所謂「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更是徹底無視於香港社會長期存在的深層次結構矛盾,以及香港、台灣政治地位本質上的不同,給予兩地錯誤的連結。

這段時間以來,「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標語傳遍台灣,也替民進黨奠定政治利基。 (中央社)

退一步來看,2018年的韓國瑜、2020年的民進黨,均得利於社交網絡民粹發酵,跳脫理性思辨的成本,進而帶動輿論風向令自己大獲全勝。令人好奇的是,台灣選民們是否納悶,被社交網絡劇烈波動的選舉結果,對所謂的「民主」,乃至於自身生活的改善,影響究竟是好是壞?

反思古奈姆所言,社交網絡雖能「載舟」,但其能「覆舟」的負面影響正逐漸浮現。例如韓國瑜大起隨之大落,姑且不論「罷韓」有無黨政力量介入操作,對高雄選民而言,看着韓國瑜市政成績有限,又放下高雄參選總統,若未因此心生不滿,無論罷韓團體如何對地擲火,終究也無法點燃民怨的「汽油桶」。

如今韓國瑜的罷免已是事實,從積極面來看,台灣選民在民粹激情退潮後,回過頭來反思政治人物的口號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並對缺乏理性思辨的決定做出檢討,其實並不失為「民主」的一道具體面向。

從韓國瑜2018年於社交網站中「起高樓」,不論多少酸言酸語均「刀槍不入」,最後仍須面對「治理」及「政治誠信」的硬道理看來,在社交網絡民粹世界裏,政治人物也許能「封神」,但「神壇」是否易得易塌,仍繫於是否能拿出「社會治理」的真本事改善民眾生活。否則,「神壇」既然出於缺乏理性思辨的民粹,最終必將歿於理性思辨後返照的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