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3名中國人贊比亞被殺 非洲出現排華苗頭了嗎?
5月27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被問及早前3名中國人在非洲被殺一事。當地時間5月24日中午,非洲中南部國家贊比亞發生一起3名中國人被殺的案件。這一事件或許是非洲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逐漸趨於紊亂,甚至被視為出現一定程度的「反華」「排華」苗頭的一個極端案例。
贊比亞殺人事件
據中國駐贊比亞大使館25日聲明稱,24日中午,贊比亞首都盧薩卡市一中國公司倉庫發生一起惡性刑事案件,3名中國公民曹某、樊某、包某不幸遇害。中國大使李傑已向贊外交部馬蘭吉外長提出嚴正交涉,強烈譴責這一駭人聽聞的暴力事件,強烈要求贊方強力部門加緊破案。
另據贊比亞警方初步調查,犯罪嫌疑人為當地2男1女,進入倉庫殺人搶劫後,縱火毀滅證據。目前已逮捕2名男性兇嫌,正抓捕另1名逃犯。受害者曹某(女)的遺體已經找到,樊某與包某的遺體仍在搜尋中。另外,有稱三名受害者都是女子。
《環球時報》相關報道介紹,贊比亞近年已發生多起針對華人華僑的惡性事件。一位長期在贊工作的受訪者表示,贊比亞出現針對華人華僑的搶劫、殺人事件,大多是因不明真相的民眾受當地媒體以及部分試圖打「反華牌」的政客影響,這些不實報道和言論容易讓前者產生「反華」「仇華」情緒。
其他一些受訪者更是直接指向贊比亞首都盧薩卡現任市長邁爾斯·桑帕。2020年3月贊比亞出現首個新冠肺炎病例後,當地中企和華人華僑開設的店鋪就採取防控措施,但桑帕指責這些措施違反勞動法,是「奴隸制」行為,並宣稱「新冠病毒源自中國」。他還前往多家中企進行檢查、呼籲當地員工積極舉報,並公開了自己曾對中方員工發表了帶有歧視性的言論「別耍小聰明,中國佬。」
截至目前,有關該事件的信息仍然極為有限,許多可能關聯重大的事情不為外界所知,有待進一步揭曉。不過根據已知情況來看,非洲社會正在趨於紊亂,對在非中國人構成了比較嚴重的安全威脅,甚至已經出現了「反華」「排華」的苗頭。
中國已有多個在非領館發佈了安全提醒。如5月11日中國駐埃及使館在埃公民做好自我防護,並稱「近期埃社會治安情況複雜,已有多起中國公民遭受財物損失的案例發生」;5月20日駐剛果(金)大使館提醒稱,「近期,剛果(金)社會治安類案件明顯增加」,「盧阿拉巴省科盧韋齊市持續發生多起入室搶劫案,導致人員傷亡,甚至引發小規模騷亂」;5月21日駐桑給巴爾總領事館網站發佈消息顯示,「近日,中國駐桑給巴爾某中資企業營地發生盜搶事件,造成中方2名員工受輕傷和一定金額的財產損失」;5月26日中國駐馬拉維大使館「建議在馬僑胞提高警惕,升級強化店鋪、住家等安防措施,增加安保力量」;當天駐坦桑尼亞大使館則就一起未遂武裝搶劫提醒在坦中國企業和公民「切實提高防範意識,嚴格做好企業和駐地防護,妥善處理好同當地員工關係」。
中國駐非洲外交機構近期紛紛發佈安全警吿,顯然說明非洲局勢走向的危險性,以及中國企業和中國公民正在面臨的安全威脅,而且這種威脅程度有可能會繼續加重。
非洲遭遇雙重打擊
非洲之所以出現這種越來越危險的局勢走向,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正在經歷7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二是新冠肺炎疫情的迅速蔓延。
2020年5月1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表示,今年已有十個國家受到蝗災影響:吉布提、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索馬里、南蘇丹、蘇丹、烏干達、坦桑尼亞和也門。這些無一例外都是非洲國家。近期由糧農組織等多家機構共同發佈的《全球糧食危機報吿》顯示,今年下半年,東非地區將有超過2,500萬人面臨糧食不安全的風險。據悉,從4月份開始的第二波蝗災可能會持續到8月下旬,其規模約為上一次的20倍。
截至5月23日,所有非洲國家均已報吿出現新冠確診病例,累計確診數字突破10萬。雖然非洲人口流動性較小且人口年齡結構年輕,疫情傳播速度較慢,但在另一方面,由於醫療條件較差、貧困人口較多,由疫情導致的關聯效應也可能會令當地民眾難以承受。
在人類歷史上,饑荒與瘟疫歷來是導致社會動盪的重要因子,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非洲,更容易上演類似的劇情。非洲很多國家尚未擁有成熟穩定的社會形態,社會組織和政權架構比較脆弱,民粹主義與民族主義,甚至種族主義難受約束,很容易大行其道。如果沒有意外風險發生,尚能大體維持治安,但是在蝗災和新冠疫情雙重打擊之下,非洲社會出現越來越嚴重的社會紊亂將是大概率事件。
而在社會紊亂之後,身在非洲的中國人由於掌握比較多的物資、錢財,而且並非當地人,可能會成為明顯的攻擊目標。由贊比亞首都盧薩卡市發生的這起搶劫殺人事件來看,一些地方政府未必能夠為中國人提供足夠安全保障。如果有出現「反華」「排華」的苗頭,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中國政府承擔責任。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駐外使館確有必要發出安全警吿,並儘量提供一定的保護。如果局勢更加嚴峻,可能還將上演軍艦、飛機撤僑的故事。
另一方面,中國在非洲深耕已久,與許多國家保持着比較穩健的外交關係。非洲可能因蝗災和疫情導致的混亂狀況對中國企業和公民的安全威脅,未必會導致大規模的「反華」「排華」浪潮。由於不確定性因素較多,時局動向還需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