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美超音速轟炸機直奔台灣 戰略對話術正在轉變
5月4日上午,美國空軍2架B-1B超音速戰略轟炸機,以2架編隊的方式,直奔台灣北方海域,應該已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之後的飛行航路往北方東海直奔,之後去向不明,可能朝朝鮮半島與日本方面返回。
這是此種戰略轟炸機,首次出現在西太平洋台灣外圍,雖然在4月底,已經有B-1B初現在南中國海外圍,與解放軍機艦島礁對峙,但是出現在目前局勢相當緊繃的台灣外圍,戰略象徵意義非常不同。
由於疫情的關係,美軍在西太平洋最重要的戰略資產,紛紛後撤至美國本土,包括航空母艦戰鬥羣、主力戰艦等,由於肺炎疫情在美軍內部迅速爆發,美軍有超過30艘主力戰艦出現群聚感染,確定數目不詳,因為已經被美國國防部列為最高機密。
而後,在4月15日,美軍為了展示戰略威嚇力量依舊存在,曾在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Andersen AFB, GUAM)展示B-52H戰略轟炸機的「大象漫步」(Elephant walk),5架該基地駐紮的B-52H轟炸機與6架KC-135空中加油機,展示了美軍在第二島鏈的空中戰略威嚇力,但是弔詭的是,展示完之後,這批安德森基地的戰略武力,全部後撤美國本土,進行疫情管控。
美軍在整個4月,極力在西太平洋外圍,展示其在沒有傳統的航空母艦戰鬥羣存在時,依舊擁有戰略威嚇力的效果。例如,派遣神盾驅逐艦在南中國海,多次進入中國大陸所屬武裝島礁的12海浬領海內(美國並不承認也未簽署《國際海洋法》,不承認12海浬領海範圍,美國僅承認6海浬),展示美國海軍多樣性的武裝挑戰能力。除此之外,美軍戰略、戰術攻擊核動力潛艇,也可能在台灣南端至南中國海區域裏,進行各種戰術演練,其中不乏有跟解放軍機艦進行「戰略對話」的時間,所作所為,證明了美國正在迅速改變其戰略威嚇對話的方式,從傳統航空母艦打擊群的位移,進展到由其餘戰略性武器的多元使用性。
從此次首度現身台灣外圍的B-1B型超音速戰略轟炸機來說,美國空軍目前總共擁有100架此型轟炸機。B-1系列轟炸機,原本是1970年代、美國軍火實驗下的犧牲品,由於其高昂的造價,遭到民主黨卡特政府的中止。但是在1981年,共和黨的里根政府上台後,以改良此型機的方式,推出B構型機,總共採購100架,當時總價高達250億美金,是同時代相當驚人的擴軍手筆。
但是,在1985年服役之後,B-1B並未真正投入實戰,隨着1990年代冷戰結束,B-1B昂貴的造價以及操作成本,一直是美國國會亟欲裁減的首要目標,但是後冷戰時代的低度衝突戰場,漸漸地展現出B-1B特殊的低空高速突穿能力,其龐大的載彈量以及高速的到達能力,使得其在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於東歐、中東戰場幾乎戰無不克,且戰功彪炳,要裁撤B-1B的聲浪遂消失無縱。
很少人注意到,在4月15日之後,美國空軍的B-52H轟炸機群撤防關島,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數量逐漸增高的B-1B轟炸機。和B-52H的高空慢速威嚇力相較,B-1B可以實現高速到達戰場目標,且在敵方防空武器外圍,就可發射大量的距外導彈,包括美軍目前最先進的AGM-154聯合距外武器(JSOW 台空軍也有采購數十枚)和AGM-158聯合空對地距外導彈(JASSM 台軍正在爭取採購)等射程400公里以上、專門對付敵方防空飛彈陣地的武器,為後續的大量戰略轟炸機艦開路,與B-2匿蹤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實現在戰爭時、悄悄實現「第一擊」的角色不同,B-1B縱使擁有部份匿蹤的設計,但是其戰略用途,還是在龐大的機腹武庫艙,有「導彈卡車」的稱號,可以在未來網絡中心戰(Netwwork-Centric Warfare)中,扮演相當出色的空中武器庫,並且可以低空高速突穿敵境,實施外科手術式的戰術打擊。
如果要解讀,此次B-1B現身台灣外圍,是為了「保台灣」,事實上是稍嫌過度解讀。其一,美軍目前由於疫情的影響,必須要對西太平洋各國展示其戰略威嚇力並未削減,故戰略動作頻仍,實際上還是在針對其核動力航空母艦打擊群的暫時撤離西太平洋,創造出不同的「戰略對話」機制,頻繁派遣至台灣外圍的RC-135、EP-3電偵機,其實也是屬於美中「戰略對話」的一部分。
其二,美軍正在迅速展開其「多域戰」(Multi-Domain Battle Concept)概念的實驗,包括運用專門起降F-35B的美利堅號兩棲突擊艦、取代傳統核動力航空母艦的角色,以及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試圖減編、重整出新戰術的實驗,都在4月於西太平洋和南中國海區域上演。這些動作,當然跟台海外圍局勢的緊繃有關,但是要解讀成美軍使用戰略威嚇力,來達到保護台灣的目的,則顯得偏頗且略嫌浮誇。