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示威.觀察】特朗普成了「灰犀牛」 蔡英文尷尬了
一直以來,台灣政壇看待北京的視角,雖然藍、綠有別,普遍將中共當成「灰犀牛」(The Gray Rihino,指極可能發生、影響巨大,卻被忽視的威脅),依據政黨兩岸路線差異,視之為「挑戰」或「威脅」,所謂的「忽視」的背後,更多是「無法處理」的現實。
對多數台灣人來說,美國對台灣的影響力雖然巨大,但因同屬「民主陣營」,長期以來至多視其為「挑戰」,甚至特朗普(Donald Trump)為了自身對抗北京的需求,近幾年頻打「台灣牌」的「反常」舉動,還被認為是「黑天鵝」(The Black Swan,指幾乎不可能發生,但發生後會帶來極大衝擊的事件),引發台灣內部包括台美簽訂自由貿易協議(FTA)、制定新憲、重返國際阻織、接軌國際等等諸多想象。
蔡英文在2020年台灣總統選舉中,將台灣人民對習近平「灰犀牛」的恐懼及特朗普親台「黑天鵝」的美好想象極大化,得以懸殊票數勝選;甚至在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時,還能延續這樣的政治操作,讓她個人政治聲望得以居於高點不墜,無疑是最大受益者。不過,「黑天鵝」特朗普給台灣人民的美好想象不但沒有落實,反而逐漸變成「民主陣營」的「灰犀牛」,台灣人民反而身陷兩頭「灰犀牛」之中,更顯尷尬。
何以說特朗普正在變成「民主陣營」的「灰犀牛」?其一,特朗普為了「懲罰」中國人大通過授權人大常委會推動「港版國安法」立法決定,決定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運作;其二,美國白人「暴警」以膝蓋壓制非洲裔美國人致死,引爆美國各地抗議、暴動,多達30個城市宣布宵禁,特朗普不但沒有出面降温,反而提油救火,並不滿足警察以橡膠子彈、催淚瓦斯手段驅散抗議群眾,反而揚言將出動國民兵、憲兵接管局面,且不惜「開槍鎮壓」劫掠行為。
眾所皆知,WHO創立的宗旨之一是「消弭或拉近全人類的健康權不平等」,「中華民國」不但是創始國之一,更是發起國,蔡英文政府要求以「觀察員」身份重回世界衛生大會(WHA),並得到不少國家枱面上、枱面下支持、聲援,所恃的就是「健康權不平等」問題,並寄希望於美國,結果特朗普卻無視自身的「大國責任」,反而成為新冠肺炎疫情中加劇世界健康權不平等中「影響巨大卻被忽視的威脅」。
對歷任美國領導人,甚至是對所有西方國家來說,「種族歧視」一直是應該要被處理卻始終被刻意「冷處理」的「灰犀牛」等級議題,就這方面來說,「正常演出」的特朗普扮演了「黑天鵝」,讓已被激怒的美國民意更加惱火,「不惜開槍鎮壓」以恢復秩序的「反民主」嘴臉,甚至甩鍋給「極左組織、境外勢力」,則揭去了特朗普在「香港騷亂」時,以「民主」之名攻擊責香港政府和警隊的「畫皮」。
實際上,「民主陣營」國家一直知道特朗普是「灰犀牛」等級的「威脅」,他從不掩蓋他的「白人優越感」,鼓吹「種族仇恨」事件歷歷可數已達罄竹難書境地。不過,礙於特朗普是經由「民主程序」選出的美國領導人,因為無法解決,選擇「刻意忽視」並敬而遠之,或是怕美國的種族暴動延燒而不妄加批評「自掃門前雪」,在「香港騷亂」正盛時,雖然西方世界對香港民間多抱持同情,但政府部門卻以「國家利益」為先,相關發言也均注意有無「干涉他國內政」。
相較於其他「民主陣營」為了維護「民主價值」,刻意與特朗普「保持距離」,蔡英文為了自身政治利益,反而打起「理念相同國家」旗幟,唯特朗普馬首是瞻,被美國推上美中對抗的風口浪尖上還沾沾自喜「美台關係史上最佳」,無視單邊押寶特朗普的「高風險」,不但以觀察員身分參加WHA的想望隨着特朗普宣布退出WHO無所依附,面對特朗普不惜槍口對內也要恢復秩序的宣示,相比香港「暴警」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暴行」,也無法義正詞嚴的「撐人權」、「撐普世價值」,因着特朗普「親台」擘畫而出種種「接軌國際」想象,也因為特朗普後門失火而顯得蒼白、虛無。
老子《道德經》有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黑天鵝」與「灰犀牛」也是一樣,經常相伴而生。對於特朗普成為「灰犀牛」,蔡英文雖然只能尷尬的對其「反人類健康平等權」、「反人權」行為及言論不語,若能因此透徹她「單邊押寶美國」,卻不想務實面對北京,才是真正被她忽視的「灰犀牛」,也不枉這一次的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